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2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1篇 |
农学 | 11篇 |
基础科学 | 8篇 |
165篇 | |
综合类 | 276篇 |
农作物 | 3篇 |
畜牧兽医 | 52篇 |
园艺 | 21篇 |
植物保护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81.
长期连年刈割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被打破,养分的输入与输出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贫瘠。以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天然割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羊草割草地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学的变化规律,探求施肥对退化羊草割草地改良效果的最优方案,为退化草地的恢复和改良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肥年份的增加,土壤全碳、全钾含量逐年递减,土壤速效氮和有效磷逐年递增。高浓度施肥处理有利于增加0~10 cm土层土壤全氮和20~30 cm土层土壤全钾含量(P<0.05),而低浓度化肥处理下0~10 cm土层土壤全碳和全磷含量、10~20 cm土层土壤全碳、20~30 cm土层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最高;中浓度施肥和高浓度施肥处理显著增加0~1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而低浓度施肥处理对10~20和20~3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显著增加作用(P<0.05);随着施肥年份的增加,不同土层土壤C∶N逐年显著降低,2017年不同土层土壤C∶N最低,其中高浓度施肥处理下土壤C∶N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5);土壤C∶P逐年显著降低,其中2016年0~10 cm土层土壤C∶P显著低于其他年份(P<0.05);土壤N∶P年份变化相对平稳,施肥后期0~10和20~30 cm土层土壤N∶P显著低于第一年(P<0.05)。施肥以补充土壤中限制性元素含量而影响土壤和植物的化学计量学特征,并且确定植被的最适化学计量比值和判定其限制元素类型。高浓度施肥处理(N 10.5 g·m-2+P 5.1 g·m-2)有利于降低土壤C∶N,同时氮素仍是限制本地区植物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2.
为阐明不同林龄人工梭梭对干旱荒漠区土壤养分利用机制及时空演变趋势,选取了乌兰布和西南缘营建年限为2,5,10,15,30 a的人工梭梭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林龄梭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富集效应。结果表明:(1)人工梭梭土壤养分表现出显著的成层化分布特征,整体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其中表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比深层平均高82.0%,228.2%,172.7%,39.0%,表层土壤养分积累更明显,说明表层土壤中的大部分养分主要从植物的枯落物质中获得。(2)水平方向土壤养分含量在15~30 a表现出显著差异,根部、灌丛内及株间空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分别增高了30.8%和38.0%,196.7%和15.6%,22.5%和8.3%,56.4%和10.6%,且富集率显著高于其他林龄,表层(0—10 cm,10—20 cm)表现出随林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深层(20—40 cm)则先降低后升高。说明人工梭梭林在种植15 a后其土壤养分肥岛效应强于低林龄,而在10 a生长旺盛,养分消耗量大,肥岛效应较弱。(3)梭梭各生长指标均与有机质和碱解氮富集率显著相关(p0.05),其中与有机质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有机质与碱解氮含量累积较为明显。其中有机质的空间异质性最明显,而速效磷、钾时空异质性较弱。由此也进一步表明了干旱荒漠区人工梭梭与土壤养分间具有明显的时空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683.
684.
准格尔旗砒砂岩区三种典型造林树种蒸腾耗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砒砂岩区三种典型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SF60茎流计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的蒸腾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种树种均出现了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蒸腾速率远高于夜间,夜晚有微弱的稳定的树干液流存在,单、双峰规律明显。②在典型天气中,晴天三种树种树干液流速率曲线变化较平缓且峰值范围较宽,液流启动较早,停止较晚;在雨天,峰值较陡且范围较窄,液流启动较晚,停止较早;阴天居中。③三种树种的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率均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985以上。研究结果旨在为干旱区人工林的栽植管理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5.
