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30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锌处理对白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 研究了重金属锌(Zn) 对白菜各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Zn不仅极显著影响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及Zn 吸收量, 还显著影响白菜叶绿素、维生素C、还原糖、粗蛋白、粗纤维等各营养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72.
HCHs在海河干流沉积物/水间迁移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对海河干流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六六六(HCHs)污染状况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水体中HCHs含量为4.02~25.29 ng·L-1(平均值12.94 ng·L-1),表层沉积物中HCHs含量为2.77~5.96 ng·g-1(平均值4.25 ng·g-1),表层水和表层沉积物中HCHs的主要成分均为β-HCH.以γ-HCH为例,利用稳态非平衡逸度模型计算了γ-HCH在海河干流沉积物冰间的迁移和分布,模型结果用现场实测浓度进行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很好.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进一步表明,生物降解速率常数、污染物在悬浮颗粒物/水间分配系数以及水体颗粒物沉降通量是影响HCHs在沉积物/水间迁移过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植物修复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去除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4.
寇莹莹  宋英今  杨少辉  王洁华 《作物学报》2016,42(12):1798-1804
植酸是植物源食品中的主要抗营养成分, 降低植酸含量可有效提高大豆的营养利用率。本文根据大豆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对无花果曲霉植酸酶phyA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 人工合成了适合在大豆中表达的phyA(b)基因。以pCAMBIA3301为骨架, 构建由大豆凝集素基因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调控的植物表达载体pCBPS-phyA(b)。用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吉林35大豆子叶节。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初步整合至大豆基因组中; bar试纸条表明所有阳性植株中均能检测到bar基因的蛋白产物; 除草剂叶片涂抹显示野生型的叶片出现黄化或枯萎现象, 而转基因植株叶片表现正常, 具除草剂抗性; 以半定量RT-PCR共筛选到13株转phyA和19株转phyA(b)阳性转基因大豆植株。通过对转基因大豆T3种子中植酸酶活性、无机磷和植酸磷含量等检测, 证明人工基因phyA(b)比phyA在大豆种子中所表达的植酸酶具有更高的活性, 说明密码子优化有利于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5.
为了治理河道底泥中复合重金属的污染,利用栽培试验研究高羊茅对底泥中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情况。研究发现,高羊茅种植3个月后对底泥中Cr、Cd、Cu、Zn、Mn、Ni污染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此时底泥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达到最小值,但对Pb的去除效果不明显。重金属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Cr>Cd>Cu>Zn>Mn>Ni。对底泥中Cr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高达61.44%。Ni、Zn、Cr、Cu、Mn均在根部的累积量最大,其次是叶和茎。Cd被高羊茅吸收后,主要累积在叶和茎部。从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来看,高羊茅尤其适于对Cd和Zn污染的修复。脱氢酶活性在高羊茅种植的过程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种植3个月后酶活性达到最高,且脱氢酶活性与重金属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其对重金属污染较为敏感。高羊茅根际底泥中微生物种群数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为真菌>细菌>放线菌。  相似文献   
76.
镉胁迫对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究镉(Cd)污染对盐碱湿地植被的毒性效应,以盐碱湿地典型植物碱蓬为供试植物,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0~300mg·L-1镉胁迫下碱蓬种子萌发特征及幼苗生长特征.结果表明,3 mg· L-1镉胁迫显著提高发芽势、发芽指数、根冠比、幼茎直径、根系直径并降低根系长度(P<0.05),10 mg·L-1镉胁迫显著提高活力指数、幼茎重量、根系重量并降低根系活力(P<0.05),30 mg· L-1镉胁迫显著提高发芽率和幼茎长度(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主成分上碱蓬种子发芽势具有最高的载荷,说明发芽势可以很好地反映镉胁迫下碱蓬的生长状态.碱蓬种子发芽势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盐碱湿地镉污染监测或表征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7.
浅述利用植物对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土壤中积累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物,由于其对人类具有潜在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处理重金属污染主要是一些物理化学方法,它们虽各有优点,但不同程度地存在投资费用高、操作运行难、易产生2次污染等缺点。近年来出现的植物修复则可以满足这一需要,尽管植物修复会受到植物种类、植物根系分布、污染物种类等影响,但已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处理技术相比,该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79.
为了探讨有机物料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效果,选用牛粪、醋糟、食用菌菌渣和绿化粉碎废料,设定14种配比对盐渍土进行处理,定植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做生长试验,并定期测定土壤全盐含量和pH。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对土壤全盐含量和pH的改善作用不同,其中以用量较多的醋糟、食用菌菌渣和绿化粉碎废料与较少量的有机肥配合施用,即牛粪∶醋糟∶食用菌菌渣∶绿化粉碎废料为1∶3∶3∶3(体积比),对土壤改良效果较好,且在此条件下种植的金银木能获得最大生长量。在评价土壤改良效果方面,生长量指标(株高、冠幅)比生理指标(叶绿素指数和净光合速率)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