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8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冯文静  相欢  胡晓  李来好  陈胜军  邓尚贵 《水产学报》2023,47(8):089817-089817
为了高值化利用罗非鱼副产物资源以及为酶解物-硒螯合物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以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TSC)为原料,用4种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分别获得了酸性蛋白酶酶解物(TSCAc)、木瓜蛋白酶酶解物(TSCP)、菠萝蛋白酶酶解物(TSCB)、碱性蛋白酶酶解物(TSCAl),以Na2SeO3为硒源,制备并筛选出硒螯合量最高的酶解物,测定酶解物及其硒螯合物的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表面疏水性,并对酶解物及其硒螯合物的抗氧化性与抗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SCAl的水解度(DH)最高(18.2%),其与硒螯合后的硒螯合量最高(153.5 mg/g),硒螯合率最高(23.7%),小分子量(500~1 000 u)的含量最高。其与硒螯合后,紫外光谱吸收峰强度增大,荧光光谱吸收峰由波长419.8 nm红移到422.0 nm且荧光强度减弱,疏水性在螯合后降低,表明TSCAl与硒螯合生成了新的物质。推测酰胺键、氨基的氮原子、羧基的氧原子可能参与了与硒的螯合反应。研究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硒螯合物(TSCAl-Se)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其在不...  相似文献   
92.
基于2019年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6 (EwE 6.6)软件构建了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系统分析了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估算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态容量。Ecopath模型由16个功能组组成,基本涵盖了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结果发现,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00~3.978,其中,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处于最高营养级;生态系统总转换效率为10.6%,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转换效率为10.8%,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0.1%;生态系统总流量为2 596.108 t/(km2·a),其中44%来自碎屑;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454,连接指数为0.402,系统杂食指数为0.211,Finn´s循环指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分别为8.860%和2.980。结果表明,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较低,食物网结构较简单。根据模型计算得出,仿刺参的生态容量为131 t/km2,是现存量的6.55倍,具有较大的增殖潜力。  相似文献   
93.
[目的]对曼氏无针乌贼不同世代养殖群体进行形态学比较。[方法]采用形态学分析方法,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浙江舟山地区曼氏无针乌贼F_1、F_2、F_3养殖世代群体的形态学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检测的10项形态学指标中,体重、胴宽、海螵蛸壳重、壳长、壳高在3个养殖世代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胴长/胴宽在3个养殖世代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为曼氏无针乌贼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大眼蟹科物种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差异,探究COI基因作为大眼蟹科物种鉴定分子标记的可行性;同时基于COI基因序列构建目前最全面的大眼蟹科系统发育树,为大眼蟹科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拉氏大眼蟹、日本大眼蟹和太平大眼蟹3种大眼蟹的线粒体COI基因全序列,结合GenBank已公布的18种大眼蟹科COI基因部分序列,采用MatGAT 2.02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并以三疣梭子蟹和红星梭子蟹为外类群,通过MEGA X中的最大似然法(ML)和最大简约法(MP)分别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拉氏大眼蟹、日本大眼蟹和太平大眼蟹线粒体COI基因全序列长均为1534 bp,编码511个氨基酸残基,且均以ATG作为起始密码子及T作为不完全终止密码子。用于多序列比对的序列长度为657 bp,连续编码219个氨基酸残基,不存在碱基插入或缺失现象,碱基含量为28.9%~35.9% T、18.9%~27.2% C、25.3%~29.7% A及16.6%~19.0% G。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别发现267和20个变异位点,且绝大多数变异位点出现在第3位密码子,而第2位密码子非常保守,即均表现出遗传密码的简并性.遗传距离、序列相似性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均表明,日本大眼蟹与万岁大眼蟹的亲缘关系最近、太平大眼蟹与绒毛大眼蟹的亲缘关系最近,而拉氏大眼蟹的进化地位及大眼蟹属是否为单系群还需进一步研究。【结论】 21种大眼蟹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均有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特异位点,可考虑作为物种鉴定的分子标记;但用于多序列比对的COI基因部分序列包含有效信息位点有限,在解析某些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上仍显不足,部分种类间的亲缘关系可信度较低,因此后续研究应基于更多基因序列及更多物种数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5.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池中,一株硅藻在养殖中后期长期占优势,因其个体较小且细胞外壳覆盖一层硅质膜,难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准确鉴定其分类地位。通过对该藻株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该分离藻株为微小辐环藻HY01 (Actinocyclus exiguous HY01)。藻细胞直径约为(11.4±1.0) μm,壳面上有很多小孔,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且壳中央的孔密度较壳边缘稀疏,壳边缘具有眼斑结构,有3~5个唇形突。以不同浓度氨氮和硝态氮为氮源培养微小辐环藻HY01,结果显示,微小辐环藻HY01均能利用氨氮和硝态氮进行生长,最适宜生长的氨氮和硝态氮浓度分别为600和882 μmol/L,但以氨氮为氮源时微小辐环藻HY01的最大细胞密度、最高比生长速率以及蛋白含量均低于以硝态氮为氮源,表明微小辐环藻HY01可能更喜欢利用硝态氮,但对较高浓度的氨氮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6.
