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9篇
  91篇
综合类   18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沙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沙湖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沙湖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已经由2002年的轻度富营养发展到2005年的中度富营养,磷和有机污染物是沙湖富营养化限制因子。对富营养化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污染和内源释放是造成沙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黄河补水和地表径流是主要的外污染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沙湖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2.
沙湖水体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沙湖水体营养盐来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黄河水、农田退水的补给是沙湖营养盐的主要来源;②2004年由黄河水补给入湖的总氮、总磷量分别为20.00t和3.04t,占全年入湖总氮、总磷量的50.4%和57.7%;③2004年由农田退水补给入湖的总氮、总磷量分别为15.00t和2.00t,占全年入湖总氮、总磷量的37.8%和37.9%;④2004年由芦苇收割和渔业捕捞出湖的总氮、总磷量分别为11.99t和1.93t,占全年入湖总氮、总磷量的30.2%和36.6%;在调查沙湖营养来源的基础上,建立沙湖水质经验模型并分别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OECD模型能较好预测沙湖水体总磷、总氮浓度。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所提出的沙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并确定合适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73.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纸莎草营养状况的变化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改变。通过典型样地采样和HPLC分析,研究了亚热带高原季风区(昆明)受生活污水污染的沟渠中3种富营养化程度(超富营养一上游、富营养一中游、中富营养一下游)水质对纸莎草地下部生物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上游至下游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降低,纸莎草地下部生物量显著下降,纸莎草地下部生物量为1.74~3.18kg·m^-2,与原产地相当甚至略高;不同富营养化水质显著影响纸莎草地下部氮、磷的含量,其中中游、下游氮的含量分别较上游下降了43.5%和38.2%,磷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6.2%和27.7%;不同富营养化水质使纸莎草地下部化学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上游到下游1-芝麻脂素(38)的含量显著增加,柳杉醇(40)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黑麦草内酯(18)含量显著减小,猫眼草黄素(35)和青蒿亭(37)的含量受水质影响不大;在未分离鉴定的化合物中,还有10种化合物的含量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加,有2种显著减少,水质对其他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不规律。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究植物的交互作用对生态浮床去除N,P效率的影响,为后期南海湖湿地规模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开放水域条件下,选取适合于北方生长的3种挺水植物水葱、千屈菜、风车草为浮床植物,以高密聚乙烯空心塑料基盘为植物载体,建立单一种植与交叉混合种植两种浮床体系,在南海湖湿地保护区进行为期90 d的水质处理,研究植物生长特性及浮床净化效果。[结果] 10月份收割时,混合浮床中水葱和风车草的分蘖数分别达26和30株,生物量(鲜重)分别为1.43和1.98 kg/株。风车草浮床N累积量最好,达110.6 g/m~2,水体TN去除率34.9%。混合浮床P累积量最好,达26.02 g/m~2,水体TP去除率43.3%。[结论]植物的交互作用对植株的分蘖繁殖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改变植物自身N,P吸收能力,植物体对N,P的累积量受生物量影响较大,3种植物在混合浮床中的整株N,P累积量要高于单植物浮床,混合浮床可作为针对南海湖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浮床形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5.
灌区湖泊污染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上游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下,位于灌区内的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必定有其特殊性.以位于我国北方的河套灌区中的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将实测的湖泊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方法将乌梁素海的水质参数概括为7个主成分,即:富营养化特征指标、湖泊盐化特征指标、湖泊有机物污染指标、湖泊形态特征指标、水体酸碱指标、水体藻类生物量指标、植物生长环境指标.分析讨论各主成分的科学内涵以及结合地区特征的湖泊污染机理,为灌区湖泊水体的合理利用与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在对黄旗海1999年、2000年和2001年水质监测的基础上,选用LogisticCurve(L-C)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以等级评价标准和均匀随机数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求解评价模型,对黄旗海水环境质量的富营养化进行了现状评价,确定了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黄旗海的富营养化等级。结果表明:黄旗海1999年、2000年和2001年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都处于4级富营养和5级极富营养之间,富营养化等级大小依次为:1999年>2001年>2000年。  相似文献   
77.
富营养化水体中流速对藻类生长的调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由于发展快、危害大、处理难及恢复慢等特点,受到全球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流速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成果,探讨水体流速大小和水华发生快慢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横向流速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方面,对水动力其他要素研究的较少,建议将纵向断面平均流速、素动强度、水面波动特性和横向流速结合起来研究,以求更加全面准确的阐述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对水质以及藻类生长速率的影响,为制定水华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常州是一座以机电、纺织、化工、电镀为主的加工工业城市,城市污水主要来自工业行业的点源排放,水质污染因子行业特征明显。近年来,常州市通过实施的污染物总量减排、小康达标、太湖水污染治理、清水工程、水环境专项整治等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经济增长不增污"。以该市环境监测数据(2001-2007年)为依据,从城市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现状、工业废水的治理与达标排放情况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等方面对该市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城市河流水质局部略显好转,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石油类、工业挥发酚的污染问题已逐步上升为主要水污染问题;湖泊水质有好转现象,但富营养化仍在加剧。  相似文献   
79.
中国东北地区中长期畜禽粪尿资源与污染潜势估算   总被引:35,自引:11,他引:35  
规模化畜牧业、农牧分离等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饲养方式改变后,畜禽粪尿养分的循环和处理最值得关注。该文利用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估算了东北三省畜禽粪尿产生量及其中的氮磷养分和COD含量,在此基础上评价和预测了2002~2020年畜禽粪尿资源及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2003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畜禽粪尿耕地承载量分别为24、20、11 t/hm2,耕地畜禽粪尿承载量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平衡。2003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禽粪尿排泄物进入水体的COD数量占畜禽粪尿、工业、生活排放COD总量的52%、65%、40%。预测表明,2010年、2020年畜禽养殖业对东北三省环境污染的风险将进一步扩大。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控制畜禽粪尿污染。  相似文献   
80.
在水库库滨地带进行了营养物质释放与截流净化作用规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上方来水的条件下,农田表现为营养物质的释放,且输出的总氮和总磷的浓度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近一步说明农田是水库水体的重要的非点源污染源;近水端的湿生草本带也表现为营养物质的释放;乔灌草带对总磷的去除效果较明显,但对总氮则表现为释放。当原水总磷浓度为1.6mg.L-1时,乔灌草带对总磷的去除率为4.21%;挺水植物带对总氮和总磷都有净化作用,去除率为2.51%,总氮的去除率为6.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