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2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甜百虫对红富士苹果疏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敌百虫对“红富士”苹果疏除效应及落花落果动态。试验结果表明 :“红富士”苹果于盛花后 14d喷布 90 0mg·L-1的敌百虫 ,其疏除效应达到生产要求 ,可有效地提高单果重及翌年花芽量 ,减小大小年幅度 ,增加产量及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32.
油桐嫁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研究对油桐嫁接繁殖中嫁接材料的选择、嫁接方法的应用、嫁接时期的确定,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以及嫁接后的科学管理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后的退化草原植被群落特征,研究退化草原生态环境恢复情况,为乌鲁木齐市退化草地的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天然草地为对象,对不同恢复年限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的植被长势变化及植物群落平均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等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退化草地在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结果】(1)实施草原补奖政策后,恢复5 a后较恢复1 a,恢复8 a较恢复5 a草原植物长势明显变好。(2)禁牧区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盖度、高度和生物量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草畜平衡区不同草地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恢复8 a时出现下降趋势,这可能与2018年乌鲁木齐市降雨量较低有关。【结论】通过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乌鲁木齐市草地退化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改善,在政策实施8 a后草地植被恢复较好,但不同草地类型的变化有所差异,需继续加强草地资源监测。  相似文献   
34.
蒋天洁 《广东园林》2007,29(5):38-40
论文通过对园林空间的整体性、可感知性和观赏性的分析,从视觉设计、空间序列和空间的生长去探讨园林空间视觉秩序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35.
硝、铵态氮肥对旱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静态箱法在田间研究了黄土性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后土壤N2O的排放特点,并对包括温度、pH、水分等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和70%的条件下,铵态氮肥处理土壤的平均N2O排放量分别为233.6±165.4 μg/(m2·h)和166.4±153.3 μg/(m2·h);而施用硝态氮肥时则仅为75±40.2 μg/(m2·h)和49.27±17.0 μg/(m2·h).施肥后短期内,铵态氮肥排放的N2O量显著高于硝态氮肥处理,由此可说明黄土性土壤表层土壤N2O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氮的硝化过程.在自然矿化条件下黄土性土壤N2O的排放量约为17.0 μg/(m2·h).如果把两个水分处理相比较,土壤水分对铵态氮肥处理土壤N2O的排放影响不明显,而对施用硝态氮肥的土壤有明显影响,高水分处理更利于土壤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从而增加了土壤N2O的排放量.施用不同肥料种类在施肥后短期内影响土壤的pH值和有效NO-3-N、NH 4-N含量,而反过来土壤水分含量、土壤pH以及土壤温度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壤N2O的产生和排放.  相似文献   
36.
不同退耕年限干旱绿洲植被群落及灰棕漠土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退耕年限对植被恢复及土壤特性的影响,选择民勤绿洲不同年代退耕地(1,2, 4,8,13,20,30,40年)和耕地(对照CK)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替代法,测定并系统分析其植被组成、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在40年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9个样地(包括一个CK)的所有样方中共出现43种植物,植被群落由一年生草本植物逐渐演替为单一的灌木,表现出较强的连续性与递进性。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呈先降再升后降的趋势,总体呈倒“N”字型变化。土壤容重总体表现为逐渐减小;土壤粒径变化规律不明显,各样地细砂粒占比最大,黏粒最少;土壤全氮、速效钾、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明显,但是变化幅度较大;细菌与放线菌数量不同程度的减少,细菌是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最大数量达到611.46×105 cfu.g-1;土壤酶活性随退耕年限延长呈波动式下降。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总体表现为逐渐减小,表聚现象明显;通过退耕地聚类谱系图可以推断出退耕第4年是民勤绿洲退耕地恢复治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7.
土壤总体酶活性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土壤酶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营养物质转化、肥力水平提高、污染物清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长期定位试验地土样,测定了三大水解酶活性,并构建了土壤酶总体活性指标。结果显示:土壤酶活性可明显反映培肥效果的优劣;土壤化学性质与酶活性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揭示出土壤脲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在一定程度上均可表征土壤肥力水平;构建的土壤总体酶活性指标(Et=sum Xi/X,from i=1 to n Total enzyme activity index)的优点是消除了不同土样酶活性的量纲及大小的影响,且无量纲的最终参数便于比较;计算获得的土壤总体酶活性参数,可更好表征土壤中总体酶活性和肥力水平高低,结果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相同。  相似文献   
38.
大庆城郊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通过对大庆城郊湿地北二十里泡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主要重金属在各点位含量均超过清洁对照点,将全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作标准,北二十里泡湿地沉积物中Hg、Zn、Cu、Cd、Pb等元素超标较多。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北二十里泡底泥沉积物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范围是2.7 ̄28.79,平均值为6.14,综合评价等级为Ⅲ级,属于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39.
在建立以毛白杨85号( Populus tomentosa 85)叶片为外植体的再生系统基础上,从预培养时间、浸染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添加AS(乙酰丁香酮)5个方面,以卡那霉素抗性植株作为转化率的衡量指标,研究了各因素对毛白杨85号遗传转化率的影响,建立了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筛选的高效转化系统为:农杆菌活化菌液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10倍,浸染5min,共培养4d。毛白杨85号叶盘转化率可达40.0%。该研究为利用叶盘法开展毛白杨85号基因转化培育抗逆新品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0.
利用植物控制鼠害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鼠类主要以植物为食,而植物对鼠类的取食也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驱避、毒杀和使鼠类产生不育作用。植物对鼠类的驱避作用可使其避免害鼠的危害,毒杀和不育作用可使鼠类种群数量减少,从而减轻对植物自身的危害。本文主要对植物的这3种作用进行介绍,并分析了植物次生代谢物在鼠害防治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