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5篇
  70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小桐子油枯为基本原料进行高温堆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玫瑰废弃物与小桐子油枯(1∶1,1∶2,1∶5)混合堆肥体系中温度、总氮(TN)、水溶性NH+4-N,水溶性NO-3-N和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纯小桐子油枯(对照)的NH+4-N, NO-3-N,游离氨基酸在堆肥进程中的浓度最高,以配比1∶5,12,1∶1的顺序浓度依次增加。适当加入玫瑰废弃物(1∶5),能使TN损失最少,也能增加一定的NH+4-N,NO-3-N,游离氨基酸浓度。  相似文献   
42.
农药雾滴在作物上的沉积量和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雾滴的沉积量和其分布规律与农药喷雾的施用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农药雾滴的沉积量和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减少农药污染和农作物农药残留量。阐述了农药雾滴的沉积量和其分布规律研究的意义?国内外此项研究的现状以及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此项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3.
铜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铜量对烤烟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铜能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且与对照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1.35 kg/hm2处理最高。在0.45~1.35 kg/hm2施铜水平范围内可改善烟叶的品质。施铜对烟叶中铜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当施铜水平为0.45~0.90 kg/hm2时,烟叶中铜含量为最佳。因此,从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和养分吸收方面综合考虑,建议云南省滇中优质烤烟合理的施铜水平以0.45~0.9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4.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楚粳29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育秧方式在半免耕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素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以薄膜育秧拌旱育保姆采用精量播种的方式为最佳,其次是薄膜育秧拌旱育保姆的方式,第3是薄膜育秧不拌旱育保姆的方式,塑盘育秧不利于培育带蘖壮秧;薄膜育秧处理比塑盘育秧处理稻谷产量高;经济效益方面以薄膜育秧拌旱育保姆较好,如能采用精量播种技术最好。  相似文献   
45.
何幸  王静  邱金亮  柏勇  李靖  陈龙 《湖北农业科学》2016,(23):6118-6122
运用模糊集对聚类评价模型进行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选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等7项指标,确定分级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权重值,然后通过联系度对嘉临江(广元段)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N是各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应加以重点监控;八庙沟断面、上石盘断面、安家湾断面、南渡断面水质状况是Ⅳ级,苴国村断面是Ⅱ级,姚渡断面是Ⅲ级,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模糊集对聚类评价模型理论严谨、计算简洁,评价结果合理可靠,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采用改进的BCR法和Tessier法,分别对云南省个旧市稻田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Pb、Cd各形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的Cd主要以酸可提取态的形式赋存,Pb主要以可还原态的形式存在;改进的BCR法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于Tessier法的;采用Tessier法分析的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含量高于BCR法的;在用这两种方法测定得到的土壤重金属部分形态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油菜间作蚕豆方式中的养分吸收利用特征少见报道,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对作物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油菜间作蚕豆具有显著的间作产量优势,间作方式中油菜的竞争能力强于蚕豆。间作平均提高油菜产量15.6%~44.5%,提高蚕豆产量12.1%~26%。不同施氮条件下,间作土地当量比(LER)=1.14~1.67,N112.5条件下LER最大,N225条件下,作物产量最高。间作提高了油菜地上部氮吸收量,其中间作第一行间作第三行单作,在农民习惯施肥水平(N337.5)条件下间作养分吸收优势消失。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间作油菜氮吸收量随之增加。间作油菜子粒氮吸收量、钾吸收量在推荐施氮(N225)条件下达到最大值。不同施氮条件下,单、间作油菜地上部钾吸收量没有差异。间作促进氮素营养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但对钾素营养的分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周围杂草上的生长发育情况,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在(28±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6 h∥8 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选用玉米Zea mays及玉米田常见的主要杂草扁穗雀麦Bromus catharticus、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探究了草地贪夜蛾在这4种植物上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蛹重以及卵的孵化率、1~3龄幼虫对4种植物的选择性等。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种植物上均可完成整个世代的生长发育。其中三叶鬼针草处理的草地贪夜蛾幼虫期和蛹期最长,分别为15.97 d和8.33 d;三叶鬼针草处理下草地贪夜蛾蛹重为107.90 mg,显著低于其他3种植物处理的蛹重(P<0.05),玉米、白花三叶草、扁穗雀麦处理的蛹重分别为243.50、239.97、235.80 mg;草地贪夜蛾在4种植物上产卵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白花三叶草上最高,为2302粒,三叶鬼针草上最低,为827粒;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在玉米、扁穗雀麦和白花三叶草上的发育适合度高于三叶鬼针草。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周围常见3种杂草上可完成生长发育,在防治草地贪夜蛾时,玉米收获后应尽快清除田边杂草,以减少第二季或者次年玉米上的种群基数。  相似文献   
49.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采集58份巨大口蘑样品的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去除光谱噪音明显部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红外图谱具有差异,主要吸收峰有2295、2851、1652、1149、1075、1030、995和807 cm-1.在500-3000cm-1波段范围内,用原始光谱结合标准正态变量校正法,能够对野生和栽培样品菌盖和菌柄校正集、预测集的样品进行正确识别.表明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结合判别分析法对野生和栽培巨大口蘑进行鉴别,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0.
 主要讨论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各种评价方法的运用。指出在评价指标选择中,要根据不同药材品种的生长特点和需肥规律,有针对性的选择指标,并须包含肥力指标、环境指标和生物指标。在目前的中药材种植土壤质量评价中,评价方法主要为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应该研究更适于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以使评价结果更全面、客观、准确。通过动态监测不同时期土壤状况,及时纠正不良的土地利用方式,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