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1篇
  27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河北省果树AM真菌资源的调查。发现果树中均有AM真菌分布,以Clomus、Gigaspora、Acaulospora为主,其中以Glomus属的种类最多。在AM真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从来自4个地区的8种果树中选择了侵染率较高。根际土壤中孢子数量较多的10个AM真菌菌株。进行优良菌株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NM,G,S3个菌株对苹果组培苗有较强的侵染能力。并明显促进其生长。这为今后优良菌株的进一  相似文献   
102.
施硅对夜间增温条件下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硅对夜间增温条件下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植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夜间增温设常温对照(CK)和夜间增温(NW)两个水平;施硅量设不施硅(Si0)和施钢渣硅肥(Si1,200kgSiO2·hm-2)两个水平。结果表明:(1)水稻冠层和5cm土层全生育期夜间增温处理平均温度分别提高1.21℃和0.41℃,夜间最低温度分别提高1.21℃和0.62℃,夜间最高温度分别提高1.20℃和0.28℃。(2)夜间增温使水稻成熟期植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和产量较对照分别减少10.81%、5.65%、8.20%、3.29%和4.45%;施钢渣硅肥可使各项指标较对照分别增加16.22%、11.18%、14.16%、6.51%和22.10%;夜间增温下施硅比不施硅各项指标分别增加16.67%、11.71%、12.56%、6.74%和20.90%。(3)与对照相比,夜间增温使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分别减少2.66%、12.72%、1.53%和2.06%;施用钢渣硅肥可分别较对照增加6.91%、15.49%、2.00%和4.48%;夜间增温下施硅比不施硅各项指标分别增加4.37%、22.50%、2.15%和3.31%。研究认为,施硅对夜间增温条件下水稻生长有显著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实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小麦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生物学产量的关系,探讨淮北地区高产小麦品种适宜的株型结构。【方法】以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系)的株型性状(株高、穗长、穗颈长、例二节长、倒三节长、倒四节长、基部节间长与冠层上三叶长、宽、面积、单茎上三叶面积、高效LAI)与产量相关性状(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及生物学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产量与旗叶宽、旗叶面积、倒二叶宽、穗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株型性状中仅有高效LAI与生物学产量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安徽淮北地区高产小麦适宜的株型及群体:在较高经济系数的前提下,穗数675万/hm2以上,株高80cm左右,穗长10cm以上,穗颈长30cm左右,基部节间长不超过50cm;叶片短、宽、挺,旗叶长17~21cm,旗叶宽1.4~1.6cm;倒二叶长19~25cm,倒二叶宽1.3~1.5cm;倒三叶长19—26cm,倒三叶宽1.3~1.6cm,高效LAI4.5~5.0;“控株-增穗-增叶”可能是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川西北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区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通过对三种不同程度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数量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在土壤微生物种类与组成、优势菌群与数量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种类与数量有随退化程度增高而减少的趋势;三种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占绝对优势,真菌和放线菌较少,并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105.
实验旨在探讨供体细胞培养代数及其所处的细胞周期对异种核移植效率的影响.以经Hochest33342染色后去核的牛卵母细胞为受体,以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不同代数的人成纤维细胞为供体,采用电融合方法构建重构胚,6-DAMP和乙醇激活重构胚,SOFaa培养液中培养.第20代细胞非饥饿组的融合率、发育率显著低于第20代饥饿组(P<0.05),极显著的低于第8代细胞的饥饿组和非饥饿组(P<0.01),而8-细胞胚胎率,囊胚率4组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饥饿处理对于培养代数低的细胞来说可能是非必要因素,但对于高代次细胞则是提高核移植效率的必要步骤,饥饿处理可使核移植融合率和发育率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6.
