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14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林业   2885篇
农学   930篇
基础科学   393篇
  113篇
综合类   7228篇
农作物   323篇
水产渔业   4987篇
畜牧兽医   2718篇
园艺   2011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907篇
  2012年   1281篇
  2011年   1216篇
  2010年   1116篇
  2009年   1219篇
  2008年   1240篇
  2007年   974篇
  2006年   1107篇
  2005年   1161篇
  2004年   1048篇
  2003年   1304篇
  2002年   897篇
  2001年   977篇
  2000年   661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24篇
  1976年   30篇
  197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142.
143.
144.
美训斑潜蝇在大理市蚕豆田中11月份发生量较大,对蚕豆幼苗造成一定的危害。12月至次年元月发生量少,蚕豆危害较轻。开春后开始回升,3~4月份发生最大,虫口密度高,造成严重危害。蚕豆收获后转移到蔬菜和其它作物及野生中间寄主上危害。在防治策略上应以合理调整作物结构,轮作换茬和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为主,科学用药与物理防治相结合,控制其危害程度,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45.
娃娃鱼资源保护、增殖、利用是水产科研的一个热点,也是农业产业化重点开发品种。虽然娃娃鱼人工繁殖技术获得了初步成功,但娃娃鱼规模化繁殖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娃娃鱼规模化繁殖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种制约因素:一是雄性娃娃鱼成熟率低及精子活力差;二是雌雄娃娃鱼性腺发育不同步。本文简要介绍其技术,旨在保护、增殖、利用娃娃鱼资源。  相似文献   
146.
巨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在科威特和阿拉伯湾国家,被视作珍贵的食用鱼类。6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和巨石斑鱼的繁殖生态学、繁殖生理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这两种石斑鱼的人工繁殖、仔鱼培育等技术也获得成功。科威特科学研究所从70年代以来,对巨斑鱼仔鱼培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7.
西葫芦,是从西方引进的葫芦类蔬菜,又称美洲南瓜,它属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广东省乐昌市城郊每年冬种西葫芦面积约1500亩,亩产1500kg左右,亩产值1000~1500元。冬种西葫芦供应春节及早春市场,销路好,投资少,效益高。其栽培技术是:1选择耕地,配制营养土西葫芦对土壤的要求虽不很严格,但不宜选用前作种过瓜类蔬菜的耕地种植,宜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壤土或沙壤土的冬闲田,并就地育苗,方便移植。西葫芦育苗时,由于幼苗的生长量较大,故对育苗时的营养土要求也较严格,要富含有机质、营养完全、无草籽、少病菌、少虫卵,pH5…  相似文献   
148.
锌(Zu)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内,锌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它是多种蛋白质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之一,也是多种酶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或是酶的激活剂。若缺乏锌,可直接影响有关酶的活力,继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影响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9.
从北京引进史氏鲟鱼花5万尾,平均体长1.1cm,平均体重0.0185g,取其中1.2 万尾,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为期60天的精心培育。其结果为:试验A组中种苗平均体长达到14.8cm,平均体重19.241g,成活率为37.3%;试验B组中种苗平均体长达到14.6cm,平均体重18.776g,成活率49.8%。试验C组中种苗平均体长达到14.5cm,平均体重16.221g,成活率为74.5%。结果分析表明:在试验C组中采用剁碎的水蚯蚓或卤虫等活饵进行开口培育至平均体长约为8cm时,再进行人工配合饲料转饵驯化的方法,是进行史氏鲟种苗培育的一条较佳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0.
戈汝学  陈风林 《福建水产》1993,(4):20-25,31
尖吻鲈,系热带近海广盐性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是出口创汇的名优水产品。本文之试验,在池塘水深0.8-1.5m,月换水能力6-8次(天),饲料供给保障的条件下。首先,在养成池内搭围网对鱼种进行网囤培育。然后,每亩放养450-750尾(鱼种平均体长3.8-7.31cm),经235.5-270天的养殖,成活率55.60-87.60%,亩产量111.10-263.86cm),经2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