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376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887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据英国广播公司13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宣称已经通过转基因手段培育出全世界第一批不传播禽流感的鸡。这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各种各样的抗病毒家畜家禽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2.
5-[(4-溴苯基)甲基]2-苯基-5H-咪唑并[4,5-c]吡啶(BPIP)在体外具有抗病毒活性。研究人员分析了BPIP能否减少古典猪瘟病毒(CSFV)在感染仔猪复制。给8头SPF猪连续饲喂15天(混在饲料中),每天75mg/kg。开始前1天用CSFV现地分离物感染。  相似文献   
23.
正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它是一种类似于多肽激素的细胞功能调节物质,属于细胞因子,有一定种属特异性。兽用干扰素近几年发展迅速,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干扰素已经广泛应用于禽、猪、犬等动物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干扰素作用机理动物感染病毒或是在诱导剂的刺激下,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体细胞会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既可抑制RNA  相似文献   
24.
MicroRNA(miRNA)是一类真核生物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长约21nt~23nt。越来越多的miRNA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组织中发现,这些成熟的小分子RNA是从具有发夹结构的前体miRNA(pre-miRNA)剪切出来,通过与靶mRNA分子互补结合而抑制蛋白翻译或导致mRNA降解,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是一类重要的基因调控子,在机体的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分化和凋亡以及抗病毒防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miRNA介导的宿主与病毒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对于阐明病毒的致病机理与制定治疗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中兽药散剂大黄末是《中国兽药典》中少数几个单味制剂,具有健胃消食、泄热通肠、凉血解毒、破积行瘀的功能,广泛用于马、牛、羊、猪等大动物,也可用于兔、禽及水产动物。如今大黄末等大黄兽药制剂临床应用大多集中在动物实热便秘,用于泻热通肠;而大黄抑菌抗炎、消除耐药性、抗病毒等功能实际应用很少。近年来,国内外对大黄的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作用及活性成分等有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将有关活性成分研究结果和畜禽及部分人药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综述和讨论,为大黄进一步研究以及在动物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以牛血清白蛋白、(2,4-二羟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甲酮(DDM)为原料,采用去溶剂化的方法,合成DDM-BSA复合纳米材料,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等对所合成的复合纳米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的复合纳米粒子尺寸分散均匀,平均粒径49.3nm,对DDM药物的负载率为37.4%,80h后体外释放率可达95.4%。在此基础上,评估了复合纳米粒子对MARC-145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牛血清白蛋白负载的DDM质量浓度为12μg/mL时,MARC-145细胞的存活率超过90%,该质量浓度的复合纳米粒子可有效抑制PRRSV病毒的增殖,与单纯使用DDM相比,具有更好的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27.
28.
为了探讨宿主microRNAs (miRNAs)是否靶向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以及初步确定miRNAs靶向病毒基因的区域,试验以ASFV感染猪差异表达的miRNAs为研究对象,利用miRanda软件分析miRNAs靶向ASFV基因的具体区域和结合能力,再利用MEGA 7.0软件分析miRNAs所靶向的ASFV基因序列的保守性。结果表明:ssc-miR-122和ssc-miR-125b可同时靶向ASFV CP2475L基因,其中ssc-miR-122靶向该基因4个区域;ssc-miR-181a和ssc-miR-125b可同时靶向ASFV MGF_300-4L基因,其中ssc-miR-181a靶向该基因2个区域;此外,ssc-miR-181a可靶向ASFV NP1450L、E111R基因,ssc-miR-125b靶向ASFV P1192R基因,ssc-miR-145-5p靶向ASFV NP868R、C717R、MGF_505-1R等8个基因,ssc-miR-126-3p靶向ASFV G1211R、EP296R、MGF_110-5L-6L基因,ssc-miR-92a靶向ASFVI32...  相似文献   
29.
为了表达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重组鸡α-干扰素(IFN-α),试验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对鸡IFN-α的成熟肽基因序列进行优化,合成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ELP,经体外诱导后表达重组蛋白ELP-ChIFN-α,借助重复可逆相变循环(ITC)法进行纯化;纯化蛋白经过变性、复性处理后进行安全性评价,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犬肾细胞(MDCK)/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系统中进行蛋白抗病毒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合成的重组鸡IFN-α成熟肽基因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不同浓度的重组蛋白ELP-ChIFN-α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0;重组蛋白ELP-ChIFN-α在MDCK/VSV系统中具有抗病毒活性,活性为1.2×106 IU/mg。说明原核表达的重组鸡IFN-α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可作为鸡的抗病毒生物药物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30.
海产食品中药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几年来海洋水产食品中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溃疡、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活性物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水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