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9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65篇
综合类   27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以常用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金皇后为材料,种植前土壤喷洒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0ml/L、0.6ml/L、3ml/L及6 ml/L)模拟有草甘膦使用史的耕地.60d后测定金皇后地上部分鲜重、茎粗、株高、根鲜重、根长、根瘤数、结瘤率、含氮量、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反映土壤中不同草甘膦残留量对金...  相似文献   
572.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农林业生产表层土壤水土流失,为该区域及其相似地区生态修复中树种选择及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杨树+柠条乔灌混交林、杨树纯林、油松常绿针叶林和柠条灌木纯林下4种不同植被群落类型下表土为对象,进行抗剪力学特性研究,并分析土壤含水率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力。[结果]在测试表土含水率2.5%~12.5%范围内,4种不同植被类型及裸地对照样地土壤结皮抗剪强度和黏聚力均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表土湿润程度的增加对提高土壤表层抗蚀能力起到积极作用;4种不同植被群落类型表土抗剪强度和黏聚力的值均显著大于裸地的值,说明水土保持的林草措施对表层土壤结构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表层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在测试含水率2.5%~12.5%范围内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各样地表土内摩擦角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结论] 4种不同植被群落类型中柠条+杨树混交林下表土抗剪强度、黏聚力总体表现最大,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水土保持的林草措施中营造混交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73.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不同立地条件下9种绿化树种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踏查与历史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4个旗区3种立地条件下城市绿化树种的长势、树高、冠幅、胸径及新生枝条长度等指标,并对现有树种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松、云杉、樟子松3种树种在当地生长情况均较好,其中樟子松的长势稍好于其它2种树种,可作为今后绿化树种的骨干树种;水蜡适宜干燥环境中生长;云杉、水蜡、樟子松、国槐、金叶莸在风沙土中生长较好,而油松和金叶榆则更适宜在栗钙土中生长。  相似文献   
574.
以实地考察成果和有关资料为依据,研究了阿拉善高原南缘山地额日布盖峡谷丹霞地貌及成因.额日布盖是龙首山中一条峡谷,发育了以“干佛洞”式丹霞崖壁、普遍的风化壁龛、“宝塔”式石峰、崩积石等地貌形态组合为特征的典型丹霞地貌.其发育过程经历了中生代山间盆地红色碎屑堆积阶段,第四纪早期侵蚀、崩塌成谷阶段,第四纪中期物理风化、后期以...  相似文献   
575.
[目的]黄河沿岸地带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研究沙区河岸固沙林带不同带间距下的土壤水分和植被群落特征,确定最优配置模式下的带间距,为建设沙区河岸固沙林带行带式造林提供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西柳沟不同带间距行带式固沙林为研究对象,对带间距8,16,22,28 m的固沙林样地进行土壤取样和植被调查,统计不同带间距固沙林带的带间土壤物理性质以及植被群落特征,并分析土壤水分与植被间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行带式固沙林中的土壤水分与植被指数整体上均随带间距增大而提升。(2)各样地带间0—100 cm范围内不同土层土壤水分也随水平间距增加而升高,至11 m后变化趋于稳定。(3)各样地带间土壤水分均与植被指数大体呈极显著正相关,但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指数有所差异。带间距越大,植被恢复效果越好,带间距22 m时约达峰值。[结论]以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进行沙地治理时,植被恢复效果随带间距增大而增长,但带间距并非越宽越好。22 m带间距的行带式固沙林带间植被恢复效应最佳,对沙地的近自然修复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76.
[目的] 揭示风沙地区不同高度高等级公路附属设施对过境风沙流的扰动效应,分析不同高度与公路设施影响下的公路路面积沙程度,为公路工程设计和穿沙公路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将普通公路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路基高度和公路设施组合对近地表过境气流的影响,并通过野外实测数据进行验证。 [结果] 公路设施显著影响了路基过境气流,导致公路形成减速区,不同高度路基产生多样性的水平气流速度变化。当路基高度在1~2 m之间时,气流扰动较弱,有助于断面输沙;当路基高度在3 m高度时,气流扰动较强,不利于断面输沙。气流穿过护栏和中央隔离带时,气流从护栏下方经过,风速增加,护栏背风侧最大风速的距离随着路基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路基高度在0,1,2,3 m时,最大风速距离分别为10,20,25,20 cm。随后在护栏背风侧与上层气流合并,尾流持续扩散,形成减速区,过境气流在该区域发生衰减,沙粒颗粒产生沉积,最高积沙高度11.5 cm,积沙宽度4~4.5 m。 [结论] 路基高度和公路附属设施是影响公路沿线沙害的主要因素。路基高度对气流到达路基上方的风速产生显著影响,而护栏和防眩网的存在可能在背风侧形成弱风区,从而导致公路上的沙堆积,存在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77.
[目的] 探究乌兰布和沙漠典型沿黄段机械沙障的固沙效果,为沙区沿黄段的沙障合理配置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参考。 [方法] 以2 m×2 m规格的纱网沙障、聚乳酸(PLA)沙障、麦草沙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格状沙障近地表10,20,50,100和200 cm处的风速,同步收集近地表0—50 cm处的风蚀物颗粒,对3种格状沙障在形成稳定障面后的防风固沙效应进行研究。 [结果] ①纱网沙障、PLA沙障和麦草沙障均有效降低了近地表风速,尤以距地表10 cm高度处最为明显。在10.32 m/s风速下,其防风效能分别达到了49.73%,39.92%和38.33%。 ②PLA沙障的风速廓线呈现S形曲线特征,3种沙障的粗糙度均较裸沙丘有较大提升。 ③与裸沙丘相比,3种沙障降低了近地表10 cm处风的扰动度。 ④纱网沙障、PLA沙障和麦草沙障的输沙率随高度均呈指数关系,固沙效应分别为94.37%,44.80%和53.16%。3种沙障相较于裸沙丘有效抬升了沙粒的平均跃移高度,纱网沙障提升为对照的5.35倍。 [结论] 结合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风沙活动程度及材料获取度,沿岸向流动沙丘垂向上依次为麦草沙障固沙、PLA沙障固沙促生、纱网沙障防风固沙优化配置,可以实现3种格状沙障防风固沙效益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578.
以陇藜4号、Z4、青藜、蒙4、蒙5等5个品种(系)藜麦为试验材料,研究藜麦的光合性能、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分别在分枝期、现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测定中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含量以及非结构性碳水...  相似文献   
579.
本文讨论了导体内部自生霍尔电场存在时导体中稳恒电流的问题。通过分析载流圆截面直导线中稳恒电流这一特例,讨论了电流、电荷与场量的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580.
为了降低森林健康评价中野外调查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及对大尺度森林健康评价的需求,对森林健康评价遥感模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选取内蒙古大兴安岭的针叶林(汗马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五岔沟林场)及落叶阔叶林(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3种森林类型设立30 m×30m样地(汗马18块,五岔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