张茹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09-6411
[目的]初步研究气侯变暖对农业生产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利用7月中旬至9月中旬玻璃温室的高温环境模拟变暖的气候条件,测定温度升高时玉米生长速率、生物量、菌根侵染率及主要根际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温度升高极显著地促进了玉米的生长,使玉米的株高和地径均增加了1.1倍,但其根长和叶绿素含量与温室外对照玉米无显著变化;地上、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3和1.5倍;抽雄期提前6d,生长发育期缩短;玉米菌根侵染率降低了1.1倍;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分别降低了1.8、1.6和1.7倍。玉米各生长指标与菌根侵染率、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针对气候变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而尽早制定应变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加速大豆主茎节数候选基因的的克隆和功能验证,并为大豆主茎节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分子基础,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与大豆主茎节数相关数量性状区间(QTL),结合双亲重测序信息开发QTL区间InDel分子标记,实现了大豆主茎节数相关主效QTL区间的精细定位。本研究以少主茎节数C025材料为母本,多主茎节数中119为父本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102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取自交系中极端少主茎节数30株和极端多主茎节数30株,构建两个极端混池,利用传统分群分析法(BSA)和全基因组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手段(SLAF-Seq)相结合的方法在4号染色体检测到与大豆主茎节数相关的5个QTL。为了进一步缩小QTL区间,依据双亲材料的高通量重测序信息,获取QTL区间的插入缺失位点(InDel)信息,并开发InDel标记。首先利用InDel标记在F2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主效位点落在第3个QTL区间。其次在主效区间开发8个共显性InDel标记,结合RIL群体全部株系进行表型鉴定,最终获得9个交换单株,将主效区间分为6种交换类型,结合表型分析最终将大豆主茎节数位点精细定位到InDel标记Chr04-38和Chr04-46之间,其区间只有171.9 kb,包含候选基因6个,实现了大豆主茎节数的精细定位。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与极端混池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高效快速地检测与大豆主茎节数相关区间,并结合双亲重测序信息开发关联区间InDel分子标记,精细定位大豆主茎节数。本研究开发的Indel标记Chr04-38和Chr04-46与大豆主茎节数紧密连锁,有利于后期大豆主茎节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08.
黄藤和单叶省藤改性处理工艺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黄藤和单叶省藤的改性处理工艺,以提高我国棕榈藤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方法】以黄藤和单叶省藤为研究对象,选择改性方式、改性工艺、浸注量以及处理试剂4个因素分3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对2种藤条改性处理前后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及尺寸稳定性的变化进行测定,通过优序数法分析试验结果,建立最佳改性工艺。【结果】黄藤最佳改性方案为辐照处理、辐照剂量15kGy,浸注量50%,处理试剂为三聚氰胺树脂;单叶省藤最佳改性方案为辐照处理、辐照剂量15kGy,浸注量50%,处理试剂为脲醛树脂。按照对应最佳工艺,黄藤素材和改性材的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顺纹抗压弹性模量(MOEIC)、顺纹抗压强度(CS)依次为0.46和0.69g/cm3、0.43和0.65g/cm3、0.39和0.59g/cm3、1 525.46和1 944.71MPa、57.62和66.87MPa、1 198.49和1 688.70MPa、23.54和34.44MPa,单叶省藤素材和改性材的上述指标依次为0.55和0.77g/cm3、0.52和0.72g/cm3、0.47和0.65g/cm3、1 375.32和1 550.78 MPa、67.88和71.25 MPa、1 597.18和1 740.50MPa、31.59和36.74MPa。黄藤改性材的阻湿率(MEE)和抗吸水率(RWA)分别为16.69%和125.10%,单叶省藤改性材的阻湿率和抗吸水率分别为23.56%和81.62%。【结论】改性材的密度、MOE、MOR、MOEIC、CS、MEE和RWA等大部分物理力学性质及尺寸稳定性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9.
不同穴播粒数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品种花育28号为供试材料,在每公顷15万穴的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穴播粒数处理:每穴1粒(T1)、单粒双粒交替种植(T2)、每穴2粒(T3),构建了3种不同密度群体,研究了不同穴播粒数对花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第一对和第二对侧枝长随穴播粒数的增加而增加;T3的LAI前期上升快,峰值过后降速快,各生育时期LAI表现为T2>T3>T1;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在各个时期均表现为T3>T2>T1;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表现为T3相似文献   
110.
对不同退化程度下嵩草草甸矮嵩草无性系构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矮嵩草无性系的面积大小与矮嵩草构件总数量和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与其各构件平均值基本不相关。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在一定限度内单位面积上各分株和各分蘖数量和生物量有所增加,随后呈下降趋势;平均分株数量与生物量、分蘖数量与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每分株分蘖(营养、生殖)、每分蘖(营养、生殖)、生殖(叶、秆)的数量和生物量也呈下降趋势;平均分蘖节直径有增加的趋势,平均分蘖节距地面的高度除极度退化外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