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不同施肥模式对甘薯生长发育及高产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层施肥是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根据甘薯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点进行养分供给,其增产效果好于配方施肥和普通施肥,高产机理在于通过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净同化率、改善光合产物分配来提高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2.
鸡粪发酵液培养的小球藻水热液化制备生物原油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沼液资源再利用,以鸡粪沼气发酵液培养的小球藻为原料,采用水热液化技术制备生物原油。采取正交试验,在温度250~330℃、时间30~90 min及含固量15%~25%下,探讨了水热反应后各相产物特性及元素回收效率。生物原油产率为13.23%~23.83%,最高产油率在330℃、60 min、15%时取得。生物原油中碳、氢及氮回收率分别是16.13%~31.14%、19.18%~34.89%及5.97%~14.32%,最高碳回收率及最低氮回收率分别在330℃、60 min、15%及250℃、30 min、15%时获得。水热液化各相产物中,碳、氢及氮回收率在水相中占主导地位,分别为48.74%~60.43%、46.81%~62.13%及74.84%~82.67%。热重分析暗示生物原油可能适合制备润滑油。此外,GC-MS分析表明生物原油中烃类物质质量分数为16.14%~24.91%,主要为低碳链烃类,如甲苯及二氢茚等。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下栽培型番茄Na+、K+吸收、分配和转运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明确盐分胁迫下栽培型番茄离子吸收、分配和转运特性。【方法】以栽培番茄为试材,以NaCl溶液为盐分胁迫条件,通过苗期耐盐性鉴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耐盐性番茄品种体内离子含量,对盐分胁迫下番茄体内离子积累、分布和转运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番茄对Na+的吸收随盐分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各器官的积累量顺序为根>茎>叶。对于较耐盐品种,Na+在体内的积累总量低于盐敏感品种。盐分胁迫后,番茄叶片、茎和根系中Na+/K+比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耐盐品种的Na+/K+比低于盐敏感品种。离子在体内的区域化分布情况是,较耐盐品种的Na+在根茎中的分配比例较高,盐敏感品种趋向于向叶片分配。K+在较耐盐品种的分布集中于叶片。在盐胁迫初期,盐分处理浓度超过200 mmol•L-1时,番茄植株对K+向地上部的选择运输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低于200 mmol•L-1时,表现出很好的选择运输性,耐盐品种的Sk/Na(运输)高于盐敏感品种,根系表现出更强的向地上部运输K+的能力。【结论】盐分胁迫下,叶片中较低的Na+含量和更强的向地上部运输K+的能力是番茄耐盐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仔猪咬尾症是仔猪常见的异食癖,常由于营养机能紊乱及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该应激反应发生。常见于仔猪12~14周龄,在每年1-3月份及8-12月份发病率较高,母仔猪较公仔猪发病率高。其特征症状是咬尾仔猪的行动敏捷,被咬仔猪一阵尖叫挣扎,猪尾断节,鲜血淋漓。轻者猪尾被咬掉半截,重者全部被咬掉。被咬仔猪,因失血而发生贫血,生长发育受阻,个别仔猪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并采取治疗措施,会导致伤口发生感染,引发局部发炎和组织脓肿、坏死,使肉质下降、减产。文章通过分析仔猪咬尾症的症状、发病原因,并根据病因提出应对的防治措施。阐释仔猪咬尾症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及在现代化养殖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避免因咬尾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耕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方法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现有耕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大都直接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忽略了耕地整治工程措施可改造的耕地质量限制因素与农用地分等因素的非衔接关系,掩盖了土地整治对耕地限制因素可改造程度差异。该文基于耕地整治可改造因素修正,以沈阳市为例,建立了服务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质量潜力计算模型(修正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整治前沈阳市耕地质量利用等为5.6等,整治后耕地质量可提高1.2个利用等;得到的耕地利用等指数与基准作物实际产量相关系数R2为0.8517,精度高于农用地分等结果。修正法测算的耕地整治质量潜力增强了耕地整治工程措施与耕地质量限制因素的结合程度,避免了某些限制因子难以改造或难以达到最优值而导致的整治潜力结果偏差,提高了潜力测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可为市级土地整治规划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盆栽的试验方式,研究了在老龄苹果园土壤中添加不同量(0、0.1、0.3、0.5 g ? kg-1)的硫磺对土壤微生物环境及再植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的影响,为减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温室和露地盆栽结果显示:硫磺对改善连作土壤环境及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不同添加量促进效果不尽相同,其中以0.3 g ? kg-1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0.3 g ? kg-1的硫磺处理浓度下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地径、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了60.83%(26.03%,露地数据,下同)、26.78%(19.66%)、73.44%(62.15%)和93.32%(72.93%);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系呼吸速率提高了1.47倍(1.82倍)、2.28倍(2.05倍)、2.05倍(2.74倍)、1.73倍(1.67倍)、2.12倍(1.98倍)。硫磺处理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土壤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0.3 g ? kg-1硫磺处理具有最高的细菌与真菌比值、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及最低的优势度指数。主成分分析发现,随硫磺添加量增加,土壤真菌群落与对照距离越来越远,但当添加量由0.3 g ? kg-1增加至0.5 g ? kg-1对改善连作土壤环境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硫磺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串珠镰孢菌基因拷贝数。综上,0.3 g ? kg-1硫磺处理可较好地优化土壤环境,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可作为一种减轻苹果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结合肉鸡生产日常管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鸡肉产品生产过程诸环节中影响终端食品安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基于产品批次记录与逐级编码方式,将肉鸡生产、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与鸡肉产品安全有关的信息串连起来,建立电子文档记录,构建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通过该系统消费者可逆向追溯肉鸡饲养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与免疫情况等多项可追溯内容,达到监控肉禽食品安全目的。该系统已在山东民和集团实现。  相似文献   
18.
银杏为我国传统的名贵树种,其生长缓慢、结实晚,一般要20多a才能开花结实,并且产量低。阐述银杏的生物学特征、繁殖方式、栽培管理方法、修剪整形及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旨在为扩大银杏园林生产、提高银杏的种植质量和产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脂肪水平日粮添加不同粒度吡啶甲酸铬对育肥猪生长性感、胴体特性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51.8±3.45)kg的三元猪768头,试验采用2×4多因素方差设计,共2个脂肪水平(低脂和高脂),4个不同粒度吡啶甲酸铬水平(0 mg/kg,400 mg/kg粒度为320μm,15μm和50 nm的吡啶甲酸铬),其中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猪。试验共开展42 d。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试验21 d肥猪的日增重(P<0.05);高脂日粮较低脂日粮显著提高了该阶段日增重(P<0.05)。日粮添加不同粒径吡啶甲酸铬显著提高了肥猪的屠宰率(P<0.05),吡啶甲酸铬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背膘厚度(P<0.05);不同粒径吡啶甲酸铬显著提高了腰肌深度(P<0.05),吡啶甲酸铬和脂肪水平对腰肌深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中添加吡啶甲酸铬的高脂日粮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腰肌深度(P<0.05)。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和脂肪水平对腰肌深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中添加吡啶甲酸铬的高脂日粮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腰肌深度(P<0.05)。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显著降低了稳态模型(P<0.05),而高脂日粮显著提高了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标(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吡啶甲酸铬可以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其中微米和纳米级吡啶甲酸铬可以改善育肥猪胴体特性。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业的高效快速发展,养殖中出现的疾病也越来越多。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发的传染病,该病毒是一种无囊膜的DNA病毒,是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不同年龄段的猪感染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等,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就猪圆环病毒病的流性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等方面做出总结综述,为猪场对于猪圆环病的日常诊断及防控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