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15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87篇
  153篇
综合类   93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如果是一位汽车公司的营销总监,您最希望自己执掌的是怎样的一个品牌?我先来说说我的感受。如果有哪一个品牌让我不但能够尽情享受几十年品牌积淀带来的自豪,而且还能将个性与想象发挥到极致,一定是件相当过瘾的事情。MINI便是如此一个品牌,尽管几十年的历程已经让“MINI”成为文化,但它绝对没有因此表现出丝毫的落伍,反倒是始终走在时尚的前沿。  相似文献   
162.
一般而言,在理论力学的运动学中,平面运动刚体的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主要求解方法与计算公式,是应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Chasle运动叠加定理导出的。本文作者应用矢量导数直接导出上述公式,并且在矢量导数的定型公式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定型矩阵公式,使此类问题的求解简明便捷,又能应用矩阵的FORTRAN程序,使用日趋普及的现代化电脑进行运算。  相似文献   
163.
小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了小江流域1987,1995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分析了1987~2000年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类型之间相互转移,并应用马尔柯夫概率模型对小江流域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3年来小江流域耕地、林地以及城乡工矿用地面积均显著增加,其中耕地增加最为显著,由1987年的345.1km^2增加到2000年的398.7km^2。小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很快,年均变化速度达0.49%;对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来说,城乡工矿用地的年均变化速度最大,年变化率达3.52%,其次为耕地和水域。增加的耕地主要来自草地、林地和水域;林地中除部分转化为耕地外,由12.64%的林地退化成草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基本保持不变。到2015年,小江流域耕地、林地、水域和城乡工矿用地面积和比例将会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和比例将会下降。  相似文献   
164.
 以黄土高原较早实施退耕还林的宁夏西吉县为例,选择1990和2005年的2期TM遥感图像,对西吉县1990—2005年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结构及空间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得到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5.
籽棉杂质的分类识别是实现棉花生产线自适应加工的基础与重要依据。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值模式和灰度共生矩阵的籽棉杂质分类识别算法,该算法将含杂籽棉图像首先转换为局部二值模式图像,获取图像的微观结构,再用局部二值模式图像生成灰度共生矩阵并计算特征参数,获取图像宏观结构。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用不同尺度的图像结构进行训练,从而达到籽棉杂质的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算法对各种杂质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4%,超过单独使用局部二值模式和单独使用灰度共生矩阵的正确识别率,为实现棉花自适应加工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6.
北京市各区县不透水面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期Landsat MSS/TM数据对1992~1999、1999 ~ 2007和2007 ~ 2011年3个时段的北京市9个有代表性区县的不透水面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近20年的发展,北京市各区县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和所处的位置不同,向不透水面转化的地类存在着区位差异和动态特征.就面积而言:新增不透水面主要集中在发展新区的昌平、通州和顺义,其在各时期新增不透水面总和及增长率均远远超过拓展区的海淀、朝阳、丰台和石景山.早期各区县不透水面增加面积和速度均比较小,中期则大大增加,后期增加速度都有所放缓.不透水面比例显示:拓展区各区县的不透水面占各地类的比例从一开始(1992年)与耕地、绿地不相上下到后来逐渐占优(2007年),再到全部超过50%(2011年),占绝对优势,表明其用地结构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功能已很小.新区各区县不透水面比例虽然各时期均不断上升,但始终以耕地和绿地为主要用地类型.从不透水面来源看:1992 ~ 1999年,发展新区各区县是以耕地为不透水面主要来源;拓展区各区县则是以绿地和耕地转化为主要方式.1999 ~ 2007年,各区县由耕地转化所占比例都有所上升.2007~2011年,只有新区的区县仍以耕地为不透水面增加的主要来源,耕地和绿地转化为不透水面的趋势有所控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67.
克拉玛依市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始于 1975年 ,以市区为中心 ,由内向外共设置了三条平行的防护林带 ,林带走向与主风向成 65°交角。这些防护林带的建设 ,对于防风阻沙、调节气候、改善小环境起到了良好作用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功能的变化 ,原有的防护林体系已不能适应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市区内部的第一道防护林 ,根据城市规划 ,已于去年全部改建成为游憩型公共绿地 ,基本失去了防护林的作用。市区内部的第二道防护林 ,因为树种单一 ( 95%以上是白榆 ) ,土壤养分不足 ,加之造林前整地粗放 ,造林后缺乏及时抚育和良好管理 ,出现了缺行断…  相似文献   
168.
169.
异龄林的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伟生  于政中 《林业科学》1991,27(3):193-198
以线性为基础的矩阵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一直都被相互独立地用来模拟林分的生长动态。本文在矩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异龄林的三单元非线性生长模型,并分别以线性矩阵模型和非线性矩阵模型对林分的生长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与矩阵模型的联合使用,具有结构严谨和精度高的优点,不失为一种预测林分生长动态的有效方法。文中所用材料来自长白山林区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70.
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新型仿生算法(SBA),并用于求解电力市场竞价问题.SBA将仿生算法的群体表示为状态向量,通过状态转移实现群体的繁殖和更替,基于仿生算法中新个体的生成策略(如遗传算法中的遗传算子)构造状态转移矩阵,通过评价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来考察算法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仿真实验表明:这种算法对于解决电力市场竞价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