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7篇
农学   31篇
  11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铜诱导下小麦生理生化及叶绿体蛋白质组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uCl_2处理小麦幼苗的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铜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及蛋白组分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中Cu~(2+)浓度的增加小麦苗株高呈显著降低趋势,各浓度处理的苗高均极显著低于对照,5 mmol/L处理较对照降低了54.47%;叶绿素含量呈现降-升-降的趋势,但均小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68~1.23 mg/g,但差异不显著.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1 mmol/L Cu~(2+)处理后叶绿体蛋白质组分变化,结果表明,有17个蛋白质斑点发生较明显变化,其中7个斑点缺失,1个斑点增加,另有9个蛋白质斑点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2.
Ce(NH4)2(NO3)6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Ce(NH4)2(NO3)6对水稻种子浸种,探讨了外源Ce(NH4)2(NO3)6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mg·L-1Ce(NH4)2(NO3)6浸种24h,可增强水稻种子在萌发时的α-淀粉酶活性,提高种子活力及萌发率,根系活力增强,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细胞膜相对透性及MDA含量降低.50~100 mg·L-1的Ce(NH4)2(NO3)6浸种后,种子活力及幼苗根系活力下降,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相对透性及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3.
仫佬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了仫佬族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309例(男120例,女189例)。结果表明:5种舌运动类型出现率在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5项舌运动类型间的相关性较小,仅有3对相关;卷舌基因与尖舌基因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翻舌基因与尖舌、三叶舌基因间存在基因互作的关系;与国内外其它群体比较,仫佬族卷舌率、翻舌率、尖舌率和三叶舌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4.
稀土元素铈减轻铅对玉米毒害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保护性酶活性及脯氨酸、 MDA含量的检测, 电导率测定研究稀土元素铈减轻玉米幼苗抗重金属铅毒害能力的机理. 结果表明, 用适宜浓度Ce(NH4)2(NO3)6浸种后培养的幼苗, 经重金属铅胁迫后, 能有效地降低相对电导率, 维持较高的SOD活性, 提高POD、 CAT活性, 减缓MDA的积累. 同时, 能促进玉米幼苗脯氨酸累积.  相似文献   
115.
对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核心区内病虫害进行了调查,以确定西花蓟马的种群变化、空间分布及番茄果实的受害情况。结果表明:西花蓟马成虫在温、湿度相对较高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高,较为活跃。西花蓟马在作物种植地块中部、靠墙等区域的植株中下部隐秘位置种群密度较高,为害严重,应该是灭虫时的主要防治部位。  相似文献   
116.
梁爱军  王淞  鲍迪  孙少起  董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109-17113
[目的]分析乌克兰鳞鲤的遗传结构,以期为乌克兰鳞鲤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乌克兰鳞鲤(46尾)进行了AAT、α-GPD、GPI、IDH、MDH和PGM共6种同工酶以及肌浆蛋白(PROT)的电泳分析。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其mtDNA的D-loop区段,利用12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其扩增片段进行了RFLP分析;并对2种单倍型的PCR扩增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同工酶检测出的12个基因座位中,α-GPD*、GPI*和PGM*存在变异,多态基因座位比例及平均杂合度预期值分别为25%和0.092 0。RFLP检测结果表明PCR扩增到约1.6 kb的DNA片段,8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DraⅠ、EcoRⅠ、HaeⅢ、HapⅡ、HinfⅠ、TaqⅠ和XspⅠ)有酶切位点,DraⅠ和TaqⅠ个体间存在变异。将不同酶切类型结果组合后,得到2种单倍型。[结论]根据同工酶检测结果,可以认为乌克兰鳞鲤含有中国鲤与欧洲鲤2种血统;与RFLP分析结果相比,序列分析表明2种单倍型在DraⅠ和TaqⅠ酶切位点以外也存在碱基差异。  相似文献   
117.
党晨  高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93-17295
[目的]了解除草剂对黑麦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方法]从生理生化和细胞水平分析了2种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和甲酰胺草磷(Amiprophos methyl,APM)]对黑麦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Atrazine可明显降低黑麦幼苗叶绿素a、b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当用0.100和1.000 mg/LAtrazine处理黑麦幼苗16h时,叶绿素a、b含量分别从对照的1.26(a)、0.49(b) mg/g(FW)下降至1.15(a)、0.46(b) mg/g(FW)和0.81(a)、0.33(b) mg/g(FW)。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随着Atrazine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Atrazine对黑麦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结构无显著影响。APM处理后,黑麦幼苗叶绿素a、b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但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如桥、多极分裂、滞后染色体和不均等分裂中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结论]黑麦中Atrazine使用的临界剂量为0.100~1.000 mg/L,而APM为4.000mg/L。  相似文献   
118.
分别以2,3,5 d叶龄的栽培小麦京411、偏硬001和杂交F1幼苗为材料,利用动态蛋白质组技术,对F1及双亲的蛋白质变化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双亲及F1中蛋白质差异表达现象被观察到,其中在5 d的叶子中最为明显。如在发育2 d和3 d的F1叶子中,各有15个蛋白质斑点的含量产生变化,而在5 d叶龄的叶子中,这种有变化的蛋白质斑点达27个,在这些变化的蛋白质中,偏双亲和低于双亲的为多数,如5 d的叶子中分别占41%和44%,同时,在F1叶片中观察到有蛋白质消失和新的蛋白质诱导现象产生。这些结果表明,杂种中存在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现象,展开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对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9.
水稻镉离子流速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镉积累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水稻镉(Cd)积累量与其流速之间的关系,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对四种基因型水稻根系不同部位和根茎维管束组织中的镉离子(Cd2+)流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根系不同部位的Cd2+流速存在显著差异,伸长区的Cd2+流速显著大于根冠,根毛区和根毛,且在基因型间存在明显差异。根系伸长区维管束组织的最大Cd2+流速比其表皮细胞的流速大1倍以上,基因型间的差异较小。茎秆维管束组织中的Cd2+流速在基因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T优705各部位的Cd2+流速都明显大于其他品种,且稳定性较好,致使其根系和地上部的Cd积累量也显著大于其他品种。根茎维管束组织中的Cd2+流速能够准确地反映不同水稻品种转运和积累Cd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0.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在10-6、10-5、10-4mol·L-1浓度下,Cd2+胁迫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系统、丙二醛(MDA)含量、Cd积累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同时讨论了Cd2+毒害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低浓度(10-6、10-5mol·L-1)Cd2+胁迫下,玉米幼苗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高浓度(10-4mol·L-1)Cd2+胁迫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Cd2+胁迫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除叶片中SOD和CAT活性略有上升外,其他抗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高浓度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最明显。植物吸收的Cd主要积累在根部,Cd2+胁迫能干扰玉米对Fe、Cu、Zn、Mg等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