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11篇
  免费   1482篇
  国内免费   1642篇
林业   3733篇
农学   1449篇
基础科学   1089篇
  3854篇
综合类   9736篇
农作物   745篇
水产渔业   957篇
畜牧兽医   1563篇
园艺   454篇
植物保护   1455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793篇
  2021年   882篇
  2020年   808篇
  2019年   1003篇
  2018年   543篇
  2017年   887篇
  2016年   1088篇
  2015年   955篇
  2014年   1301篇
  2013年   1361篇
  2012年   1781篇
  2011年   1789篇
  2010年   1357篇
  2009年   1323篇
  2008年   1212篇
  2007年   1360篇
  2006年   1110篇
  2005年   884篇
  2004年   707篇
  2003年   608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在对长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长安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区划评价。结果表明,长安区滑坡崩塌易发性分区分为6个高易发区域、3个中易发区、1个低易发区(C)和1个不易发区(D),高易发区总面积为190.94 km2,中易发区为382.93 km2,低易发区为299.21 km2,不易发区为707.56km2。  相似文献   
142.
根据野外采样和文献查阅,系统整理了可可的地理分布记录,并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软件对可可的潜在适宜分布范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北美洲南部、中南美洲北部、非洲西部、亚洲东南部以及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地区均是可可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域。其中,中国海南、台湾南部、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也属于可可的适生范围。经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模型的AUC(Area under curve)值为0.977,表明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各环境变量重要性的Jacknife检验表明,极端最低温度、年降雨量、年温度变化范围、最暖季降雨量对可可的潜在分布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3.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互存互促关系。以海口周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现状及乡村旅游发展条件为依据,探讨该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路径,提出应以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果为基础,注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发展、文化促进和民生服务等多重功能发挥,通过提高居民主体意识、制定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保护乡村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实施乡村旅游生态补偿、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宣传等,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4.
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已经成为乡村发展研究的新热点。以近 20年内发表于SCI、CSSCI和核心期刊的 22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发现,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划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宏观性研究两大类。分别对其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和发展模式做出基础性阐释,对其开发管理、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和相关评价体系进行理论性研究发现,现阶段的研究在研究领域、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方面得到发展,但在研究内容和案例选址方面仍存在缺陷,需平衡各个研究领域,不断完善相关研究,精细挑选案例地址,推动中国乡村生态旅游研究。  相似文献   
145.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造教育的实施,因此探索与创造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将成为时代之必须。本文基于部队院校评价现状,在学习借鉴当今世界最新的评价理念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评价机构和评价指标和评价法方面,提出与部队院校相适应的创造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6.
葫芦岛市建昌县201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大凌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分布在建昌县新开岭乡新开岭村、贺杖子乡碾房村、素珠营子乡梁杖子村.通过该项目治理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社会效益巨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工程建设也起到了科技示范作用,为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47.
山东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与动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态评估模型对2008~2012年山东13种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2年中,13种农业类科技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总体呈上升趋势,5年间,平均总被引频次增加了84.85%,平均影响因子增加了47.35%;平均学术影响力呈快速增长趋势,5年间增长了268%。各期刊发展不均衡,其中,《山东农业科学》和《中国烟草科学》学术影响力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且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48.
房威  朱安  李杨  张志转  朱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F0002-F0002,F0003
对学科影响指标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情况、与其他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在期刊学科分类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9.
Corrigan LJ, Winfield IJ, Hoelzel AR, Lucas MC. Dietary plasticity in Arctic charr (Salvelinus alpinus) in response to long‐term environmental change.
Ecology of Freshwater Fish 2011: 20: 5–13. © 2010 John Wiley & Sons A/S Abstract –  In the face of widespread environmental change impacts, there is a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mechanisms promoting flexi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ecosystem components to such change to inform strategies for conservation. Glacial relict species are especially vulnerable to such changes. We investigated the behavioural responses of a native, glacial relict species, Arctic charr (Salvelinus alpinus) to long‐term environmental changes. It was hypothesised that changes in feeding behaviour would occur as a key intermediary to reduction in habitat availability (through climate change and eutrophication) or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with introduced roach (Rutilus rutilus)]. Stomach cont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diet of 199 charr caught from Windermere, United Kingdom, in the months of March, June, September and November 2003–2007.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data from 1940 to 1951 prior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revealed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contribution of benthic invertebrates in the present diet.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confirms the results of the stomach analysis, suggesting that the charr have switched their diet from zooplanktivory towards benthivory. We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that habitat modification and roach population expansion in Windermere have contributed to changes in charr diet. Complementary studies suggest that this diet shift is more likely to be a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roach population than to habitat modification; however, further study in Windermere would be required to elucidate the exact mechanism. Long‐term data sets such as these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is useful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vity of ecological change and the capability of species to respond to change.  相似文献   
150.
动物岩画是内蒙古地区古代动物的图解,通过岩画中的动物群落结构对比,可以推测相同地域范围内,不同时期的动物分布情况,进而推断当地的自然环境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