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3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44篇
林业   425篇
农学   187篇
基础科学   1082篇
  462篇
综合类   2707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632篇
园艺   545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农作物遥感识别中的多源数据融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农作物遥感识别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多源数据在农作遥感识别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从多源数据融合的角度,归纳了2000年后多源数据在农作物遥感识别中应用的总体概况,系统梳理并提炼了当前多源数据融合的主要融合技术和融合模式。围绕与多源数据融合和农作物遥感识别相关的关键词,在Google学术、ISI Web of Knowledge和中国知网中对2000-2014年间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并统计不同传感器的使用频率及结合方式。研究表明,以提高空间分辨率为目标的多源数据融合和以提高时间分辨率为目标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是当前的两种主要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时空尺度的扩展。前者的融合技术包括图像融合、正态模糊分布神经网络模型、成分替换、半经验数据模型融合及多分辨率小波分解等,可以提升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解力和清晰度,较好弱化混合像元产生的影响,但农作物光谱信息有一定程度的丢失或扭曲,农作物空间分布局部细节信息与纹理特征依然会缺失;后者的融合技术形式灵活多样,可分为同源数据联合扩展时序的时空优化技术和异源数据联合扩展时序的时空优化技术,其可以有效排除短时间段内农作物生育期交叉,但易受不同遥感数据源间光谱反射率或植被指数转换模型及光谱波段设置差异的影响。在融合模式方面,根据数据类型分为光学数据的融合、光学数据与微波数据的融合以及遥感与非遥感数据的融合,以实现卫星资源优势互补为宗旨,充分挖掘不同类型农作物在遥感数据上呈现的光谱、时间和空间特征差异信息。同样,农作物遥感识别研究中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也存在诸多挑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完善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合作、更深层次挖掘融合信息以及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的中高分辨率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集的需求是多源数据融合的农作物遥感识别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技术和模式,为摸清多源数据融合在农作物识别中总体进展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多源数据融合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2.
介绍西瓜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便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943.
红豆杉属植物含有的紫杉醇因具有抗癌特性逐渐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由于植物体内紫杉醇含量很低,而市场对紫杉醇需求不断增大,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本研究的目的是试图搞清植物体各部分紫杉醇的空间分布,旨在为合理开发红豆杉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同一株成熟的南方红豆杉不同时期的叶、皮、枝及背光处树叶中紫杉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生长的时间变化,树皮中紫杉醇含量(11mg.kg-1-17mg.kg-1)逐渐增高且最多,枝叶中紫杉醇含量(枝13mg.kg-1-18mg.kg-1,叶4mg.kg-1-14mg.kg-1)在下降,但新生的枝叶(枝18 mg.kg-1,叶14 mg.kg-1)却比新皮中(11 mg.kg-1)紫杉醇含量高;同时光照强的叶中紫杉醇含量(26 mg.kg-1)比背光处叶含量(2 mg.kg-1)明显高。对于产业化提取红豆杉中紫杉醇,笔者建议可以利用可再生、生物量大的新生枝叶取代树皮获得更多的紫杉醇产品。  相似文献   
944.
为了揭示冻结气温降幅对潜水入流量的影响,通过室内冻结试验装置设定地下水位埋深为87.5 cm,进行了3种冻结气温降幅,2种土壤质地的单向土壤冻结试验,监测潜水入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幅降温冻结下,潜水入流速率较大,冻结第41天砂壤土和粉质粘壤土潜水入流量分别较小幅降温冻结下的潜水入流量高51.8 mm和50.7 mm;冻结气温降幅越大,潜水入流量受土壤质地的影响越明显,小幅降温、中幅降温和大幅降温冻结下,第41天砂壤土潜水入流量较粉质粘壤土潜水入流量分别高8.6 mm、11.5 mm和14.2 mm;土壤颗粒直径越小,潜水入流量对冻结气温降幅的响应越早。研究成果对于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资源量的科学评价和土壤盐碱化防治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5.
近年来,低水分活度食品包括果蔬粉等的安全性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微生物在低水分活度食品中无法生长,但是可以存活很长一段时间,且一旦条件适宜将会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急需建立适宜的方法对低水分活度食品进行杀菌以提高其安全性。以椰菜粉为原料,用功率为6 kW,频率为27.12 MHz的射频设备进行杀菌,研究其在射频过程中的加热模式和温度分布,发现样品内部和中心的温度明显高于表面温度,这可以通过加热过程中样品的翻转来改善。并研究了射频处理不同阶段椰菜粉的微生物失活及颜色改变情况,结果表明经射频处理5 min后微生物失活显著,且颜色基本不变。射频处理后的冷激(-18℃,48 h)可将微生物从3.0 log CFU/g降低到低于1.0 log CFU/g。射频与冷激相结合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低水分活度食品杀菌技术,且具有最大限度保持食品原有品质的优点。  相似文献   
946.
<正>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和稻象甲Echin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同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分别属稻水象属Lissorhoptrus和象甲属Echinocnemus,两者都营水生生活,生活史极为相似,主要为害的农作物也是水稻,且以成虫为害茎叶、幼虫为害根系,都是管状喙口器,造成的为害状相似,虫体大小也差不多,许多  相似文献   
947.
蒋永敏 《农业工程》2014,4(1):23-24
我国二手车市场越来越活跃,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但仍不够规范,致使消费者对二手车望车兴叹。针对消费者怕买到事故车、水浸车的现状,该文较全面地介绍了最简单、最基本的识别事故车、水浸车的专业方法,以帮助消费者消除疑虑,维护利益。   相似文献   
948.
王国庆    张建云    贺瑞敏    金君良    刘翠善    鲍振鑫    严小林    宋晓猛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6):295-298
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实测径流量减少显著,对区域生态环境及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采用水文模拟途径,还原了天然径流量系列,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了气候要素和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融雪过程的水量平衡模型对昕水河流域径流量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率定期及检验期Nash-Sutcliffe确定性系数均在70%以上,模拟的相对误差也小于3%。径流量系列自1966年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1966—2010年流域径流量深较前期减少29.2 mm,其中,包括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约站49.3%,气候要素变化的影响略微偏高,约占50.7%。因此,在未来流域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气候要素变化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49.
主要研究无损识别方法在红木制品识别中的应用,通过其与传统识别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得出2种识别方法获取的红木制品的图片,其横切面、弦切面及径切面上的红木识别的主要构造特征基本相同,完全满足于红木制品识别。这种方法解决了传统识别方法存在的破坏性问题。  相似文献   
950.
<正>在苹果、桃产区,常常发生白绢病、圆斑根腐病,由于这两种病害的发病症状与缺铁、缺钾相似,果农很容易误诊。鉴于此,笔者将它们的症状识别要点和防治方法进行总结。白绢病、圆斑根腐病都属于真菌界无性型真菌,都是厌气、喜温、高湿型,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时易发病。一、白绢病1.症状识别白绢病发病症状与缺铁症相似。从外地引进的苗木,定植第二至三年开始发病,树上叶片发黄但叶脉仍为绿色。此时对叶面连喷两次螯合铁,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