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1篇
  51篇
综合类   14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滩羊羔早期断奶效果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滩羊羔于 2 0、4 0、90日龄强制断奶、饲喂代乳料 ,结果表明 :2 0日龄断奶成活率无明显影响(P >0 0 5) ,但增重显著低于同龄未断奶羔 (P <0 0 1 )和 4 0日龄后断奶羔 (P <0 0 5) ;4 0日龄断奶成活率和增重均无明显影响 (P >0 0 5)。滩羊羔 4 0日龄断奶可以使母羊提前 1 0 0天结束泌乳 ,尽快恢复体况 ,从而进入下一繁殖周期、缩短了肥羔生产周期 ,提高肥羔产量和二毛裘皮产量。  相似文献   
442.
为了摸清大滩地区马属动物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笔者于2010-2012年,采用马传贫琼脂扩散试验法和马鼻疽菌素点眼法分别对该地区马传染性贫血和马鼻疽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265份马属动物血清的马传染性贫血检测结果呈阴性,312匹马的马鼻疽检测结果也为阴性。  相似文献   
443.
应用东江湖景区现场监测数据及实景观测资料,统计了“雾漫小东江”景区的起雾情况,并从气象要素、水温及地形方面分析了起雾成因。研究发现,5—10月是“雾漫小东江”景区最佳观赏期,在有雾期和无雾期,相关气象要素值存在明显的差异。影响“雾漫小东江”平流雾生消的主要因素为风向转变、风速变化、近地层逆温层、地形。  相似文献   
444.
445.
为探究水文波动和气候变暖对河流漫滩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选取南京长江绿水湾湿地漫滩表层0~15 cm沉积物为实验对象,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等技术,结合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2种水分状况(淹水和半淹水)和4种温度(5、15、20、30℃)下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排放规律。结果表明:累积CO2排放量随温度及水分含量升高而升高,温度敏感系数(Q10)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淹水30℃处理下CO2排放速率在培养25 d后受到抑制而逐渐下降。淹水CH4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半淹水,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淹水显著降低了沉积物净硝化速率,5℃半淹水N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淹水,但30℃淹水N2O累积排放显著高于半淹水。增温有利于加快淹水上覆水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腐殖化进程。研究表明,温度上升、水分含量增加均将导致沉积物排放的温室气体增温潜势(GWP)提高。  相似文献   
446.
基于MIKE21的Flow Model模块和ECMWF再分析风场,建立了江苏沿海天文潮-风暴潮耦合数值模型,计算并验证了141008号寒潮期间蛎岈山、大丰、连云港、响水测站的风暴潮潮位,验算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江苏沿海寒潮风暴潮的计算。选用2002年最高天文潮位与141008号寒潮组成最不利组合,研究了天文大潮时江苏沿海风暴潮潮位和增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蛎岈山站在此情况下海域增水超过50 cm的时间接近7 h,最大增水约100cm。在寒潮大风影响下,分别以弶港和蛎岈山为中心,呈扇形散开的近海区域增水明显高于其他邻近海域,增水可达1.5m,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447.
针对西辽河上游高寒漫甸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系统研究了西辽河上游综合防护林体系的配置和营建技术,并对其防护效益进行了初步观测。该体系以乔、灌、草、带、网、片(块)相结合的农田牧场防护林为主体,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态经济沟为补充,面积达4.68×104hm2,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1.8%增加到23.3%,虽然农防林护田增产的效益尚不明显,但退化草场的产草量、草种结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养分状况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综合防护林体系的建成促进了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了辽河中下游及首都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448.
为系统评估海平面上升叠加风暴潮风险对城市不同类型景观的影响,以珠三角沿海城市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该地区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数据,构建“敏感性-适应性”脆弱性评估框架,针对近期(2030年)、中期(2050年)和远期(2100年)3个不同时期海平面上升叠加风暴潮风险情景下广州城市景观系统的脆弱性特征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从淹没范围和经济损失来看,未来不同风险情景下受淹没面积最大的是农业景观、公园绿地与湿地景观,而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是工业景观和商业与公共服务景观。从整体脆弱性空间分布来看,近期景观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广州中部的荔湾区、白云区和黄浦区,到中期和远期阶段,广州中部的海珠区景观脆弱性风险逐渐加剧。从各类景观脆弱性空间分布来看,与交通景观、居住区景观等其他各类景观相比,近期农业景观脆弱性程度偏高的区域最多,主要集中在广州南部的番禺区和南沙区;到中期和远期阶段,各类景观的脆弱性风险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剧,其中,公园绿地与湿地景观脆弱性程度变化较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可以根据不同景观系统的脆弱性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提升防御性设施建设、实施适应性技术以及加强合理利用土地等应对策略来降低该地区的受灾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