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5篇
综合类   32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76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试验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同一栋牛舍内对20头干乳牛和20头泌乳牛分别进行了四季的甲烷排放量测定,在每个季节的季初、季中、季末测定三次,每次测定24h.结果表明:干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228.73g/(头·d)、234.09g/(头·d)、218.35g/(头·d)、178.22g/(头·d).泌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304.49g/(头·d)、314.43g/(头·d)、292.11g/(头·d)、238.07g/(头·d).干乳牛与泌乳牛在夏季CH4排放量最多,在冬季CH4排放量最少.泌乳牛比干乳牛CH4排放量高,平均高出1.3~1.4倍.  相似文献   
102.
在和田羊精液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比较其对和田羊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E添加量为1.2mg/mL时精子解冻后活率(43.56%)显著高于对照组(34.14%)和其他各添加组(P〈0.05);顶体完整率(51.39%)极显著高于对照组(40.12%)和其他各添加组(P〈0.01)。说明在冷冻精液稀释液中添加适当浓度维生素E可以减缓冷冻对精子的伤害,有效提高和田羊冷冻一解冻后精子活率,改善冷冻精液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3.
稀释率对新型固液气分流式瘤胃模拟系统发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稀释率对新型固液气分流式瘤胃模拟系统发酵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各处理稀释率分别为6%/h、8%/h、10%/h、12%/h,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发酵罐.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随着稀释率的提高,发酵液pH极显著提高(P<0.01),而氨态氮(NH3-N)浓度则极显著降低(P<0.01).稀释率由6%/h上升到10%/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及戊酸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稀释率从6%/h提高到8%/h时,原虫数量极显著提高了6.91% (P <0.01),但当稀释率从8%/h提高到12%/h时,原虫数量却极显著下降了5.18% (P <0.01).随着稀释率从6%/h增加到10%/h,木聚糖酶活性(P<0.01)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P<0.05)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粗蛋白质体外消失率极显著升高(P<0.01).稀释率为10%/h和12%/h的2个处理,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失率显著高于另外2个处理(P<0.05).结果提示,稀释率能够影响新型固液气分流式瘤胃模拟系统的发酵情况,稀释率为8%/h时,原虫数量以及纤维素类酶活性、各瘤胃发酵参数更加有利于发酵,因此可推荐作为本系统最优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10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复合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96头35~37日龄的断奶仔猪(长×大),平均体重为(9.70±0.88)kg,将其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3个组分别饲喂不含抗生素和益生菌的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制剂的试验饲粮(复合菌组)和基础饲粮中添加吉他霉素的试验饲粮(抗生素组)。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饲粮中添加复合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试验第35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粪便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3)试验第14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35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但是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整个试验期,不同组间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酸酐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第14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35天,饲喂复合菌制剂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制剂能降低断奶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强断奶仔猪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以不同毛色(红棕色73只,黑色53只,青灰色40只)新疆巴什拜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ASIP、TYR、TYRP1和TYRP2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被毛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出三种毛色的巴什拜羊,用枸橼酸钠抗凝管进行采血。运用软件PIC-CALC和POPGENE 32计算巴什拜羊ASIP、TYR、TYRP1和TYRP2基因的多态信息含量和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并对该位点基因型的分布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的卡方检验。将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中进行整理,并用SPSS 19.0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ASIP基因在不同毛色的巴什拜羊群体中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和AB型,等位基因B为红色被毛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等位基因A为黑色和青灰色两种被毛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红色被毛多态信息含量处于中度多态,而黑色和青灰色被毛多态信息含量处于低度多态。TYR基因在不同毛色的巴什拜羊群体中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G型和GG型,等位基因G为3种毛色的优势等位基因TYR基因在巴什拜羊黑色和青色被毛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红色被毛群体中处于不平衡状态(P<0.05)。TYRP1基因存在两种基因型:AA型和GG型,等位基因A为红色和青灰色两种毛色的优势等位基因;等位基因G为黑色被毛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TYRP1基因在巴什拜羊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红色被毛多态信息含量处于高度多态,黑色和青灰色被毛多态信息含量处于低度多态。TYRP2基因PCR-SSCP检测结果没有显示多态。【结论】ASIP、TYR、TYRP1和TYRP2基因多态性与巴什拜羊的毛色性状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也迷离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体重、体尺指标间的相关性,为也迷离鸡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0日龄、同批次,且健康状况良好的也迷离鸡200只(公、母各半),测定并记录其0~20周龄的体重、体尺数据,通过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也迷离鸡公、母鸡的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后,基于拐点周龄结果进行体重、体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周龄以后公鸡体重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和母鸡分别在8周龄和6周龄达到生长高峰期;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均能很好的拟合也迷离鸡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5以上,其中Gompertz模型为也迷离鸡体重生长发育过程的最佳模型。在体尺指标方面,2~20周龄,公鸡的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胫长、胸深和背宽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4~6周龄公鸡的胸围显著高于母鸡(P<0.05),8~20周龄公鸡的胸围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6~20周龄公鸡的胸宽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8周龄公鸡的体重与...  相似文献   
107.