为了研究大青山阳坡几种常见植物叶片结构对树种抗旱性的影响,以内蒙古大青山阳坡优势植物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黄刺玫(Rosa xanthina)5种旱生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利用光学显微镜测定不同植物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等13个叶片抗旱性解剖结构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采用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主脉宽度、木质部面积6个指标对各植物的抗旱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①灌木铁线莲的叶片厚度(319.30 μm)和小叶鼠李(5.06 μm)的角质层厚度较高。②黄刺玫的海绵组织厚度(45.99 μm)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32.89%)最低。③虎榛子主脉宽度(244.58 μm)和木质部面积(3 662.03 μm2)最高,而灌木铁线莲(9.66 μm)、小叶鼠李(9.24 μm)导管孔径较大。④根据隶属函数值得出5种植物抗旱性排序为:虎榛子(0.64)>灌木铁线莲(0.56)>小叶鼠李(0.51)>柄扁桃(0.46)>黄刺玫(0.36)。结果可为大青山阳坡植物抗旱机制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6.
687.
柠条锦鸡儿根长与游离氨基酸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柠条锦鸡儿根系及氨基酸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分布状况,在内蒙古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研究区,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分析了不同土层柠条锦鸡儿三种不同径级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①骨骼根和细根在水平和垂直梯度上,根长均为逐层递减,但细根分布面积远远大于骨骼根和粗根。骨骼根根长先减少后增大,总体呈偏度系数为0.908的尖峰分布,标准差为34.522,根系分布总体离散程度不大,根长分布均匀。②在17种氨基酸中,含量较大的四种氨基酸分别是:游离脯氨酸天冬氨酸游离组氨酸游离谷氨酸。不同深度对柠条锦鸡儿根系游离氨基酸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四种根系游离氨基酸随土层深度增加其含量变化规律为:脯氨酸含量先减后增,天冬氨酸逐层增大,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先增后减。③柠条锦鸡儿根系总根长密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关系数达0.944,呈显著相关(P0.05)。细根作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场所,在深土层中有较大量的分布,是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前提。此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柠条锦鸡儿复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88.
以苜蓿蚜为繁殖寄主,在12、16、20、24、28、32℃6个恒定温度下,对茶足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testaceipes(Cresson)]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2~28℃温度范围内,茶足柄瘤蚜茧蜂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是,当温度上升到32℃时,僵蚜至羽化阶段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其发育历期比28℃时延长了0.45 d,卵至僵蚜、卵至羽化阶段仍符合随温度升高趋于缩短的趋势。在12、16、.20、24、28、32℃温度条件下,卵至羽化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8.50、21.25、14.11、12.17、10.28 d和9.01 d。茶足柄瘤蚜茧蜂卵至僵蚜、僵蚜至羽化及卵至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5、6.25、5.36℃,相应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36.28、75.74、227.23日度。根据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建立了历期预测式和Logistic模型。 相似文献
689.
为探究不同利用方式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大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刈割、放牧以及围封3种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刈割显著提高了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P<0.05);围封和刈割下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显著高于重度放牧,而且重度放牧显著降低了碳循环指数和氮循环指数(P<0.05);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综合解释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72.75%的变化,综合考虑土壤环境因子有利于提高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解释量。综上所述,重度放牧显著降低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导致草地加剧恶化,而刈割在维持较高水平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植物多样性,因此,与围封和重度放牧相比,刈割下草地恢复状态最佳。 相似文献
690.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添加剂对全株藜麦青贮营养价值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选择台紫红、SC-1、ZK-1、ZK-5共4个藜麦品种(系),在灌浆期采集藜麦,添加乳酸菌(0.05 g/kg)、纤维素酶(0.5 g/kg)、甲酸(4 mL/kg)制作藜麦青贮,直接青贮作为对照组(CK)。藜麦青贮60 d,测定藜麦的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微生物的数量。结果显示,4个藜麦品种(系)青贮的感官评定等级均为一级(优良),乳酸菌和甲酸作为添加剂制作的藜麦青贮得分最高。3种添加剂制作藜麦青贮的干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纤维素酶组SC-1和ZK-1藜麦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素酶组4个品种藜麦青贮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WS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藜麦青贮后乳酸菌含量为1.2×104~1.3×106 CFU/g,酵母菌、霉菌的菌落数均小于102 CFU/g,pH值在3.56~3.9之间。研究表明,添加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