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枸杞木虱种群动态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木虱危害的枸杞园内“宁杞1号”枸杞为试材,研究了枸杞木虱种群的数量动态及其在枸杞树冠上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月是枸杞木虱数量最多的月份;枸杞木虱在枸杞树冠各层的分布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下层和上层;枸杞木虱在中层和中上层活动性最强,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田间实施对枸杞木虱的种群控制时,应以枸杞中层和中上层为重点喷雾区域.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枸杞产品质量安全,采果期不受化学农药干预,本研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蒙古蒿挥发油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蒙古蒿挥发油对棉蚜的LC50为7.82mg/mL;对枸杞木虱的LD50为2.89μg/头;对西花蓟马的LC50为2.80mg/mL,均低于对照药剂印楝素提取物,其中胡椒酮、PPG2-甲醚和桉油烯醇起主要杀虫作用。利用响应面分析,蒙古蒿挥发油制备成8.5%蒙古蒿挥发油微胶囊剂,该制剂在质量浓度6kg/hm2条件下,药后1d,对枸杞蚜虫、西花蓟马和枸杞木虱的防效分别为75.95%、58.81%和32.14%,高于对照0.3%印楝素乳油,杀虫效果一直持续到21d。本研究将蒙古蒿挥发油微胶囊应用于枸杞园采果期防治主要害虫,持效期长,具有进一步开发成高效植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L.)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本研究利用方差分析、GGE双标图模型对区域3个不同试点的6个苜蓿品种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苜蓿产量最高的试验区是原州区彭堡镇彭堡三队,最低的是隆德县关庄乡前庄村,前者比后者高43.7%;产量最高的品种是‘甘农7号’,最低的是‘阿尔冈金’,前者比后者高44.9%;联合方差分析显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环境(E)、基因型(G)对品种产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G×E是引起苜蓿产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它引起的变异是E的1.19倍,是G的1.58倍。利用GGE双标图模型分析可知,高产稳产的品种是‘三得利’、‘苜蓿王’;3个不同区域可划分为2个生态区,原州区头营镇徐河村和原州区彭堡镇彭堡三队为1个,隆德县关庄乡前庄村为1个;综合代表性和区分力,较理想的试点为头营镇徐河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贺兰山东麓葡萄灰霉病菌对目前生产上所使用的8大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现状,采用孢子萌发测定法分别对宁夏农垦、青铜峡市、贺兰山沿山等葡萄主栽区的赤霞珠、霞多丽、红地球、乍娜、大青等主栽葡萄品种上的灰霉病菌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①从药剂水平看,供试灰霉病菌株对氟啶胺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均为0.184 6 μg·mL-1,敏感性最强;其次为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其EC50均低于49.205 7 μg·mL-1;而供试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和啶菌噁唑产生的抗药性最强,其EC50分别高达36 760.563 6和248055 4 μg·mL-1。②从不同地区看,青铜峡地区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61.29%,对药剂敏感性较好;其次是贺兰山沿山,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60.76%;宁夏农垦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56.35%。③从不同品种看,鲜食葡萄品种整体较好,其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71.40%,对药剂敏感性较好;而酿酒葡萄品种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46.88%,抗药性较强。各产区可依据病害发生情况、气象条件及环境因素交替使用不同抗药性杀菌剂,并适当调整药剂浓度,达到高效利用和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5%吡虫啉乳油为对照,进行了11种药剂对枸杞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种药剂对枸杞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效,药后7 d防效均>75%,在p=0.05水平,与对照药剂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明确氟啶虫胺腈对枸杞棉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采用浸虫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在田间进行小区药效试验。氟啶虫胺腈对枸杞棉蚜的LC50值为77.6215 mg/L。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在田间对枸杞棉蚜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55.56、83.33、111.11 mg/L在药后3、7、14 d的防效分别为72.38%~78.96%、80.15%~92.59%、79.71%~93.09%。药后7 d低剂量处理防效低于对照处理,其他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的防效,且各剂量处理均对枸杞树安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枸杞棉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处理对胡麻害虫—天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种生物药剂、4种化学药剂对宁夏南部山区胡麻蚜虫及胡麻害虫-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药剂均对胡麻蚜虫种群数量增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苦参碱对胡麻蚜虫的防效最好,且持久性较好。药后1天的防效为86.72%,15 d后仍高达72.90%;其次为印楝素、藜芦碱。所选用的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对天敌的毒性基本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辣椒白粉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运用4种新型杀菌剂,对温室辣椒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第1次施药7d后,4种杀菌剂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效为69.75%~79.59%;第2次施药后12d,防效为92.50%~95.41%。[结论]4种药剂在剂量范围内均对辣椒白粉痛的防治效果好,辣椒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交流和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传播扩散速度进一步加快,且分布广泛,是设施蔬菜等园艺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2003年发现该虫已入侵我国北京,随后在我国云南、山东、新疆等省份陆续发现,2012年在宁夏部分田间及大棚蔬菜中监测到西花蓟马。本文针对西花蓟马的入侵、发生、危害、形态特征以及监测与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为预防、监测及有效阻断该虫的进一步扩散蔓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物防治是草地植保学科的重要范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十二·五”期间草地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草地有害生物生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