将体质量510~620 g的紫红笛鲷用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麻醉后解剖,取出头肾、体肾、肝脏、脾脏,用干净的刀片居中横切、纵切,印片和涂片用Wright-Giemsa染液染色10 min,观察头肾、体肾、脾脏、肝脏4个组织印片以及外周血涂片。试验结果显示,头肾、体肾、脾脏是其造血器官。头肾能发育生成各类型血细胞,体肾能生成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脾脏能生成淋巴细胞。肝脏中未发现幼稚型血细胞。红细胞发育经过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和红细胞5个阶段;原粒细胞发育至早幼粒细胞后,分化为嗜碱性中幼粒细胞、嗜酸性中幼粒细胞和中性中幼粒细胞,最后发育成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发育经过原始、幼稚和成熟3个阶段。血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胞体逐渐变小,细胞核逐渐变小,染色质由疏松到致密;粒细胞中,颗粒由少到多。  相似文献   
97.
为探究浙江省舟山市某养殖池塘中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暴发疾病的病因, 应用组织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和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手段, 对患病三疣梭子蟹组织进行检验。研究发现, 患病三疣梭子蟹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 行动迟缓, 鳃水肿;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鳃及血淋巴液未发现寄生虫, 肝胰腺等组织中也未分离到致病菌; 采用 PCR 方法对病蟹进行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青蟹双顺反子病毒(mud crab discistrovirus-1, MCDV-1)以及青蟹呼肠孤病毒(Scylla serrata reovirus, SSRV) 蟹类常见病原 PCR 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病蟹的肝胰腺、心脏、鳃等组织的病理切片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和嗜酸性包涵体; 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显示: 病蟹的肝胰腺、心脏和鳃组织中均存在六边形病毒颗粒, 粒子直径 150 nm 左右, 与已报道的十足目虹彩病毒 1 (decapoda iridescent virus 1, DIV1)形态特征相似。采用特异性套式 PCR 检测方法对患病蟹组织样品进行 DIV1 病原检测, 所有样本均扩增出 457 bp 和 129 bp 大小的目的片段。进一步根据 GenBank 中 DIV1 的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 MCP)表达基因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表达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均能从病蟹样品中扩增出预期大小的 MCPATPase 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区全长。将扩增获得的 MCPATPase 基因 ORF 区全长进行测序和同源序列比对分析, 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其与十足目虹彩病毒属(Decapodiridovirus)病毒的 MCP ATPase 基因序列自然聚为一支, 判定导致此次三疣梭子蟹发病病原为 DIV1。根据原位杂交探针设计原则, 以 DIV1 的 MCPATPase 基因的保守区域为靶位点分别设计探针,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获得了病毒粒子在病蟹肝胰腺、心脏、肌肉和鳃组织的分布情况, 与电镜切片观察和套式 PCR 检测结果相符。研究结果可为海水养殖三疣梭子蟹十足目虹彩病毒 1 病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明确大眼金枪鱼(Thunnusobesus)的生物学特征是进行种群资源评估并依此制定和实施养护管理措施的重要前提.为掌握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东太平洋大眼金枪鱼种群特征,本研究利用2013-2019年执行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资源探捕调查期间采集的大眼金枪鱼渔获数据,对东太平洋南、北部海域大眼金枪鱼的叉长、净重、摄食等级...  相似文献   
99.
集鱼灯照度分布计算和模拟是研究灯光渔船集鱼灯合理布置的重要途径。利用海表面风速、相对湿度数据、集鱼灯参数、渔船参数,在分析光子传输特性的基础上,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灯光渔船集鱼灯海面照度模型。该模型利用米氏散射计算相对湿度与海表面风速对光子的吸收和散射,并考虑光子进入水面时海表风速对菲涅尔反射的影响。研究模型与叠加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线性拟合斜率系数更接近1。计算不同风速及相对湿度的海面照度,结果表明:照度随着与船中线距离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相对湿度一定,随着与船中线距离的增加,先是风速越大照度越大,随后风速越大照度越小;风速一定,相对湿度对海面照度影响较小。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集鱼灯海面照度模型,为今后灯光配置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
为了了解舟山群岛外海域虾类资源状况,于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舟山群岛外海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分析了虾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研究表明:(1)舟山群岛外海域虾类有32种,隶属于10科21属,春季为22种,秋季为29种;与历史调查结果相比该海域虾类种类数减少且趋势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