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3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9篇 |
农学 | 73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120篇 | |
综合类 | 824篇 |
农作物 | 64篇 |
水产渔业 | 97篇 |
畜牧兽医 | 34篇 |
园艺 | 6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82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福建省农业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的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福建省15个气象站点1999~2008年气象资料,分析了福建省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运用孙惠南的模型计算了气候生产潜力,并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析它们的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气候资源丰富,气候生产潜力较大,但是在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地域性.从时间分布上看,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年际变化受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影响不大,主要是受太平洋季风的年际波动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利用福建省农业气候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福建省12个县(市、区)郊区部分菜地土壤的汞污染状况,讨论了影响土壤汞累积及汞有效性的主要土壤学性质.结果表明:调查的菜地土壤全汞含量范围为0.038~1.81 mg·kg-1,其中有33.04%的土壤全汞含量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全汞含量与土壤粘粒、粉粒、有机质含量及CEC之间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说明这些土壤性质有利于汞在土壤中的累积.土壤有效汞含量范围为0.003~0.095 mg·kg-1,与土壤全汞含量之间呈极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土壤汞有效度随土壤有机质的增加而降低,表明有机质是影响土壤汞有效性的主要土壤学性质. 相似文献
83.
鲜食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及品种抗性分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田间病情与玉米产量损失的关系,为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的合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条件下,利用不同施药次数人为造成田间不同病情梯度,建立病情指数与玉米产量损失率模型,制定适合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的经济阈值。同样条件下,以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模型推算不同抗性玉米品种科学用药时期和次数,制定鲜食玉米品种抗性分级标准。【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玉米大斑病全部叶片病情指数与种植天数的回归方程。玉米产量损失率与玉米大斑病全部叶和功能叶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玉米全部叶和功能叶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模型。在用药次数依次为1,2,3和4次条件下,基于全部叶病情指数乳熟期(R3)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分别是14.63,17.88,18.72和22.06,基于功能叶病情指数分别是7.74,10.43,12.24和16.80。基于建立的回归方程、经济阈值及玉米籽粒建成期(R2)功能叶病情指数(DI),建议玉米品种抗性分级标准为:DI≤15为抗病(R),15<DI≤30为中抗(MR),30<DI≤45为中感(MS),DI>45为感病(S)。【结论】建立了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田间病情消长动态理论模型和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模型,制定了玉米大斑病的经济阈值和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84.
85.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4
福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注重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下派驻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后备人才、产权保证、资金支持;通过加强农村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农村新型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网;通过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党支部书记、加强三级核心网络建设,推广村务决策听证会和户代表议事会议制度,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的管理民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6.
福建省农村基层电子政务建设是福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总结了福建省基层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7.
The clay minerals of more than 200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ites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studied by the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o study their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Montmorillonite was found in coastal solonchak,paddy soils derived from marine deposit,lacustrine deposit and river deposit,and some lateritic red soil,red soil and yellow soil with a low weathering degree.Chlorite existed mainly in coastal solonchak and paddy soil developed from marine deposit.1.4nm intergradient mineral appeared frequently in yellow soil,red soil and lateritic red soil.The content of 1.4nm intergradient mineral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weathering degree from lateritic red soil to red soil to yellow soil.Hydrous micas were more in coastal solonchak,paddy soils derived from marine deposit,lacustrine deposit and river deposit.and puple soil from purple shale than in other soils.Kaolint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clay mineral in the soils iun this province.The higher the soil weathering degree,the more the kaolinite existed.From yellow soil to red soil to lateritic red soil,kaolinite increased gradually,Kaolinite was the predominant clay mineral accompanied by few other minerals in typical lateritic red soil. Tubular halloysite was a widespread clay mineral in soils of Fujian Province with varying quantities.The soil derived from the paent rocks rich in feldspar contained more tubular halloysite.Spheroidal halloysite was found in a red soil and a paddy soil developed from olivine basalt gibbsite in the soils in this district was largely“primary gibbsite” which formed in the early weathering stage.Gibbsit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weathering degree from yellow soil to red soil to lateritic red soil.Goethite also decreased in the same sequence while hematit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88.
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福建茶园茶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等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OCPs浓度为0.764~10.561ng.g-1,永泰最高,福鼎最低,一般而言,老叶中∑OCPs浓度高于嫩叶;∑HCHs浓度为0.373~7.427ng.g-1,永泰最高,政和最低,老叶中HCHs浓度显著高于嫩叶;茶叶中HCHs同系物以γ-HCH为主,占总量的51.3%~94.1%;α-/γ-HCH表明所有茶园均存在林丹的使用或输入,β-(/α+γ)-HCH表明所有茶园均非HCHs历史污染,可能存在HCHs其他新的来源。∑DDTs浓度为0.123~5.168ng.g-1,政和最高,福鼎最低,老叶和嫩叶中无显著差异;与土壤类似,茶叶中DDTs同系物以p,p′-DDT和o,p′-DDT为主,两者之和占总量的67.3%~96.0%;p,p′-DDE/p,p′-DDT表明,除福鼎、永泰和安溪外,其他茶园均存在工业DDTs的使用或输入;o,p′-DDT/p,p′-DDT表明,除政和外,其他茶园均存在大量的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以安溪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9.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福建省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掌握土壤养分肥力,是制定施肥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185个,福建省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25个,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S、Cu、Zn、B、Mo含量,评价荔枝果园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结果显示:广西和福建两省荔枝果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钼含量均为低水平,广西荔枝果园有效磷和有效锌为中下,福建为中上,有效铜中等,有效硫含量较高。整体上两省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较低且不平衡。不同荔枝主产区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差别很大,硼是广西荔枝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镁、钼次之。而镁是福建荔枝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硼、钙次之。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福建省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为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碳密度数据,运用InVEST模型模拟福建省1980,2000,2020年碳储量;利用冷热点分布、转移图谱和矩阵分析碳储量和土地利用的时空特征;最后分析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 ①福建省碳储量整体均较高,82.5%以上区域的碳储量为中等以上(>3 000 t),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也是高碳储量的热点集中区;高(热点)低(冷点)碳储量集中区转移较少;1980—2020年总碳储量波动略升高,2000—2020年不同碳储量等级彼此之间转移相对较多。②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以林地为主(61.4%~62.9%),其次是耕地(16.9%~18.3%)和草地(15.2%~17.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1980—2000年较稳定,在2000—2020年较剧烈。③林地、草地和耕地的总碳储量较高,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总碳储量较少;耕地总碳储量减少,建设用地总碳储量增加,林地和草地有增加也有减少;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的总碳储量转出和转入最多均为林地,其次是草地和耕地;总碳储量净转移为负的是林地,其他为正,林地转移引起的碳亏损最多。[结论] 耕地、林地和草地是福建省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它们贡献了较高碳储量,并相互转移引起了碳储量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