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3篇
  47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呼和浩特市仕奇公园为调查对象,采用逐株调查法对树种的树种数、树高、植物的观赏性、健康性等进行调查,选取典型样方群落,运用丰富度、多样性、季相、结构等指标对植物群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园以乡土树种为主,占全部树种的90.5%;主要采取灌木与乔木树种隔株配置,形成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绿化树种较单一,全园只有28种树种,乔木占大多数,占全部树种的63.1%,乔灌比例为1.7∶1,且没有攀缘植物的应用;部分群落植物配置不合理,缺少中木;在季相色彩上,针叶树种占乔木总数的26%,阔叶树占74%,偏重春季景观.  相似文献   
72.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0cm地温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0 cm地面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布点,通过对生长季内林隙各样点0 cm地面温度的连续观测,利用基本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林隙0 cm地面温度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林隙地面温度不同,空间样点之间存在异质性,且异质性的强度、尺度和空间结构组成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各月0 cm平均地面温度斑块形状复杂,林隙0 cm地面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6、7、8、9月,月平均0 cm地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布位置不固定,同一月份地面温度从大到小为空旷地、林隙、郁闭林分。[结论]该研究可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3.
该文介绍了鄂尔多斯市盐碱地水稻、有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当地水稻产业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巩固现有改良盐碱地的成果,稳步扩大发展;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物质设备建设;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引领创建绿色有机品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产销衔接。  相似文献   
74.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玉米优势产区,也是我国的杂交玉米种子主要产区之一,具备了玉米生产和杂交玉米制种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优势,所以我们更应该掌握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5.
本试验于2008年9~2009年9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选用西门塔尔牛在典型草原上进行放牧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试验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不同饲养方式,即全年自由放牧与夏季放牧+冬季舍饲制度对家畜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舍饲对家畜减少掉膘有良好效果,冬季舍饲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家畜体重变化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家畜比对照组平均每头少掉膘约212g/d,到次年秋季试验组成年家畜日平均增重高于对照组44g/d,而试验组小犊牛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34g/d。  相似文献   
76.
裸燕麦区域试验中地点鉴别力和育成品种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区域试验品种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以及了解当前燕麦育成品种的稳产性,利用AMMI模型对2006-2008年全国区域试验中裸燕麦的产量数据进行了地点鉴别力和品种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白城、内蒙古武川、四川昭觉试点鉴别力较高,山西五寨、甘肃会宁、山西右玉试点鉴别力较低.白燕2号、坝莜10号、9314-122品种稳产性较好,8652-3、S016、保罗品种稳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77.
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市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及樟子松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从苗源地与树种的选择、起苗与包装、运输、定植几方面详细阐述了樟子松大苗移栽过程中的技术措施,从水肥管理、根系保护、生长素处理等几方面介绍了移植后的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78.
刈割次数对肇东苜蓿生产能力影响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辉  刘荣  刘惠青  崔国文 《草业科学》2010,27(4):144-148
刈割是苜蓿的主要利用方式,刈割次数不仅影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当年草产量及营养价值,而且对其安全越冬和持久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肇东苜蓿是哈尔滨地区苜蓿主栽品种,确定合理的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的生产有重要意义。对肇东苜蓿进行了连续2年的不同刈割次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第2、3年的肇东苜蓿的最优刈割次数是2006年(种植第2年)刈割2次,2007年(种植第3年)刈割2次;肇东苜蓿2006年(种植第2年)刈割次数与2年间总生产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并且起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通过长达27 a的棕壤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后棕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或有机肥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碳较对照增加了0.74~2倍;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肥力指标(除全钾、速效钾外)呈显著相关性;微生物量碳含量可以作为预测作物产量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80.
绒山羊X染色体7个微卫星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利用内蒙古白绒山羊的7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共794个个体,用X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了系谱确认,构建了绒山羊X染色体遗传连锁图。结果表明,7个标记的等位基因数变化范围为9~14,杂合度在0.585~0.918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726;多态信息含量在0.759~0.897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34。构建的内蒙古白绒山羊X染色体遗传连锁图总长度139.4 cM,与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公布的SM4.7绵羊连锁图标记顺序一致,可用于下一步的QTL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