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5篇
  27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利用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分析17个蓝莓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 DNA 指纹图谱。从60个 ISSR 引物中筛选出10个稳定的多态性引物。采用 NTSYS-PC 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17个蓝莓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0.86,在0.69的水平可分为4个品种群。引物 UBC825、UBC862可将17个蓝莓品种区分开,并依此建立了数字化的 DNA 指纹图谱,为蓝莓品种分类、快速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正确评价杨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新品种选育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黑杨派和白杨派的18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84对SSR引物中初步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12对,再利用12对SSR荧光引物构建18个杨树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依据遗传相似系数构建聚类图并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2对引物共检测到91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为4~12个,平均为7.6个,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482 8,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为1.801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94 8;通过引物PMGC-2385和PMGC-2500构建了18个无性系的指纹图谱,该指纹图谱可将全部无性系区分开。UPGMA聚类分析表明,18个无性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49~0.978,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64,黑杨派与白杨派无性系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分别在0.681~0.978和0.549~0.912,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18个无性系被分为黑杨与白杨2大类及6个亚群,与传统形态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8份杨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STR分型检测技术在杨树资源的鉴定与分类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附子-甘草合煎液和混合液对离体蛙心的影响及其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离体蛙心实验观察附子-甘草合煎液和混合液对离体正常蛙心和心衰蛙心功能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并测定附子-甘草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附子-甘草合煎液与混合液的强心作用有差别;附子与甘草配伍后其指标成分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合煎液与混合液的成分变化差别显著。结论 附子-甘草合煎液和混合液对离体蛙心的作用及其指纹图谱均不一致。  相似文献   
34.
丽穗凤梨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丽穗凤梨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并建立其分子指纹图谱,为今后丽穗凤梨杂交育种和品种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41个丽穗凤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32个清晰可辩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25个,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4.70%。41个丽穗凤梨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311,平均 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01,平均 Shannon信息指数为0.4668,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3561~0.9394之间;基于ISSR分子标记数据建立的UPGMA亲缘关系聚类图,41个丽穗凤梨品种在相似系数0.601处被划分为两大类群;同时利用4条多态性ISSR引物构建了41个丽穗凤梨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结论】供试41个丽穗凤梨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亲缘关系与叶片横纹的有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丽穗凤梨品种资源评价和指纹图谱构建。  相似文献   
35.
玉米品种DNA指纹数据库构建的标准化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保证玉米品种DNA指纹库构建的标准化,从建库标记、检测平台、试剂、样品、评估程序、数据整合、模式库、扩展库、随机盲测等九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1)通过对不同分子标记的比较,确定SSR标记作为建库标记;(2)通过对不同DNA指纹检测方法的比较,确定毛细管电泳结合多色荧光检测方法作为DNA指纹片段分析方法;(3)规范了DNA、引物、Taq酶等试剂质量,以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4)规范了样品来源、样品类型及分析样品数量;(5)确定评估品种的数量及引物的取舍标准;(6)为解决不同来源DNA指纹数据的有效整合问题,提出了固定一套核心引物、提供标准品种、提供标准DNA、确定引物等位基因BIN、规定对异常带型数据处理方式、规定数据的编码方式等6个解决策略;(7)规范了构建模式库的材料名单、来源及构建方式;(8)规范了构建扩展库的材料来源及构建方式;(9)进行数据库数据随机盲测,以评估入库数据质量.以上规范将为不同单位合作开展大规模的DNA指纹库构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fingerprinting was performed on single females of root-knot nematodes, Meloidogyne spp., using a new procedure for DNA isolation. One-fourth of the total DNA amount isolated from a single female proved to be sufficient as a template in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Electrophoretic patterns of the amplified fragments were reproducible between replicates from a single female or sister females from the same progeny, and identical to those obtained with genomic DNA purified from a large number of nematodes. Moreov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ver three successive generations showed stability of the amplification patterns, thus demonstrating the utility of this procedure for epidem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studies on root-knot nematodes.  相似文献   
37.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穿心莲的化学成分,色谱指纹图谱,对动物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药代动力学以及毒副作用的兽医药理学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38.
数字图像处理在植物新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指纹图谱技术已成为品种鉴定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目前人工鉴定指纹图谱的方法出发,提出了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指纹图谱鉴定的方法以及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39.
 采用TP-M13-SSR 荧光标记方法,构建19 个适宜加工脆片和25 个适宜制汁的苹果品种在 11 个SSR 位点的指纹图谱,并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其遗传关系。仅利用两对引物CH04h02 和CH05d04 即 可区分44 个供试品种,各品种的TP-M13-SSR 指纹图谱互不相同。构建的适宜加工苹果品种的SSR 指纹 图谱可以作为品种特异指纹图谱为品种鉴别提供重要依据。44 个苹果品种的相似系数在0.7259 ~ 0.9704 之间,在相似系数0.798 处划分供试品种,除瑞光、马空、红月、蜜脆、珍宝、赤阳和短枝金冠,其余适 宜制汁的品种均聚到了一起,而适宜加工脆片的品种聚类比较分散。适宜加工苹果品种遗传基础广泛, 适宜加工特性与亲本相关。在制订和完善制汁用和加工脆片用苹果品质评价体系时,需要兼顾遗传关系 与加工特性的相关性。金冠、红玉、国光、富士和元帅等为较好的加工苹果品种的育种亲本,应加强育 种利用。  相似文献   
40.
Two sponge-derived actinomycetes, Actinokineospora sp. EG49 and Nocardiopsis sp. RV163, were grown in co-culture and the presence of induced metabolites monitored by 1H NMR. Ten known compounds, including angucycline, diketopiperazine and β-carboline derivatives 1–10,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OAc extracts of Actinokineospora sp. EG49 and Nocardiopsis sp. RV163. Co-cultivation of Actinokineospora sp. EG49 and Nocardiopsis sp. RV163 induced the biosynthesis of three natural products that were not detected in the single culture of either microorganism, namely N-(2-hydroxyphenyl)-acetamide (11), 1,6-dihydroxyphenazine (12) and 5a,6,11a,12-tetrahydro-5a,11a-dimethyl[1,4]benzoxazino[3,2-b][1,4]benzoxazine (13a). When tested for biological activity against a range of bacteria and parasites, only the phenazine 12 was active against Bacillus sp. P25, Trypanosoma brucei and interestingly, against Actinokineospora sp. EG49.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co-cultivation approach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access the bioactive secondary metabolites hidden in the genomes of marine actinomyce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