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62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51篇
  200篇
综合类   488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7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21.
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人工降雨室内模拟连阴雨天气,对18个大豆材料进行高湿诱导霉变处理,通过籽粒霉变程度分级,比较不同材料间的霉变敏感性差异,同时考察霉变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豆材料对籽粒田间霉变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黑色和棕色种皮大豆较黄色种皮大豆的霉变抗性更强。霉变使各大豆材料产量显著下降,产量损失在23.14%~96.55%之间,产量损失率与霉变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产量损失率(Y)与霉变指数(X)的回归拟合方程为Y=1.34X+24.51,R=0.98。霉变还影响大豆品质,籽粒蛋白质、脂肪的相对含量随霉变程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随霉变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的绝对含量均随霉变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此外,霉变使籽粒百粒重降低,并随霉变程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大豆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会对大豆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不同抗性的大豆种质资源为抗霉变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22.
小麦新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规范抗赤霉病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新品种‘轮选22’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地加快高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轮选22’的推广,以解决目前生产上“丰”与“抗”的矛盾,达到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确保食品安全、减少污染环境,通过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分析其主要特征特性、产量结构、品质、适应范围和利用前景。研究制定了‘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轮选22’小麦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及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适用于安徽省沿淮淮南地区中高产肥力水平田块‘轮选22’的种植。  相似文献   
923.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的杀虫剂用于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5种环境友好型药剂对露地茄子上茄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施药后14 d,4.5%高效氯氰菊酯EC 2 000倍稀释液、48%毒死蜱EC 1 500倍稀释液、0.3%印楝素EC600倍稀释液、80%敌敌畏EC 1 000倍稀释液和5%氟啶脲EC 2 000倍稀释液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和成虫的防效分别为94.63%、95.00%、87.59%、92.55%、90.07%和70.06%、74.36%、51.97%、61.89%、60.91%,对幼虫防效明显优于成虫。[结论]上述5种农药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较为理想的药剂。建议在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危害初期选用1种或几种农药进行集中防治。  相似文献   
924.
[目的]了解不同秋石斛品种在低温灾害中的耐寒性表现。[方法]在2016年初的海南严重低温天气造成海南秋石斛严重低温伤害的情况下,对东方市迦南兰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圃地秋石斛25个成苗品种、8个幼苗品种进行了寒害调查。[结果]成苗中的水晶宝宝、玉翡翠、水晶、秋石斛1号、秋石斛2号、金如意和纯绿花的黄叶率、落叶率及落花率均较低,耐寒性较强,而秋石斛41号、秋石斛709号、秋石斛513号和秋石斛699号的耐寒性较差,受低温伤害严重,黄叶率、落叶率和落花率均较高。幼苗中,水蜜桃、秋石斛5号和红霞的黄叶率及落叶率较低,耐寒性较强,而纯绿花和三亚阳光的耐寒性较差。[结论]试验结果为耐寒秋石斛品种筛选和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5.
在多年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制约皖北地区地膜花生高产因子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 8条改进意见 ,以求在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上有所改进 ,产量上有所突破 ,质量上有所提高 ,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6.
群落栽培是栽培技术发展的新阶段,笔者简单介绍作物群落栽培的发展现状,根据试验和调查提出建立作物群落栽培技术原则关键在于搞好群体选配、田间结构、系统调控管理,并对目前存在的主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27.
试验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镇甘棠村金秋砂糖橘种植园开展,通过利用三种常用杀虫剂防治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效试验可知,22.4% 螺虫乙酯SC 、21%噻虫嗪EC、1.8%阿维菌素EC对柑橘木虱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8%阿维菌素EC1440倍的防效最优,其次是21%噻虫嗪EC 3360倍,但两者防效差异不显著。三种药剂的持效期均可达15天以上,可在柑橘木虱防治上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928.
本研究从不同黄龙病症、叶片不同部位、不同树势三个方面综合分析贡柑叶片中黄龙病菌(Las)的分布。结果表明:(1)斑驳与均匀黄化是与黄龙病最相关的症状且斑驳黄化贡柑叶片中Las含量最高,缺锌黄化具有黄龙病阳性与阴性两种类型样品,无明显黄化症状但革质化的叶片中也含有Las且含量极高。(2)斑驳与均匀黄化典型黄龙病症的贡柑叶片中,Las的含量从叶尖到叶柄以及从叶片到主叶脉均呈现递增趋势,且主叶脉与叶柄的含量最高。(3)在感染初期顶端抽黄梢而下侧健康的病树中,Las的含量从发病严重的部位到树势强的部位呈现递减趋势。这些研究发现将为黄龙病症的田间诊断以及分子检测的样品采集提供有效线索,对黄龙病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9.
摸清通海县露地蔬菜基地2004-2015年耕作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状况,以期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进行了田间取样与室内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2015年通海露地蔬菜基地土壤pH 7.57,有机质平均含量43.8 g/kg;有效N平均含量170mg/kg,>151 mg/kg的田块占67.5%;土壤有效P平均含量111....  相似文献   
930.
大豆种子成熟至收获期间如遇高温高湿天气,种子活力及活性会急剧下降,这就是所谓的田间老化(field weathering).田间老化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寻找与田间老化性状相连锁的DNA标记并将其应用于辅助选择育种.为此,利用修改的培养箱老化法和人工控制老化法对大豆品种Chiangmai 60(敏感),GC10981(抵抗)及其F2群体(139个体)进行了鉴定.在两种处理条件下,F2代群体的种子发芽率及活性均为正态分布,说明大豆种子田间老化抗性受多个基因控制.根据F2代个体的种子发芽率及活性,6个高抗个体及7个高感个体的DNA分别被混合为抗性池和感性池,并利用AFLP标记进行了混合群体分析(Bulk Segregant Analysis).从扩增的2162个标记中,发现了5个可能于大豆种子田间抗性相连锁的片段.通过DNA克隆和测序,设计了5对引物用于从大豆总DNA中扩增相应的片段.其中3对引物扩增的片段差异太小或未能扩增正确大小的片段,没能用于F2群体.引物Eaag/Mcac-233和Eact/Mctt-157能扩增出差异明显的多态性,通过对F2代群体的分析,这2个标记属同一连锁群,遗传距离为25.8cM.QTL分析结果显示有一个QTL位于这两个标记之间,距Eaag/Meac-233约14cM,可以解释29.7%的变异.用这两对引物对整个F2群体进行筛选,20个个体属于抗性群体,结合抗性鉴定的结果,7个个体被用于与Chiangmai 60进行回交.18个BC1F1个体(41.9%)的抗性高于其亲本的平均值.说明这些标记进行可以被用于大豆田间老化抗性的辅助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