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4篇
农学   47篇
  15篇
综合类   266篇
水产渔业   300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农药灭多威和辛硫磷对罗非鱼的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更新式静态急性试验法,研究了灭多威和辛硫磷对罗非鱼的单一及联合毒性。结果显示,灭多威和辛硫磷对罗非鱼的24、48、96 h-LC50分别为1.25、0.75、0.43 mg·L-1和13.30、6.98、4.58 mg·L-1,安全浓度分别为0.043 mg·L-1和0.458 mg·L-1。按照农药毒性分级标准,灭多威对罗非鱼是极高毒农药,辛硫磷对罗非鱼是高毒农药。联合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灭多威和辛硫磷在24、48、96h的相加指数分别为0.24、0.26、0.06,相加指数均大于零;SOD活性研究显示,灭多威、辛硫磷以及灭多威+辛硫磷对SOD活性有显著抑制效应,且抑制作用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同时,灭多威和辛硫磷联合染毒对罗非鱼肝脏SOD活性的抑制效应较相同条件下单一灭多威或辛硫磷染毒时强;表明灭多威和辛硫磷对罗非鱼的联合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它们的共存会对鱼类产生更强的毒性作用。在环境评价中,决不能简单地将各单一污染物毒性相加来判断其综合毒性。  相似文献   
572.
选取450尾健康的异育银鲫鱼种[体重为(7.46±0.2)g],随机分成5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2、3、4和5为试验组,投喂的饲料是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溶血卵磷脂、0.1%的溶血卵磷脂、0.1%甜菜碱和0.15%氯化胆碱(共含氯化胆碱0.21%),在室内可控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67d,研究3种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脂肪代谢和血液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0.1%甜菜碱组和高剂量氯化胆碱(0.21%)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28%和9.23%,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饲料系数均比对照组有所下降,其中高剂量氯化胆碱(0.21%)组、0.1%的溶血卵磷脂组和0.1%甜菜碱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而肝体比、肝脏中脂肪含量、肌肉中脂肪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其中试验组肝体比、肝脏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生化指标显示:高剂量氯化胆碱(0.21%)组和添加0.1%甜菜碱组血浆中的甘油三酯比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而0.05%溶血卵磷脂、...  相似文献   
573.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主要增殖放流经济鱼种之一,探索有效的标志方法对其增殖放流的技术保障和效果评价无疑至关重要。本研究对草鱼仔鱼耳石进行了1 d茜素络合物(ALC)荧光标记,以确认该方法的可行性及适宜条件。结果显示,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均能被标记。标记环在可见光及荧光下均能被观察到。其中,后者使用蓝色激发光(WBS)观察效果最佳。总体上,微耳石的标记效果最好,矢耳石次之。ALC浸泡对鱼体的生存及生长无显著影响,耳石上荧光信号出现和消失与鱼体开始浸泡和结束均存在约12 h的时滞。浸泡标记过的实验鱼在经过长达60 d的恢复续养后,标记环仍清晰可见,表明ALC标记效果明显且可长期存在。该方法对草鱼仔鱼的增殖放流标记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4.
海南沼虾(♀)×日本沼虾(♂)的人工种间杂交及其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海南沼虾(♀)×日本沼虾(♂)杂交试验,获得了可育的F1代杂种,并对F1代及其双亲进行了RAPD分析。共进行6批杂交试验,4批抱卵,3批获得杂交虾,成活率分别为30%,48%,64%。形态上,F1代兼有双亲特征,但偏向父本。RAPD扩增结果显示,海南沼虾和日本沼虾的扩增带型存在显著的差异,F1杂种兼有双亲的特征带,父、母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785 6,父本与F1的遗传距离为0.410 9,母本与F1的遗传距离为0.423 8。从分子水平确认了日本沼虾(♀)和海南沼虾(♂)种间杂交的成功,并为进一步寻找经济性状相关分子标记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75.
