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4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615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259篇
  3249篇
综合类   641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230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35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的任务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及独特的高原气候,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对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而准确地了解生态状况与变化原因,可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决策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总结近年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水土保持监测的目标、内容及特点,提出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的任务及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植被盖度是刻画陆地生态系统植被覆盖的重要生态参量。以当雄县Landsat-8OLI为数据源,从10种常用植被指数中筛选出适合反演高寒草地生长季/非生长季草地植被盖度的植被指数,引入像元三分法确定端元特征值,通过不同植被指数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盖度的对比分析,确定适合生长季/非生长季植被盖度最优植被指数,根据反演结果分析了研究区草地生长季/非生长季植被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由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构建的植被指数适用生长季植被盖度反演,由短波红外构建的植被指数适用于非生长季植被盖度反演。2)基于MSACRI的像元二分模型适合非生长季植被盖度反演,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则最适用于生长季植被盖度的反演。3)研究区草地植被盖度随海拔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变化格局,草地集中分布于海拔4300~5100 m处。生长季植被盖度主要集中于20%~80%,非生长季绝大部分的草地盖度小于40%。研究结果可为草地生态系统碳存储、植被生产力、土壤侵蚀、生态水文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地滴灌下矮化密植枣树氮磷钾施肥效应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黄土高原山地滴灌下矮化密植枣树氮、磷、钾施肥肥效与优化施肥模式。结果表明,施肥明显促进了枣树地径的增加(单施钾肥除外),显著提高了红枣坐果率;施肥促进了新梢的生长,其中施氮和氮磷钾配施影响显著,而单施磷、单施钾影响不显著。施肥明显提高红枣产量,氮、磷、钾肥对红枣产量的影响为氮肥钾肥磷肥;氮肥与磷肥、氮肥与钾肥之间有正交互作用,磷肥与钾肥无明显交互作用。山地滴灌工程下矮化密植枣树(1 650株/hm2)目标产量为20 000~24 000kg/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71.36~374.88、128.36~217.94、124.44~228.58kg/hm2。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西安郊区温室与露地不同葡萄品种为试材,综合评定了果实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白藜芦醇、原花青素),以期为筛选适宜陕西西安郊区栽培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不同品种筛选方面,温室品种"夏黑""户太8号"综合品质优良,其次是"红芭拉蒂"和"金优2号";露地品种"夏黑""红芭拉蒂"综合品质较优,其次是"着色香""佛雷"。从品质表现筛选方面,温室品种"户太8号"和"红芭拉蒂"风味较优,"红芭拉蒂"和"夏黑"营养价值较优,"夏黑"和"金优2号"的口感较好,"夏黑"的活性物质较高;露地品种"着色香"和"金手指"风味较好,"红芭拉蒂"营养价值较高,"户太8号""着色香"的口感较好,其次是"佛雷","佛雷"和"夏黑"活性物质含量较高。从成熟期筛选方面,早熟和中熟品种优于晚熟和极早熟品种。从栽培方式来看,直插优于嫁接,砧木对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白三叶对黑麦草、弯叶画眉草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针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与黑麦草Lotium perenne、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 curvula混播时导致后2种植物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通过白三叶的根部、地上部和植株水提液对黑麦草和弯叶画眉草种子进行发芽实验,以及白三叶与黑麦草、白三叶与弯叶画眉草种子混播进行实验,研究表明:白三叶(幼苗、2年生植株根及茎叶)的水提取液在原液以及稀释20倍时对受体植物的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100倍稀释液时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白三叶与黑麦草及白三叶与弯叶画眉草种子混播实验,表明5∶1的比例为最佳混播比例.  相似文献   
16.
