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2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480篇
农作物   11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15篇
植物保护   3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药用植物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丙酮为溶剂提取7种药用植物材料粉末,得到提取物母液。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叶片离体接菌法测试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抑菌作用。在供试的7种植物材料中,五味子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95.65%,其次为薏苡,抑菌率为91.30%,决明、酸浆的抑菌率均达到了85%以上。结合叶片离体接菌法的试验结果,认为五味子和酸浆可以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2.
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又名穿龙薯蓣、穿地龙等,为薯蓣科薯蓣属缠绕藤本药用植物,主产于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随着辽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辽东山区生态建设的需要,大力开发山区资源优势,穿山龙人工栽面积越来越大,相应地,穿山龙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23.
番茄环斑病毒(ToRSV)是一种高风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可侵染桃、李、葡萄、苹果、樱桃等多种植物。2000—2001年,我国从法国进口的葡萄插条上检出过此病毒。以ToRSV悬钩子分离物(Rasp-2)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复制酶基因(RdRp)的cDNA片断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Rasp-2RdRp基因由2133个核苷酸组成,编码711个氨基酸;Rasp-2半胱氨酸蛋白酶和RdRp之间的蛋白酶切割位点为Q/V。Rasp-2与其他分离物及株系RdR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9%~8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9%~9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葡萄黄脉株系(GYV)与其他分离物及株系关系最远,Rasp-2与其他分离物及株系亲缘关系较近。证实Rasp-2与另外2个悬钩子分离物Rasp和Rasp-1的核苷酸序列存在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24.
苹果园3种害螨田间生态位和种间竞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斑叶螨、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都是苹果园主要害螨,其中二斑叶螨自发现其为害开始[1],近年来已成为北方一些果园的重要种群,给果树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国内外关于二斑叶螨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关于其灾变机理的系统揭示及果园害螨优势种群演替动态的科学预测尚未见报道。本文综  相似文献   
25.
芹菜斑枯病和叶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斑枯病和叶斑病是芹菜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保护地及露地栽培均有发生,对芹菜的产量和品质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春秋两季低温高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芹菜斑枯病和叶斑病发生。为了更好地控制芹菜斑枯病和叶斑病,本文对这两种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6.
秆野螟属(Ostrinia)系统进化与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全球分布20种,寄主广泛,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由于该属地理分布广泛,形态特征复杂,寄主和生态区重叠严重,秆野螟属系统发育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本文综合中国秆野螟属分类概况,对目前应用于秆野螟属系统发育研究的各种性状,包括形态特征、性信息素(生殖隔离)以及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作了阐述,并针对秆野螟属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7.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培养特性及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28℃,最适起始pH7.3~7.8,最佳振荡频率160r/min,250ml三角瓶内装液40ml,接菌量为4%。5-5B菌株发酵液对小菜蛾初孵幼虫的杀虫活性研究表明,250ml三角瓶内装液40ml时,校正死亡率为62.78%;接菌量4%时,校正死亡率63.84%;起始pH7.3时,校正死亡率65.49%。  相似文献   
28.
以5种进境林木种子为材料进行种子带菌分析,采用保湿培养检验法和分离培养检验法分别对种子表面粘附真菌及内部寄藏真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在供试的5个样品上共分离得到18属真菌,分别为链格孢属、枝孢属、镰孢属、加氏菌属、小丛壳属、毛壳菌属、拟茎点霉属、根霉属、附球菌属、节菱孢属、弯孢属、德氏霉属、拟盘多毛孢属、木霉属、散囊菌属、青霉属、毛霉属及曲霉属.种子表面附带真菌以曲霉菌和根霉菌分离频率最高;链格孢菌、镰孢菌、毛壳菌是种子寄藏真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29.
30.
白头翁锈病是近年来我国新报道发生的一种病害,在辽宁省保护地白头翁生产中,病害尤为严重.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对沈阳地区白头翁锈病菌近程传播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指数模型是沈阳地区白头翁锈病近程传播中的最佳模型,顺风传播梯度可用y=570.63e-0.0055x描述,侧风向传播梯度可用y=1 004.9e-0.0116x描述(y为锈病的发病程度,x为距菌源中心的距离).在全田普遍发病的条件下,白头翁锈病在1个月内顺风向传播距离约为100 m;侧风向传播距离约为55 m.白头翁锈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在病害发生前期和中期为聚集分布,后期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