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2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增施生物有机肥对连作滁菊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每667 m2增施200 kg生物有机肥,滁菊产量可达356 kg,增产幅度为50.4%,增产效果显著。增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但增幅不显著;同时降低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与对照相比,每667 m2增施200 kg的生物有机肥,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仅为对照的15.7%。  相似文献   
92.
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碳保留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以核桃壳为生物质炭生产原料,研究热解温度(200~700℃)对生物质炭产率、元素组成、表面官能团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期探明生物质炭基本性质随热解温度变化的规律,为全面了解生物质炭固碳减排效果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的C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H和O元素含量却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此外,生物质炭的H/C和O/C随着温度增加而减少。生物质炭的产率及碳保留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热解核桃壳原材料分子中所含的-C-O和O-CH3基团消失,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生物质炭中的烷烃基团-CH逐渐减少,芳香化程度逐渐升高。500℃制备生物质炭的K2Cr2O7和KMn O4氧化碳损失量均最低,分别为10.4%和1.66%。相关分析表明,生物质炭的产率、碳保留量及稳定性与热解温度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3.
孙得东  李卓冉  王雪娟  连洪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811-10812,10815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从能力结构需求角度进行阐述,结合园林专业特点,提出应用型园林人才须具备5个方面的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表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依据这些能力的要求,对安徽科技学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文在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与学科发展特点,并依据该门课程特点与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3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措施,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同时,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连洪燕 《北方园艺》2012,(20):63-66
以3种石楠属植物的1a生扦插苗为试材,进行不同淹水处理然后排水,测定了排水后幼苗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研究石楠属植物幼苗对淹水胁迫后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排水时间的延长,石楠、‘红罗宾’、‘鲁宾斯’3种试验材料受淹水胁迫的伤害进一步加深,植株叶片萎蔫、干枯、脱落的反应时间不同,变化程度也不一样。石楠的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而‘红罗宾’和‘鲁宾斯’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在排水期间均呈现全淹处理半淹处理对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
生物炭固碳减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生物炭(biochar)在土壤改良,污染物修复和固碳等方面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制备生物炭,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并能够实现碳封存和减缓气候变暖目的的管理策略.为此,本文重点概述了生物炭固碳的原理、特点、原因及潜力,并展望了生物炭固碳减排作用的理论研究方向,为生物炭固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7.
为给解磷微生物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堆肥(MB)、解磷微生物有机肥(PSB)对冬小麦产量、光合、叶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PSB和MB相对于当地习惯施肥对冬小麦均具有增产效应,增产幅度分别为14.2%和8.7%.两种有机肥均能增加植株磷含量,并明显提高返青期光合速率和抽穗期叶面积,促进干物质向小穗的运输,有利于分蘖成穗及增加穗粒数.相比而言解磷微生物有机肥的肥效更高.  相似文献   
98.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根结线虫侵染后48h内的黄瓜体内的各种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探索黄瓜根结线虫病害产生的生理应答机制。通过外部形态结果观察看到根结线虫侵染后,黄瓜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并且提前衰老。同时,黄瓜叶片中的内源植物激素含量在48h内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黄瓜叶片中茉莉酸的含量在线虫侵染16h内急剧上升,上升幅度高达对照的8.2倍,而水杨酸、脱落酸和异戊烯基腺苷在侵染后含量有显著上升的趋势,并在24h达到各自的峰值;但是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仅短暂升高,其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通过测定浸染初期各内源植物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可以为研究植物诱导抗病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张公山大塘及周边情况的调研分析,迎合蚌埠市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要求,对现有城市湿地资源潜力进行挖掘、整理,运用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和尊重场地的设计理念对蚌埠市张公山大塘进行了概念性规划设计,探讨了城市湿地的景观、功能与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苗永美  简兴  何华奇  汪娜  唐靖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1):1975-1980
为建立白头翁再生体系,以白头翁主根的切段和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比较2种外植体离体培养差异,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增殖和再分化及芽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可以通过愈伤组织再分化和直接产生不定芽2种途径建立再生体系,而根只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增殖培养中逐渐褐化死亡;在含6-BA培养基上,叶块死亡,而根只诱导出少量愈伤组织;叶片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TDZ 0.3 mg/L+NAA 0.1 mg/L;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为MS+TDZ 0.2 mg/L+2,4-D 0.2 mg/L;再分化时,需要转接到TDZ和NAA组合的培养基上,其中处理组合TDZ 0.3 mg/L+NAA0.1 mg/L的再分化率达100%;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IBA 0.2 mg/L+蔗糖20 g/L。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存在差异,叶片较根易培养;TDZ对白头翁叶片培养效果较好,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能力较强,而NAA适合于不定芽分化,NAA与IBA组合使用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