文博瑾  段高辉  温仲明 《草地学报》2023,31(4):1186-1197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功能,而坡度和土壤因素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重要因子。本研究基于黄土丘陵区生物多样性,并引入坡度、降雨前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探究其与坡面产流产沙总量的耦合关系。通过野外人工降雨试验,记录草本、灌木和乔木群落下的产流时间和产流产沙总量,并开展土壤植被调查。结果表明,与草本和乔木群落相比,灌木群落在延长产流开始时间和降低产沙总量上表现更优;植被群落功能离散度指数(FDiv)对产沙总量影响最大,Simpson指数(D)对产流总量影响最大,坡度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第二重要影响因素;产流总量与坡度、土壤容重、D和功能丰富度指数(FRic)的回归关系优于产流总量分别与其的回归关系;产沙总量与坡度和FDiv指数的回归关系优于产沙总量分别与其的回归关系。植被保护与坡度改善将是该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沙棘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及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在黄土高原大面积建造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发展经济 ,笔者于 1975~ 2 0 0 2年的 2 8年间 ,在半干旱黄土区的吴旗、安塞和固原县进行了沙棘和环境关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沙棘具有特殊的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特性 ,沙棘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其值为 1.2 1~ 1.53g·m- 2·mm- 1,是荒山植被的 3.1~ 5.8倍。沙棘耗水较经济 ,在半干旱的黄土区荒山种植 ,它能有效地利用水、土资源。测定沙棘水势较低 ,蒸腾强度较稳定 ,蒸腾耗水较大 ,吸水量较大 ,束缚水和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较高。观察沙棘叶和根的形态解剖学特性看出沙棘耐干旱、耐水湿和调节蒸腾作用较强。沙棘在半干旱黄土区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明显。沙棘通过其茂密的林冠层、林下草被层、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层形成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和森林生态结构 ,对林下小气候、土壤水分、养分及生物多样性有良好影响。与荒坡测定对比 ,第 2、 3和 4龄沙棘林地 ,径流量分别减少 6 6 .2 %、 6 5.9%和 78.2 % ,土壤侵蚀量分别减少 39%、 37.8%和 4 7%。 5龄以上的沙棘林 ,一般无侵蚀沟和滑坡发生。沙棘是适应黄土高原的优良树种 ,具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业技术水平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系统分析我国节水农业技术水平现状的基础上 ,对各类节水技术的差距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各类技术亟待研究解决的若干重点问题。并指出建立以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及地面灌水技术为核心 ,符合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节水农业中化控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抗旱节水化控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农业节水技术。它具有操作简便,投入少、见效快、易推广的优点,因而是一般常规技术所无法替代的。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抗旱节水化控制剂(保水剂、土壤蒸发抑制剂、植物抗蒸腾剂、土壤结构改良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性及应用效果,并提出了该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化学节水技术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与亏缺灌溉耦合作用下,冬小麦氮素累积、转运利用效率以及土壤硝态氮分布等状况,探求提高关中地区冬小麦产量的适宜有机无机配施比以及相应的亏缺灌溉量,为该地区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提供科学有效的水肥管理。结合2个水平的灌溉(充分灌溉W1和亏缺灌溉W2),采用等氮的原则,对有机肥与无机肥按照不同比例混施(F1∶100%化肥、F2∶24%有机肥和76%化肥混施、F3∶48%有机肥和52%化肥混施),研究亏缺灌溉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氮素转运及利用效率影响和土壤硝态氮分布情况。有机无机配施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显著增加作物籽粒产量以及显著提高开花期后氮素累积、分配和转运。在充分灌溉W1条件下,F2和F3处理的籽粒产量较F1处理提高12.0%~28.6%;亏缺灌溉W2条件下,有机肥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提高16.6%~31.8%。在相同灌溉条件下,成熟期F2和F3处理相对F1处理,冬小麦氮素累积量、向籽粒转运量和氮肥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12.8%~40.4%、11.9%~36.5%、13.0%~31.6%;相同有机无机配施比例下(F2和F3),冬小麦亏缺灌溉W2处理下各种氮素吸收利用指标高于充分灌溉W1处理10.0%~28.5%。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不同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相同灌溉条件下,在0~100 cm土层F3处理硝态氮含量分别较F1和F2处理增加了66.4%~76.4%和1.2%~13.9%;相同有机无机配施比例下(F2和F3),在0~100 cm土层W1处理F1、F2、F3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低于W2处理15.1%、9.9%、19.9%。48%化肥和52%有机肥配施、亏缺灌溉(50%)处理是该试验条件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的最佳水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