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1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471篇
林业   163篇
农学   449篇
基础科学   61篇
  539篇
综合类   1755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37篇
园艺   177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红芸豆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红芸豆养分限制因子、植株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及分配规律,可为红芸豆合理施肥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英国红’红芸豆为试材,设置缺素试验,采集全施肥区植株样品,分析研究红芸豆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干物质量、养分含量及积累量。结果显示,氮磷钾配合全施显著提高红芸豆产量;缺氮、缺磷、缺钾处理与全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分别降低14.2%、8.0%和11.3%,表明影响红芸豆产量的限制因子为氮钾磷。在整个生育期,红芸豆干物质累积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根、茎、荚皮和豆粒干物质累积量呈上升趋势,叶干物质在收获期有下降趋势,收获时不同部位干物质量为豆粒茎≈荚皮叶片根。随生育期推进,茎、叶和荚皮中氮含量呈递减趋势,豆粒中氮含量呈递增趋势,而各器官磷、钾含量呈递减趋势。盛花期到结荚期是养分累积最大期,其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的28.14%、49.22%和56.20%;不同器官吸收累积氮、磷、钾量不同,成熟期豆粒、叶、茎和根中均为累积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荚皮中累积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产100 kg红芸豆需供给N 4.37 kg、P2O5 2.38 kg、K2O 3.53 kg,比例为1∶0.54∶0.81。  相似文献   
72.
秸秆还田对麦粱两熟农田土壤团聚体特征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冬小麦—夏高粱种植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两熟制系统,是山西省杂粮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为阐明该种植系统农田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及稳定性对秸秆还田量的短期响应,试验基于麦粱种植系统,分析了不还田(CK)、半量还田(HR)和全量还田(WR)对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特征和稳定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能够显著降低0—30 cm土层 > 10 mm和 < 0.25 mm粒级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增加0.25~2 mm各亚粒级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和不稳定团粒指数(p < 0.05);全量秸秆还田后较半量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特征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但对10—20,20—30 cm土层改善效果逐渐减弱;全量还田相比半量还田,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和大团聚体(> 0.25 mm)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2.2%,23.0%和5.3%,并显著提升了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和大团聚体(> 0.25 mm)含量,降低了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p < 0.05)。此外,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含水量和作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综合表明,全量还田在短期年限内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改善晋中区麦粱两熟农田土壤团粒结构和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3.
五台山土壤水稳性团聚体Ca—SOC和Fe(Al)—SOC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台山垂直带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垂直分布从高到低依次对亚高山草甸土(A)、山地草甸土(B)、棕壤(C)、淋溶褐土(D)和石灰性褐土(E)进行采集,研究土壤本身及各土壤2,2~0.25,0.25~0.053,0.053mm水稳性团聚体钙键合有机碳(Ca—SOC)和铁铝键合有机碳(Fe(Al)—SOC)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A到E,各土壤Ca—SOC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而Fe(Al)—SOC的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A的Ca—SOC和Fe(Al)—SOC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前者先升高后降低,后者先降低后升高),B的Ca—SOC和Fe(Al)—SOC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D的Ca—SOC和Fe(Al)—SOC含量变化趋势与B相反,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此外,C的Ca—SOC和Fe(Al)—SOC含量逐渐减小,而E的Ca—SOC和Fe(Al)—SOC含量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土壤及2mm团聚体Fe(Al)—SOC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土壤=0.898(P0.05),r2mm=0.978(P0.01)。各土壤及团聚体中Fe(Al)—SOC的含量明显大于Ca—SOC的含量,而且2~0.25mm和0.25~0.053mm团聚体Ca—SOC和Fe(Al)—SOC含量间都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五台山各土壤铁铝键的键合能力以及铁铝复合体的稳定性均高于Ca—SOC,且土壤和各级团聚体Fe(Al)—SOC的含量及分配比例明显高于Ca—SOC。  相似文献   
74.
在果蔬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对果蔬物料含水率进行实时监测,可为冻干过程监控和优化提供依据。该文研究以冻干果蔬物料含水分图像纹理分析为技术手段,实现连续表达干燥过程中物料的含水率。试材选用苹果,采用环形光源和高速CCD组件,在冻干仓窗外分别采集原始苹果样本MA和经CuSO4溶液染色的苹果样本MB在一个完整冻干周期中表面含水纹理变化的动态图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图像均值等6个含水纹理特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原始样本纹理特征的第一主分量与其含水率W1、染色样本含水纹理特征的第一主分量与其含水率W2、W1和W2分别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9376、0.9289和0.9930,且显著性检验概率均<0.0001,模型检验极显著。同时,模型相对误差基本<3%。因此,由果蔬物料含水图像的纹理特征可实现含水率的在线监测。该方法不但为真空冷冻干燥加工过程控制探索一种利用水分图像处理方法进行水分在线监测的新方法,而且也可在其他干燥加工水分监测及过程控制中应用。  相似文献   
75.
随着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入侵行为的检测算法也日益重要。本文对目前常见单模式匹配算法进行分析总结,以经典的单模式匹配算法为例,分析了其详细的实现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修改后的单模式匹配算法的优缺点,对该算法的继续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指出了单模式继续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6.
以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针对露天矿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其资源利用情况,提出了能够体现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主要特征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对露天矿生态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水平由1995年前的5级变为2000年的4级,又转为2005年的2级,未来的理想状况会向1级水平发展。说明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7.
4种不同材料包膜尿素对油菜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自制的4种不同材料包膜尿素对油菜生长效应及品质效应的影响,重点从土壤脲酶活性、油菜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对不同包膜肥料进行了评价。选出了一种控释效果较好的包膜肥FSU-4,其一次施用能满足油菜整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使油菜生物产量比施用尿素提高70.8%,Vc含量提高7.8%,叶绿素含量提高46.1%,而硝酸盐含量则下降46.0%。施用包膜肥FSU-4比施用尿素N肥利用率提高36%,可有效减少N的损失。研究表明,在油菜生长前期包膜肥对脲酶有抑制,后期则有促进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8.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GIS技术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对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3.03,属“一般”级别,表现为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较适合人类生存。流域水网密度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低,仅分别为11.18和12.68,是造成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也是人类生存的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79.
大同市区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山西省大同市区主要蔬菜生产基地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分级结果表明,该区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完全满足目前国家所规定的无公害蔬菜或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80.
污泥垃圾复混肥对油菜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污泥的产出量迅速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美国所积累的干污泥总量已达1 000万t,欧洲各国总计达660万t,日本为240万t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