智能饲喂器对哺乳母猪采食量体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不同饲喂方式对哺乳母猪采食量、体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满足哺乳母猪获得最大采食量并达到精准饲喂控制等需求,该文以哺乳母猪为试验对象,比较不同饲喂方式对哺乳母猪采食量、体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共选用40只1胎母猪,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采用智能饲喂器饲喂(6次/d)、试验2组采用人工饲喂(6次/d)、对照组采用人工饲喂(3次/d)。结果表明,在试验环境条件下,哺乳8~21 d、人工饲喂3次/d的采食量(6.46 kg)显著高于智能饲喂6次/d(5.22 kg)(P0.05),2种饲喂方式在母猪的体质量变化、背膘变化、总产仔数、断奶后发情天数、仔猪日增体质量和用水量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哺乳母猪在采食过多时可能引起厌食进而降低后期的采食量,应按照饲喂参数逐步增加饲喂量饲喂;在现有设备投资和工资水平下,智能饲喂器正常使用4.5 a可取代1名优秀饲养员。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智能化饲喂替代有经验人工饲喂、根据饲养条件选择饲喂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吐鲁番黑羊不同季节血清生殖激素的分泌变化规律与繁殖活动的调控关系,本实验以6只年龄为2~4岁、体重为45~55kg的吐鲁番黑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采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春、夏、秋、冬4个季节吐鲁番黑羊血液样本,利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整个发情周期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4)水平,并分析其分泌规律。结果表明:吐鲁番黑羊血液中FSH、LH、E2、P4含量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夏秋两季FSH、LH和E2的分泌量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P4含量则是春季和冬季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情期内4种激素上升下降变化趋势一致,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且吐鲁番黑羊在不同季节都能自然发情,其中夏季与秋季自然发情效果最好。综上,为进一步提高吐鲁番黑羊繁殖效率和生产效益,可在夏季和秋季对吐鲁番黑羊母羊进行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扩大吐鲁番黑羊种群。  相似文献   
109.
为探究伊犁马对补喂不同水平α-酮异己酸的吸收及其某些相关代谢,采取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1岁,体重(295.25±25.15)kg的伊犁马,分成4组,每组5匹。试验Ⅰ、Ⅱ、Ⅲ组分别补喂6、12、18 gα-酮异己酸,进行为期25 d的试验。在试验第25天采集血液样品。结果表明:(1)随着α-酮异己酸补喂水平的增加,血浆中α-酮异己酸浓度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补喂α-酮异己酸1 h后各试验组血浆α-酮异己酸浓度分别提高了11.2%、7.86%和21.51%,且均达到了峰值(P>0.05);(2)随着α-酮异己酸补喂水平的增加,血浆中β-羟基-β-甲基丁酸浓度的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补喂前0 h血浆β-羟基-β-甲基丁酸浓度呈下降趋势,补喂后1、2、4 h血浆β-羟基-β-甲基丁酸浓度均有所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浆α-酮异己酸和β-羟基-β-甲基丁酸浓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血浆亮氨酸浓度分别提高了22.40%和22.24%(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血浆异亮氨酸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缬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血浆赖氨酸、甲硫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酰胺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血浆5-羟色胺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Ⅲ组血浆三甲基组氨酸浓度降低了18.74%(P>0.05)。补喂α-酮异己酸提高了伊犁马血浆α-酮异己酸浓度,且各试验组均在补喂后1 h达到峰值;提高了血浆β-羟基-β-甲基丁酸和亮氨酸的浓度。通过补喂不同水平的α-酮异己酸,改变了伊犁马对某些氨基酸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色氨酸(RPTrp)对绵羊血浆色氨酸(Trp)及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3.0±0.5)岁、平均体重(53.49±2.41)kg、健康的萨福克绵羊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精料饲喂量为10 g/(kg BW·d),玉米青贮为1.8 kg/d,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Ⅰ、Ⅱ组绵羊分别添喂150 mg/(kg BW·d)Trp和333 mg/(kg BW·d)RPTrp,进行2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上午和下午饲喂后2 h,试验Ⅰ组血浆总色氨酸(T-Trp)、游离色氨酸(F-Trp)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犬尿氨酸(Ky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午饲喂后6 h,试验Ⅱ组血浆T-Trp、F-T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下午饲喂后4 h,试验组血浆F-T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上午饲喂后10 h、下午饲喂后8 h,试验Ⅱ组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午饲喂后6、8 h,试验组血浆褪黑素(M 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午饲喂后4、8 h,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下午饲喂后2 h,试验组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时间点各组间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以极显著提高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并极显著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1),试验Ⅱ组还可极显著提高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因此,补喂Trp可使绵羊采食后血浆T-Trp、F-Trp和Kyn含量迅速升高,而补喂RPTrp时上述作用则较平缓。补喂Trp、RPTrp对绵羊血浆ALB、FFA、5-HT含量影响较小,仅有个别时间点作用显著。补喂Trp、RPTrp使绵羊白天血浆中ML含量升高,补喂Trp对夜间绵羊血浆中ML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补喂RPTrp可使绵羊夜间血浆ML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补喂Trp、RPTrp可提高绵羊血浆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