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5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6篇
  33篇
综合类   13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红葡萄酒对金黄地鼠血浆脂质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葡萄酒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50只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为红葡萄酒组、红葡萄酒脱酒精样组、酒精组、高血脂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的4周内,除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处理组以15 ml•kg-1体重进行灌胃。第4周末,取金黄地鼠血浆测定血脂指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与高脂组比,红葡萄酒组、红葡萄酒脱酒精样组和酒精组金黄地鼠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极显著降低。各处理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极显著降低,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各处理组与高脂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红葡萄酒组、红葡萄酒脱酒精样组和酒精组金黄地鼠血浆丙二醛值显著降低。【结论】红葡萄酒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2.
果肉质地是葡萄果实商品性状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内外葡萄育种者关注的重要育种目标之一。为探明我国葡萄主要品种的果肉质地特点,应用质地多面分析法对290份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葡萄种质果肉质地进行了鉴定评价,分析各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提取了主成分因子。结果表明,290份不同种质间果肉质地参数表现各异,整体上,鲜食葡萄果肉质地硬度高于酿酒葡萄和制汁葡萄,鲜食葡萄中欧亚种种质高于欧美杂种和其他种类。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葡萄种质果肉TPA参数,硬度与咀嚼度、弹性与黏聚性、弹性与回复性、黏聚性和回复性、咀嚼度和回复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对葡萄果肉质地的贡献率达到95.79%,弹性和硬度对果肉质地的影响较大,可以作为反映葡萄果肉质地的重要参数。研究结果可为筛选耐贮质地葡萄种质和促进葡萄综合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3.
[目的]颜色是红葡萄酒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酵母对葡萄酒颜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比较6种不同酵母(CECA、CEC01、D254、RC212、F15和BDX)对赤霞珠葡萄酒颜色的作用及差异。[方法]首先,对原料进行热浸渍,最大程度分离色素;后分离皮渣,进行葡萄汁发酵。通过二氧化碳失重法对发酵过程进行监测,每隔两天对发酵基质进行色度、色调和总花色苷的测量。发酵结束后,检测葡萄酒和酒泥提取液的色度、色调、总花色苷、聚合花色素和葡萄酒颜色。[结果]在色度动态变化中,D254下降幅度最大;色调方面,CEC01上升最多。最终酒样表明,赤霞珠葡萄用D254、CECA和CEC01发酵得到的酒色度高、总花色苷多,颜色较深,RC212发酵得到的葡萄酒颜色较浅;而酵母F15和BDX无显著特征。[结论]综合比较,CECA和CEC01对色素的吸附能力较弱,适用于赤霞珠葡萄酒的发酵。  相似文献   
304.
为明确不同野生葡萄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以18个种的46份野生葡萄株系为试材,采用叶盘法鉴定其对霜霉病的抗性,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对部分关键基因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在不同抗病株系中的表达模式差异。结果表明,46份野生葡萄株系的病情指数为0~34.72,其中17份为感病株系,病情指数在25.93~34.72;21份为抗病株系,病情指数在5.32~24.35;5份圆叶葡萄株系均表现为免疫,病情指数为0.00;云南-元谋2、云南-2和木扎岭-3为高抗株系,病情指数分别为1.81、4.40和1.62。当被霜霉病菌侵染后,抗病株系和感病株系中的PAL、PR1、TLP和NPR1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不同;与感病株系相比,抗病株系中的TLP、PR1和NPR1基因有强烈的诱导表达,PAL基因在感病株系比在抗病株系中表达量高。在免疫株系普莱德和高抗株系云南-元谋2中,NPR1与其它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差异最大;TLP在抗病株系蘡薁-林县中与其它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差异最大;在感病株系秋-嵩县中,NPR1与TLP表达模式相近,PAL和PR1表达模式相近。研究表明,在中国野生葡萄种质中,云南-元谋2、云南-2和木扎岭-3对霜霉病有良好的抗性,可作为抗病育种的原始材料;抗性基因可能在抗病株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5.
对葡萄皮渣中多酚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及其复合抗氧化剂的协同增效作用进行研究,为葡萄废弃物中多酚类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材来自新疆和硕芳香庄园的赤霞珠葡萄皮渣,将提取得到的葡萄多酚与维生素C、柠檬酸进行配比并得到最优复合抗氧化剂配比,并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复合抗氧化剂对3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的抑菌情况。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皮渣中总酚、总黄烷醇、总类黄酮、原花青素、单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113 6、1.650 2、1.288 5、0.825 3、0.068 97mg·g-1,葡萄皮渣中多酚质量分数较高;复合抗氧化剂的最佳配比为维生素C、葡萄多酚、柠檬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04%、0.05%;复合型抗氧化剂对3种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复合型抗氧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受到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强,对沙门氏杆菌的抑制强度增加较缓慢。  相似文献   
306.
1995~ 1 997年对葡萄新品种爱格丽及对照品种赛美容、雷司令的酿酒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爱格丽含糖量高 ,含酸量适中 ,不同年份的成熟质量稳定 ,果实品质优于对照品种 ;2爱格丽干白葡萄酒的总酚、铁、铜等含量低于对照 ,其挥发脂和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酒 ;3爱格丽干白葡萄酒具浓郁的玫瑰香味、优雅的花香和热带水果 (甜瓜、芒果 )及干果香气 ,口味醇和柔美 ,协调爽净 ,酒体丰满。酒质优于雷司令和赛美容干白  相似文献   
307.
围绕花色苷合成路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综述了脱落酸、茉莉酸、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赤霉素、独脚金内酯对果树中花色苷积累的调控作用及其内在分子机制,以期为明确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关键通路,合理应用植物激素类物质调控果实发育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不同果树花色苷代谢通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8.
水分胁迫对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2年生盆栽葡萄品种品丽珠为试材,分别在50%、40%和30%的土壤最大田间持水量下进行水分胁迫后,测定其光合指标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均呈下降趋势;葡萄光合能力随胁迫程度的加重而下降。叶绿素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和程度加深而降低,叶绿素a/b的值较稳定,类胡萝卜素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09.
从植物学性状、物候期、果实特征特性、抗病性以及酿酒特性等方面,对法引酿酒葡萄霞多丽的6个营养品种(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研究,并进行了单品种酿酒试验。结果表明,霞多丽各品种(系)植物学性状差异不大,但抗病性、果实性状及酿酒品质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10.
霞多丽干白葡萄酒品种香和发酵香成分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对确立宁夏贺兰山东麓原产地葡萄酒质量的感官体系标准,以及对葡萄酒生产工艺优化和质量评价有着重要实用价值。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霞多丽品种果实与干白发酵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果实和干白葡萄酒中分别分离出81和33个峰,鉴定出78和32个香气化学成分,共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8.89%和98.97%;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2-呋喃甲醛等脂肪醛、2-呋喃乙酮等脂肪酮和十六碳酸等脂肪羧酸类。经过发酵工艺处理原酒中挥发性物质,主要有3-甲基丁醇、丁二酸二乙酯、辛酸、苯乙醇等。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种类相似,而微量特征香气成分差异较为显著,从而构成不同产区同一品种葡萄酒相似和独特香气与风格。本结果将对不同原产区优质葡萄酒酿造工艺生产,最大限度的释放游离态芳香物质的能力,提高干白葡萄酒的果香,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