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7篇
农学   31篇
  11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硫对水稻幼苗镉积累特性及亚细胞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探明硫对水稻幼苗镉积累特性及亚细胞分布特征的影响, 进行水培试验。以高镉积累水稻品种T优705和低镉积累品种湘早籼24为材料, 研究硫对水稻幼苗吸收累积镉的影响及其植株体内亚细胞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 当施硫水平为2.8 mg·L-1时, 2个品种根系和地上部分的镉含量均显著降低;当施硫浓度为0.3 mg·L-1时, 只有湘早籼24根系中的Cd含量显著降低(P<0.05)。施硫可显著降低水稻根系中的镉向地上部分转移, 增加水稻地上部细胞壁中的Cd分配比例, 降低胞液中的Cd分配比例。与根系相比, 地上部的Cd积累量更容易受到施硫水平的影响。因此, 针对不同品种, 在水稻苗期合理施硫可有效地缓解Cd毒害。  相似文献   
172.
采用水培方法,在玉米幼苗进入三叶期后向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氯化镉(0、10^-6、10^-5、10^-4 mol·L^-1),胁迫不同时间(5、10、15 d)后对幼苗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低浓度(10^-6 mol·L^-1)及中浓度(10^-5 mol·L^-1)镉胁迫对幼苗生长均有较强刺激作用,而中浓度胁迫对地上部分作用更明显;低浓度镉胁迫对根部及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及ASA-POD)活性影响较小,只是根部POD、ASA-POD活性明显升高,而中浓度胁迫对除SOD外其他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显著促进作用;MDA含量均未有显著升高,可见根部及叶片未受到氧化损伤;两种浓度胁迫下,Fv′/Fm′虽下降,净光合速率有所升高。高浓度镉(10-4 mol·L^-1)胁迫下幼苗生长几乎停止;根部SOD及CAT活性升高,而POD和ASA-POD被明显抑制,叶片中CAT、POD及ASA-POD活性显著升高;根部受到显著氧化损伤;各项光合参数(Fv/Fm、Fv′/Fm′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3.
堆肥基质驯化的高羊茅对盐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垃圾堆肥基质中生长驯化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试验材料,研究高羊茅对盐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试验对2种材料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了地上生物量、株高、地下根重、根长、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经堆肥基质驯化的高羊茅各生长指标均高于对照,其中地上生物量,株高和根长分...  相似文献   
174.
以‘天塔五号’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栽培盒培养方法,探讨解磷菌PW-512对玉米苗期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解磷菌PW-512处理的玉米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及同等剂量灭菌处理的菌剂含量高,且随着解磷菌PW-512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同等剂量的灭菌处理的解磷菌PW-512菌剂相比,解磷菌PW-512菌剂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苗期SOD、POD及CAT活性,同时证明,在试验范围内,解磷菌PW-512菌剂剂量越大,其促进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5.
首次通过对松茸菌丝体的液体培养方式的比较,选择以间歇性手摇的方式进行筛选,以松茸菌丝体生物量(干质量)为主要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筛选出2种最适碳氮源,再结合L9(34)正交设计方法,最终得到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蔗糖30.00 g/L,麦芽糖20.00 g/L,酵母粉2.50 g/L,麦麸25.00 g/L(浸提液),KH2PO42.50 g/L,MgSO4·7H2O 1.50 g/L,维生素B18 mg/L,pH值自然条件。25℃静置培养12 h,再每隔12 h水平往复手摇约5 min,培养72 h,其生物量可达10.92 g/L。与前人试验结果相比,该方式周期更短,生物量更高。  相似文献   
176.
试验旨在建立鼠伤寒沙门菌诱导的昆明小鼠氧化应激模型并探讨其分子机制。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沙门菌菌液(试验组1)和高剂量沙门菌菌液(试验组2)。灌胃24 h后解剖小鼠并采集样品,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观察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切片并评分,测定肝脏和十二指肠抗氧化酶、抗氧化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2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活力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试验组1和2小鼠十二指肠表现为绒毛断裂脱落和肠道固有层溃疡坏死,肝脏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肝索紊乱和点状坏死;试验组2小鼠十二指肠和肝脏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GPx1、血红素加氧酶(HO-1)、自噬相关蛋白(p6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十二指肠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密封蛋白(OCLN)以及肝脏ZO-1和紧密连接蛋白-8(CLDN8) 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合上述试验结果,使用高剂量沙门菌成功建立了小鼠氧化应激模型,并发现高剂量沙门菌可能通过降低p62和Nrf2的转录来抑制十二指肠和肝脏中抗氧化酶的表达,造成十二指肠和肝脏细胞屏障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77.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复合物对肉鸡肠道屏障功能、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和关键免疫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探索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复合物在肉鸡生产上的适宜添加剂量。选用1日龄健康科宝肉鸡1 3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T1、T2、T3)分别饲喂添加0.8、1.0和1.5 kg/t的包被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复合物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试验结束当天,每个重复选取6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鸡翅静脉采血,然后屠宰并取空肠、脾脏、肠系膜淋巴结(MLNs)。分别测定血清中D-乳酸(D-LA)、细胞因子的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并对空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以及脾脏和MLNs中Toll样受体(TLRs)的mRNA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2组肉鸡血清中D-LA含量和DAO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T3组肉鸡血清中D-LA含量和DA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T2和T3组肉鸡空肠封闭蛋白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T2组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1组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MLNs中TLR4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2组血清中IL-1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IL-2含量显著提高(P<0.05),脾脏和MLNs中TLR4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3组血清中IL-1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IL-2含量显著升高(P<0.05),脾脏和MLNs中TLR4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T1组相比,T2组血清中D-LA含量和DA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T3组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复合物能够提高肉鸡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降低肠道通透性,下调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缓解机体炎症。根据本试验结果,推荐科宝肉鸡饲粮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复合物适宜添加量为1.0 kg/t。  相似文献   
178.
构建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为大白菜干烧心QTL定位和分析奠定基础。以大白菜感病品种B120和大白菜抗病品种黑227为亲本建立的DH系为作图群体,基于所筛选出的74对In Del标记和37对SSR标记构建分子遗传图谱。利用Join Map 4.0软件,初步构建了一张覆盖基因组长度为1 004.7 c M、平均图距为9.30 c M的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包含12个连锁群、108个标记位点。该图谱能有效地用于大白菜干烧心QTL定位。  相似文献   
179.
180.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和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防治韭菜的主要地下害虫韭蛆(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造成韭菜农药残留超标主要原因。室内实验表明,生物天敌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处理60h后,韭蛆杀死率显著高于使用农药的对照组。2010年4月18日在山东省寿光市丰城地区韭菜地施用昆虫病原线虫以防治韭菜的主要害虫韭蛆,同时以施用化学农药辛硫磷作为对照,处理后第35d和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处理组的昆虫病原线虫多度显著高于化学对照组,其中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经昆虫病原线虫处理后的韭菜鲜重比化学农药处理的对照组增加了10.4%,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效果。上述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能够有效控制韭蛆危害。第35d取样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处理组的土壤线虫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高于化学农药处理组;第175d调查结果表明,两种处理之间土壤线虫群落各指标相近。试验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能够有效防治韭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