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林业   44篇
农学   386篇
基础科学   36篇
  107篇
综合类   1041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02篇
园艺   167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张颖 《湖南农业科学》2012,(13):128-130
以湖南湘村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黑猪原种猪场的大型沼气工程为例,结合娄底市沼气资源情况及沼气发电技术,分析了沼气发电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提出娄底市建设沼气发电工程的建议,以使娄底的大中型沼气发电工程走向规范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2.
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PCR条件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PCR-DGGE法的试验条件进行优化,以更好地分析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方法]改良高盐法提取土壤DNA,改进引物设计,改变PCR反应过程中退火温度、扩增体系,比较PCR扩增结果。[结果]经过改良的高盐法提取的土壤微生物DNA效果更好。PCR扩增选择20μl体系条带单一,易于操作。退火温度选择在55℃时无非特异性扩增,35个循环次数易于后续DGGE分析。[结论]已经优化的PCR基因扩增体系特异性高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3.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卵磷脂的提取方法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种提取及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以期为研究卵磷脂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以北京市延庆县野生点柄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分离培养得到的菌株为试材,研究了7种常用碳源、氮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人工驯化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对碳源利用有一定选择性,以葡萄糖为最佳碳源,平均生长速率可达到0.33cm/d;菌丝体对氮源有较广的适应性,对大多数的无机氮、有机氮均可利用,以氯化铵和硝酸铵为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125.
以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野生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为试验材料,对其母种、原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筛选,并采用不同栽培方式研究了野生墨汁鬼伞人工驯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供试菌株的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玉米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pH值为9。培养料配方以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石灰、锯末、石膏的配方最好,出菇以菌棒立栽覆土效果最好,覆土后55d现菇蕾,3~5d可采收。第一潮出菇生物学效率可达40%左右,条件适宜可出3~4潮菇。  相似文献   
126.
拟探讨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对细菌内毒素(LPS)导致的机体炎症等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培养内皮细胞至单层融合状态,加入内毒素刺激,3h后加入高、中、低3种浓度的8种药物,继续培养21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测定NO、E-selectin和IL-8的含量.结果显示,白头翁汤高剂量组、白头翁素高剂量组和小檗碱高剂量组的NO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汤中剂量组、白头翁素中剂量组、小檗碱中剂量组和秦皮乙素高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白头翁汤高剂量组和药根碱高剂量组的E-selectin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皂苷B4高剂量组、小檗碱高剂量组和药根碱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秦皮乙素高剂量组的IL-8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汤高剂量组、秦皮甲素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秦皮乙素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在由NO、E-selectin和IL-8介导的机体炎症等病理损伤过程中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天蚕素抗菌肽对海兰褐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空肠组织相关前炎性细胞因子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选用336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7组试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50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150、200、250、300、350mg/kg抗菌肽(抗菌肽Ⅰ、Ⅱ、Ⅲ、Ⅳ、V组),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1)抗菌肽Ⅲ、Ⅳ、V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增重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抗菌肽Ⅳ、V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抗菌肽V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法氏囊指数较对照组、抗菌肽Ⅰ组显著提高(P<0.05),抗菌肽Ⅳ、V组之间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各试验组相比,抗菌肽V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3)抗菌肽V组白细胞介素-6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抗菌肽Ⅲ、Ⅳ、V组干扰素-Υ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抗菌肽Ⅳ、V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抗菌肽可不同程度提高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并能有效降低前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添加350mg/kg抗菌肽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2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50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和250、500、750、1000mg/kg丁酸梭菌,试验期为42d,分别在14、28、42日龄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42日龄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00mg/kg添加组在试验期内显著提高了蛋用仔公鸡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各水平丁酸梭菌对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1000mg/kg添加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3)各丁酸梭菌添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750mg/kg添加组、1000mg/kg添加组血清IgG的含量与抗生素组相比也显著提高(P<0.05);1000mg/kg添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丁酸梭菌添加组血清补体3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4)750mg/kg添加组、1000mg/kg添加组的空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1000mg/kg添加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丁酸梭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用仔公鸡的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并提高免疫力,抑制炎症的发生.本试验条件下,1000mg/kg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9.
通过检测脾虚大鼠空肠中PCNA和IGF-1的表达,探讨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空肠黏膜修复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脾虚组、四君子颗粒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每组采取空肠中段作样本;H.E.染色法观察空肠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和IGF-1的表达。脾虚组大鼠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四君子颗粒治疗组大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的显著高于治疗对照组(P<0.05)。脾虚组大鼠空肠中PCNA、IGF-1阳性细胞数极显著增加(P<0.01);四君子颗粒治疗组PCNA、IGF-1阳性细胞个数显著高于治疗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四君子汤可以促进脾虚模型大鼠空肠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0.
选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8味中药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法进行提取,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来自奶牛乳房炎的3种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以金银花和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MIC值均为15.63mg/mL,其MBC值为31.25mg/mL和62.5mg/mL;芙蓉花对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效果最强,MIC值为31.25mg/mL和15.63mg/mL,MBC值为62.5mg/mL。本试验结果,对临床用药选取合适的中药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为体内用药的浓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