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载文中的引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中华口腔医学杂志》载文中引文的特点。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3~2005年《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的载文中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3年载文616篇,期均载文量34,篇密度为0.39。67.2%的论文有引文,91.0%的引文来自期刊,引文语种主要为英文,普莱斯指数为48.3%。《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是一个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推动着我国口腔医学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3.
扇贝多肽(PCF)对H2O2损伤胸腺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胸腺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模型组、0.1g/LVc组、0.5g/LPCF组、0.25g/LPCF组和0.125g/LPCF组6组,通过不同药物或不同浓度处理后,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细胞裂解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活性氧(ROS)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胞浆中的Ca2+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显示,扇贝多肽(PCF)能提高细胞中SOD,GSH-Px的含量,增强细胞的T-AOC,降低细胞中MDA和ROS的含量,并能引起胞浆中Ca2+含量的下降和ΔΨm的提升。表明PCF具有抑制H2O2对胸腺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国有煤矿企业IT建设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对IT建设在提升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微观路径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对国有煤矿企业的IT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自海水贝类中取样,经分离培养基和酪蛋白培养基复合培养,用检测蛋白酶产生水解圈和Folin-酚碱性蛋白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1000多份样品中初步筛到了产碱性蛋白酶活力高、性能优良的菌株YS-9412-130。对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只能利用有机氮源生长;在接近自然海水盐度、温度20℃、pH在7.0-9.0条件下,菌体生长和产酶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黄海黄杆菌YS-9412-130突变株SW1-104为出发菌,在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对原生质体进行复合诱变,对大量再生突变株进行筛选和淡水驯化,最终获得了高产、稳定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SW2-104,在自来水培养基中能够大量产酶,产酶活力为3910U/ml。从而解决了黄海黄杆菌YS-9412-130低温碱性蛋白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设备和产业化区域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黄海黄杆菌YS-9412-130低温碱性蛋白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纯化的黄海黄杆菌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Marine Low-temperature Alkaline Protease,MLAP),采用背皮内多点注射和皮下组织注射免疫相结合的方法对新西兰白兔进行免疫,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并对多克隆抗体进行了纯化。用ELISA的方法对其效价检测表明,其效价为128000。作者所做的Western印迹实验证明了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海洋低温溶菌酶的制备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一株海洋杆菌产低温溶菌酶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20℃下将菌株在含有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的标准海水培养基中震荡培养40h。获得活性大约为150U/ml的溶菌酶上清液。上清液经SMB-20生物型错流超滤系统浓缩、透析及CM-Sepharose-FF阳离子交换层析(  相似文献   
19.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亚慢性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大鼠经口、经皮肤亚慢性毒性试验,对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毒理学进行研究。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1.2g/kg(经口),1.2g/kg、0.135g/kg、0.015g/kg(经皮)和1.2g/kg(经皮追踪组),用药周期90d,追踪组增加28d观察。记录和检测大鼠的一般状况和体质量增长、脏器系数、血常规、凝血时间、肝肾功、部分血液生化和离子浓度及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各组(经皮、经口)大鼠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P均>0.05),提示大鼠能耐受长期给予1.2g/kg(经皮、经口)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20.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刺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刺激性,并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作者应用新西兰大耳白兔,以40%、20%和5‰浓度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进行皮肤急性刺激试验,5‰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皮肤多次刺激性试验,1‰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兔角膜刺激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5‰和20%海洋碱性蛋白酶单次应用实验皮肤未出现红斑和水肿,对皮肤无刺激性。40%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液对皮肤有中度刺激性。皮肤病理学显示5‰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液未见皮肤的慢性刺激反应,皮肤结构完整、层次清晰。1‰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液对兔眼亦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