以吉富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为繁育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繁育4组F1,将初始规格基本一致的4组罗非鱼饲养100 d后,运用“加性-显性”遗传分析模型,分析了4组F1罗非鱼8个生长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遗传效应以及与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F1群体平均优势为0.129 4~0.368 4.除尾柄长超亲优势较大外,其他性状的群体超亲优势较小或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2)8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B)为0.714 2~0.995 3,表明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对性状的遗传变异影响极显著(P<0.01).除尾柄长外,其他性状的狭义遗传率(HN)介于0.469 4~0.737 9,表明加性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中所占比率较高.(3)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尾柄高性状之间表型相关在0.776 6~0.999 7范围内,而遗传相关在0.994 1~1.000 0之间,表明这些性状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取样结束后,采用3.95×106 CFU/mL的海豚链球菌菌液进行腹腔感染,吉富罗非鱼自繁组F1代12 h后出现死亡,而奥利亚罗非鱼自繁组F1192 h后才出现死亡.384 h后,吉富罗非鱼自繁组F1死亡率为40%,正反交组F1分别为20%和23.3%,奥利亚罗非鱼自繁组F1死亡率最低,为6.67%.研究结果表明,除尾柄长外,杂交F1的其他性状不具备超亲优势,然而杂交可以提高选育后代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576.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通过PCR扩增技术对4个不同区段的长江刀鲚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共采集分析长江刀鲚160尾,共检测出34个变异位点、31个单倍型.本研究中长江刀鲚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0.49)接近临界水平(0.5),核苷酸多样性水平(π=0.00078)低于临界水平(0.005),雌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雄性群体.长江刀鲚群体间遗传距离较小,分化程度较低.进一步分析变异组成显示:长江刀鲚群体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变异不显著,说明长江刀鲚在遗传学上仍为一个分类单元,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中性检验结果显示:长江刀鲚群体积累了较多的低频突变,DNA进化偏离中性选择,在历史上发生过历史扩张事件.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31个单倍型聚为2支,单倍型Hap1~Hap13、Hap15~Hap25、Hap27~Hap31聚为一支(n=158),单倍型Hap14和Hap26聚为另一支(n=2),说明长江刀鲚群体中的极少数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长江刀鲚群体中混杂着其他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577.
本文采用AFLP技术对黑龙江野鲤、黄河鲤、建鲤和荷包红鲤4个鲤鱼种群共9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8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扩增得到50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73个,多态性比率为54.38%。同时对4个种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Nei’s基因多样性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114±0.2705,0.1825±0.2694,0.1888±0.2587和0.1600±0.242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398±0.1872,0.1225±0.1863,0.1235±0.1774和0.1036±0.1636;总基因多样性(H4)平均值为0.1721±0.0350;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平均值为0.1224±0.0190;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892,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71.08%,种群间为28.92%,而基因流系数(Nm)为1.2291。另一方面,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种群平均近交系数(Fst)为0-31191,变异31.19%来自种群间,68.81%来自种群内。4个种群中黑龙江野鲤的种内多态性比例最高,而荷包红鲤种群最低,并且4个鲤鱼种群当前的种质资源良好,具有一定的种群稳定性;建鲤已经开始分化,与亲本荷包红鲤亲缘关系逐渐分化,逐步形成自己稳定的遗传结构。本研究为探讨鲤鱼种群的遗传特性和遗传分化提供参考,也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8.
微量元素对水华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量元素作为藻类营养因子的一部分,对藻类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而藻类(特别是微囊藻)的大量增长则会造成"水华"现象。本文综述了各种微量元素对水华藻类生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进而得出结论:微量元素对水华藻类的生长影响趋势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藻类对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在微量元素中,铁元素对水华的发生、发展至为重要,在某种情况下有可能成为水华发生、发展的限制因子;其他元素(如稀土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等)在水华发生、发展中则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79.
研究了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肌肉成分及消化酶活性与饲料中不同脂肪水平的关系。设置饲料中鱼油添加量为0%、2%、4%、6%、8%和15%共6个梯度组,其脂肪水平分别为1.73%、3.71%、5.69%、7.67%、9.64%和16.55%共3个重复,饲养90d。吉富罗非鱼饲养中成活率的范围在84.76%~99.05%之间,但是投喂16.55%饲料的吉富罗非鱼成活率显著低于3.71%脂肪组(P<0.05)。吉富罗非鱼摄食量变化范围为(0.94±0.04)~(1.34±0.02) g/d,当饲料中脂肪水平大于7.67%时其摄食量显著下降(P<0.05)。7.67%组的试验末鱼平均体重和体长显著大于1.73%及16.55%组(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吉富罗非鱼的肌肉脂肪含量上升,变化范围为2.29%~4.27%,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及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吉富罗非鱼胃和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前肠中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试验证明,高脂肪水平的饲料导致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下降,摄食量减少;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吉富罗非鱼肌肉脂肪含量随之增加,胃和肠道中的蛋白酶活性变化较小,但是肠道中脂肪酶的活性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580.
本研究利用集成多孔石墨管电热蒸发器和钨丝捕获阱技术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系统,基于固体进样技术建立了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贝类中镉(Cd)的测定方法,实现了贝类中Cd的快速灵敏检测.结果显示,仪器在最佳参数条件下稳定性良好,采用“在线原子阱”捕获后释放的信号可以消除大多数基体干扰.贝类样品匀浆后在酸性条件下直接进样可快速测定Cd,且使用1%硝酸进样效果最好.采用标准曲线和标准加入法验证,均线性良好(R2≥0.995),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1%-110.6%和96.4%-105.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3%-11.6%和7.5%-8.7%,方法检出限分别为3 pg和0.6 pg,满足贝类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要求.但相对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具有更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用标准物质验证,检测结果在参考值范围内.因此,标准加入法更适合贝类中Cd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