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74篇
  256篇
综合类   1405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179篇
畜牧兽医   692篇
园艺   169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探讨黄花菜采摘后地上茎叶与玉米秸秆、柠条粉按不同比例混贮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试验选取采摘后黄花菜地上茎叶分别与玉米秸秆和3年树龄6月份平茬的柠条粉。黄花菜秸秆与玉米秸秆和柠条粉均按9∶1(1组)、7∶3(2组)、6∶4(3组)、5∶5(4组)、4∶6(5组)、3∶7(6组)、2∶8(7组)、1∶9(8组)混合。按2.67 g/kg添加纤维素酶,包膜混贮45 d。结果显示,黄花菜与玉米秸秆混贮,试验2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8.7 g/100 g;试验3组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pH值极显著低于试验8组以外的其他各组(P<0.01),为各组中最优;试验4组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6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5组(P<0.05),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1组丙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2组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1组异戊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3、4、5、6、7组(P<0.01)。黄花菜与柠条混贮,试验7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9.08 g/100 g;试验2组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以外的其他各组(P<0.01);试验1、2、5组pH值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5组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3组乙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7组丙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4、7组异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7组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4组以外的其他各组(P<0.01);试验7组异戊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3、6组(P<0.01)。研究表明,黄花菜与玉米秸秆混贮中试验2组粗蛋白、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较优,黄花菜与柠条混贮中试验7组粗蛋白、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较优。生产中黄花菜茎叶与柠条按2∶8混贮,可以提高青贮中粗蛋白、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同时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的干燥方式和干燥温度对香菇品质的影响不同。本研究选用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热风干燥以及不同干燥温度(50、60、70℃)对新鲜去茎香菇进行干燥处理,测定了香菇的干燥特性、硬度、体积收缩率、复水比、微观结构、营养物质、挥发性成分和单位能耗。结果表明:干燥工艺为MIRD70℃时香菇干燥时间最短,为532min,水分比和干基含水率都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干燥工艺为MIRD50℃时香菇硬度相对较小,为13237.08g。干燥工艺为HAD50℃时体积收缩率相对较小,为73.77%。干燥工艺为HAD50℃时复水比相对较大,为312.68%,MIRD70℃时复水比为238.19%。干燥工艺为MIRD70℃、60℃和HAD 60℃时总糖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26.66%、26.22%、26.28%。干燥工艺为MIRD70℃和HAD60℃时粗蛋白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36.61%和36.64%。干燥工艺为MIRD70℃和MIRD50℃时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2.83mg·100 g-1和2.47mg·100 g-1。所有干燥工艺的香菇维生素B2含量都较鲜香...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分析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组成特征,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平台,探讨萃取头涂层、茶水冲泡比例、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VB/CAR/PDMS(50/30 μm)更适合萃取茯砖茶的挥发性成分;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的最优萃取方法为:茶水比1∶0、萃取时间70 min、萃取温度80 ℃。在此试验条件下,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从试验用的茯砖茶中检测到7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碳氢类20种,醛类16种,酮类13种,醇类12种,甲氧基酚类9种,酯类4种,酚类1种。本研究明确了陕西代表性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方法,为全面解析茯砖的香气品质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孔磊 《水利渔业》2007,27(3):116-116
池塘施肥可促进水中细菌、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繁殖,不仅为鲢、鳙等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而且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池塘溶解氧。一般来讲,施传统有机肥,首先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和营养盐类,然后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进而使细菌和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也得到繁殖。  相似文献   
16.
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彭黔荣  张燕  赖东辉  蔡元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30-12532
综述了近50年来国内外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分析研究进展,并对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比较,指出目前随着近红外光谱法在烟草中的不断应用,近红外光谱法能为烟草企业测定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初吉忠 《绿色科技》2022,(20):180-184
根据山东省荣成市2019~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发现导致市域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O3浓度超标,而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O3的前体物。荣成市船舶制造行业年油漆使用量达上万吨,年排放的VOCs大约2000 t,居各行业之首,占全市的63.3%左右,是荣成市大气质量中臭氧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高荣成市大气质量,提出了提升船舶制造行业整体制造水平、使用新型涂料、提高VOCs收集率、建设VOCs治理设施并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薄皮甜瓜("马泡",杂交父本)、厚皮网纹甜瓜(杂交母本)和二者杂交的F1代果实为试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其成熟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网纹厚皮甜瓜、野生甜瓜和F1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分别为50、70、79种,3个不同类型甜瓜的果实中共检测出12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包括58种酯类、10种醇类、4种醛类、12种烯类和36种其它物质;3个类型甜瓜的果实中共同含有的挥发性物质有23种。3个类型甜瓜的果实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均为酯类物质,但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F1代挥发性物质最为丰富,表明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具有超亲优势的潜力,该结果为研究甜瓜挥发性物质代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海拔对贯叶连翘挥发性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积累的影响.【方法】以3个海拔(1 000、2 300和2 800 m)生长的贯叶连翘的地上部分为材料,对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液进行GC-MS分离鉴定.【结果】3个海拔共分离鉴定127个VOCs,其中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液分别鉴定出100、59个,32个共同存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VOCs总相对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正丁醇萃取液中VOCs总相对含量在2 300 m呈现最低;相对含量较高的VOCs包括1)butanoic acid,butyl ester (54.96%);2)γ-sitosterol (16.46%);3)propanoic acid,2-methyl-,butyl ester (16.37%);4)n-hexadecanoic acid (15.99%);5)tetratriacontane (13.83%)等.【结论】海拔对非极性和极性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对贯叶连翘在高海拔区域种植栽培、VOCs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进的动态顶空技术捕集、浓缩鱼油挥发性成分,并通过GCMS分析鉴定其中45个成分,结果表明。其中14个为饱和、不饱和醛类,8个为饱和、不饱和酮类。这些物质被认为是形成鱼油异味的主要成分。通过GC分析评价鱼油储藏过程中的感观变化和氧化,结果表明,GC分析的总峰面积能够指示鱼油的气味强度和氧化程度,并和感官检验结果一致。凹凸棒黏土处理鱼油取得较好脱色脱臭效果,其脱色脱臭效率分别为86.2%和8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