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篇 |
农学 | 101篇 |
基础科学 | 57篇 |
50篇 | |
综合类 | 220篇 |
农作物 | 32篇 |
水产渔业 | 19篇 |
畜牧兽医 | 41篇 |
园艺 | 18篇 |
植物保护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湖北省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评价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构建出评价湖北循环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函数法及聚类分析法,对2005年湖北13个主要地级市的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按照各地级市的循环农业发水平,将其分别归类到中下等水平、中等水平、良好水平3个等级中;继而通过计算各指标制约度Bi,分析了13个主要地级市循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发现不同地区限制循环农业发展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2.
马益聪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2009,(1):84-89
经典Turan型问题的变形:确定最小的正偶数σ(H,n),使得对于每一个n项可图序列π=(d1,d2,…,dn),当σ(π)=d1+d2+…+dn≥σ(H,n)时,π是蕴含N可图的.确定了当n≥6时的σ(K1,2,3,n)。 相似文献
103.
104.
给出了边矩阵和完全三分图的定义,提出了利用边矩阵、完全三分图构造45阶Kirkman三连系的思路。介绍了不同构的45阶Kirkman三连系构造的全过程,讨论了45阶Kirkman三连系的计数。 相似文献
105.
拓扑简化可以为渐进网格带来更好的效果,但目前几乎所有的渐进网格方法都不支持拓扑简化,而且edge collapse和vertex split操作有时会产生非流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形旋转系统的渐进网格法.以基于图形旋转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操作实现了渐进网格,用图形旋转系统的操作集合构建了edge collapse和vertex split操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展新操作即可进行任意拓扑变化,从而实现拓扑简化,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明确CO2浓度升高是否影响褐飞虱的取食行为以及抗药褐飞虱品系的刺吸行为是否与敏感品系存在差异,从而为预测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抗药性褐飞虱对水稻的致害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刺吸电位技术(EPG)观察褐飞虱抗、感噻嗪酮品系(抗性水平相差约480倍)对当前(390 μL•L-1)和升高CO2浓度(780 μL•L-1)下生长水稻的口针刺吸行为,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CO2浓度和抗药性2因素对口针刺吸显示的6种波形持续时间和频次的差异。【结果】CO2浓度加倍倾向于缩短感噻嗪酮褐飞虱在韧皮部摄取汁液的总时间,与抗药性互作显著影响开始刺探行为的频次:CO2浓度加倍条件下(780 μL•L-1)抗性褐飞虱开始刺探的频次低于当前CO2浓度下(390 μL•L-1)。抗噻嗪酮褐飞虱口针朝维管束移动和在木质部摄取汁液的时间延长,但在韧皮部内部活动的时间缩短;口针在韧皮部内部活动的频次增多,但在韧皮部和木质部摄取汁液的频次减少。【结论】抗噻嗪酮褐飞虱对水稻的致害性明显强于感噻嗪酮褐飞虱;CO2浓度升高可能使感噻嗪酮褐飞虱对水稻的致害性减弱,但对抗噻嗪酮褐飞虱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应用改进的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光照还原法研究了甘氨酰-L-缬氨酸-铜(Ⅱ)-多吡啶型配合物:[Cu(Gly-L-Val)(Phen)].3H2O(1)、[Cu(Gly-L-Val)(Tatp)].2H2O(2)、[Cu(Gly-L-Val)(Dppz)].2H2O(3)[其中:Gly-L-Val=甘氨酰-L-缬氨酸;Phen=1,10-邻菲咯啉;Tatp=1,4,8,9-四氮三联苯;Dppz=二吡啶并(3,2-a:2′,3′-c)吩嗪]在水溶液中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歧化分解活性,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SOD活性,表观催化速率常数分别为1.03×107、0.96×107和0.79×107L.mol-1.s-1.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对冲裁件的计算机自动(优化)排样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给出了其实现的主要算法及数学模型,这一方法已在冲裁模CAD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9.
110.
M Fevrier 《Comparative immunology,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1985,8(2):159-170
Antibody response to an antigen involve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ree types of cells: macrophages, T cells and B cells. The cognat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cells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expression of a specific antibody response, but the last is modulated by antigen-nonspecific soluble factors produced either by macrophages or by T cells. Macrophages elaborate a spectrum of molecules modulating the function of lymphoid cells; among them are IL1 and prostaglandins of the E serie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enhancer and inhibitor of the antibody response in vitro. These molecules alter T cell and B cell activities through different mechanisms involving activation or inhibition of IL2 production, or alteration of cells surface antigens. However, the cellular events following the fixation of soluble factor on its receptors are not know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