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99篇
基础科学   7篇
  225篇
综合类   576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34篇
园艺   122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Efforts in grasspea (Lathyrus sativus) improvement have increased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lines that are very low in the neurotoxin Beta-N-oxalyl-L-alpha-beta-diamino propionic acid (ODAP); also referred to as Beta-N oxalyl-amino-L-alanine (BOAA). Many programs now address several related aspects of improvement simultaneously. These include reduced ODAP concentrations, insect and disease resistance, nitrogen fixation, agronomic practices, fodder and forage production, and components for increased yielding ability. The coordinate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ow being applied to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sspea should allow the potential of this largely neglected grain legume to be fully realized.  相似文献   
42.
空间诱变水稻广谱恢复系航恢七号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航恢七号是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将特籼占13纯系干种子经返回式卫星搭载15d后,从地面种植的空间诱变处理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恢复系。它具有农艺经济性状好、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花粉量大、制种产量高等特点。航恢七号与两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三系胞质雄性不育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其杂种培杂航七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3.
西宁市降水量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水是西宁市水资源的主要来源,研究其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对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重要的作用。选取西宁市西宁站、大通站、湟中站和湟源站4个气象站1960-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利用滑动平均值法、线性倾向率法和M-K秩次相关法探究了西宁市降水量变化特征与突变点,并建立均生函数模型,对未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西宁市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化不明显,4个站年降水量Cv值均为0.15~0.20;降水量的丰枯变化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全市降水量变化趋势均未达到90%显著性水平。从全年趋势统计来看,只有西宁站降水达到了99%的置信水平,并且全年降水量微有增加趋势,年降水量未发生突变点,未来10a全市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从不同诱变世代比较空间诱变和重离子诱变对水稻生物学效应及后代变异频率的差异,为水稻诱变育种提供一定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方法 对水稻纯系品种‘华航31号’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和不同剂量重离子诱变处理,以未诱变处理的种子为对照,对诱变一代进行表型及细胞学诱变效应的分析;对诱变二代直链淀粉含量及粒型性状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定向筛选,比较2种诱变处理的性状变异频率。结果 空间诱变一代的种子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了14.62%;重离子诱变一代的种子活力指数随辐射剂量增加呈现马鞍型效应曲线,其中10 Gy重离子辐射剂量下种子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了14.92%,与空间诱变的诱变效应相近。空间诱变二代粒型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突变频率分别为4.14%和1.61%,80 Gy重离子辐射诱变二代粒型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突变频率分别为4.88%和1.55%。利用HRM技术扫描了水稻直链淀粉含量Wx基因的4个位点共673 bp序列,在空间诱变的4 736份样本中发现3个SNP变异,突变密度为1/1063.83 kb;在重离子诱变4 848份样本中发现4个SNP变异,突变密度为1/815.68 kb。结论 2种诱变处理均可诱发水稻产生性状变异。空间诱变的生理损伤类似于低剂量重离子辐射,而诱发变异的频率与高剂量重离子辐射相近。  相似文献   
45.
蒙古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编码序列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是影响骨骼肌生长和发育重要的候选基因。实验以2头双肌皮埃蒙特牛和30头蒙古牛基因组DNA为模板,针对牛myostatin基因设计了3对引物并扩增了3个外显子和部分5’调控区。对PCR扩增片段克隆、测序结果显示,2头皮埃蒙特牛均在编码序列938处发生G到A突变,使编码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为酪氨酸,符合前人检测结果。首次在蒙古牛中发现在6个不同位点存在单核苷酸突变,其中3个无义突变,3个突变引起了编码氨基酸变化,反映了牛myostati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性。  相似文献   
46.
低纤维基因突变水稻稻草细胞壁组分动态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水稻研究所通过伽马射线照射选育的低纤维基因突变体水稻(嫩稻Nendao)与亲本双科早(Shuang-kezao)为研究试材,分析水稻抽穗后的细胞壁纤维构成生物学动态发育与特点。在相同种植条件下,低纤维基因突变体选育的嫩稻表现出较强的营养体生长优势,收获期叶、鞘、茎生物产量分别较亲本提高27.77%、30.19%和37.96%。与亲本相比,嫩稻稻草的细胞壁纤维素含量明显降低(-23.9%),而细胞壁在动态发育过程中,通过自我补偿能力,提高半纤维素(11.94%)、木质素(8.79%)与硅化物(5.60%  相似文献   
47.
在二系杂交水稻种于生产中,由于母本雄性不育不彻底,往往造成自交种子污染;在不育系繁种时,由于与外源花粉串粉杂交或机械混杂,因此难以保证不育系纯度。作者选用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为模式标记,讨论了标记性状必需具备的条件及其应用方法。最后以一个转绿型白化突变体为例,证明了标记性状对当代及F_1杂种优势无负效应,从而证实了这一去杂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离体接种鉴定和致病性人工诱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菌品种专化性致病型(即生理小种)严重分化,给抗病育种及病害控制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研究其生理小种变化是目前发展所必需。本试验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致病性人工诱变研究前期工作进行了探讨,并初步掌握了产孢的技术、水稻离体培养和接种技术、菌株诱变的条件以及获得致病性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49.
以吸水链霉菌NND 5 2菌株为原始菌株 ,利用紫外诱变和LiCl复合处理 ,采用琼脂柱移菌法进行初筛。用清酒酵母作为特异性指示菌 ,经复筛获得一株除莠霉素A高产菌株 ,产量为 980 0 9μg·mL-1 ,比原始菌株提高了 2 2 6倍。  相似文献   
50.
提取抗赤星病烤烟 CV 87的总 DNA,采用浸种法导入感赤星病烤烟 NC89。 D_1 代筛选出的优良变异株收种并种植后得到 D_2代 ,对其活体接种赤星病菌 ,检测其抗病性 ,并于接菌前后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对其田间生长性状调查 ,对其成熟期烟叶总糖、蛋白质及烟碱分析。结果表明 ,浸种法直接导入外源 DNA ,在变异株 D_2代仍可有效转移株高、株型、叶型、叶面积及抗病性等性状 ,并获得较高的转化率 ,D_2代为 8.10 %。高抗赤星病 ,过氧化物酶活性高 ,总糖、蛋白质及烟碱含量基本保持了受体原有的优良品质 ,其变异株 D_2代有 C_10,A_9,B_6,D_3,A_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