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44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城市作为全球氮热点区域,其中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研究其变化特征及趋势,对推动城市低氮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为例,分析1992年-2012年期间全市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未来10年重庆市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总量.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从1992年-2012年由22 130.348t增加到60 196.306t,各类食物氮消费结构中粮食消费呈不断下降趋势,蔬菜、乳制品、禽肉类的食物氮消费则呈现上升趋势.模型GM(1,1)预测显示,重庆市城市居民氮消费2022年可能超过90 000t,将进一步威胁城市环境安全,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以及高等学历人数比重对其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基于差分GPS技术的淤地坝泥沙淤积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早期建设的淤地坝缺乏监测资料,对现已淤满坝地拦截泥沙量的估算成为当前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该文选取延安宝塔区羊圈沟小流域1979年修建的淤地坝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差分GPS技术,测量坝地淤积面平均高程和淤地面积,结合1977年1︰10 000地形图,建立高程—面积/淤积量曲线,得出羊圈沟淤地坝淤积泥沙方量为155 849.2 m3,并通过计算得到建坝至淤满期内(1979-2004年)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4 052.1 t·km-2·a-1,属于中度侵蚀。差分GPS技术的应用为准确估算淤地坝泥沙淤积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以弥补历史上侵蚀产沙数据,而且对定量评价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
研究筑坝与硬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为人工改造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管理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张家口市清水河—洋河干流5个不同程度筑坝与硬化的河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河道结构、河床底质、水文特征、水质参数和水生生物5类指标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指数(RHI),评估了筑坝与硬化对河流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轻微疏浚或具拦砂坝河段的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好(RHI 30~40),具溢流堰河岸硬化河段为中等健康(RHI 20~30),筑坝和河床河岸全硬化的河段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差(RHI 10~20)。筑坝与硬化改变河流物理结构,进而影响河床底质组分和水文特征,其与RHI的变化显著相关(P<0.05),是损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原因;此外,总磷、有机质污染及较低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对河流的健康均有不利影响,仅在夏季植物大量生长和污染物质被稀释时,RHI有所提高。为了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需要恢复自然的河岸和缓冲带,改善河流水动力,并加强外源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24.
环渤海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轨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变化轨迹的目标、特征等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变化轨迹斑块的意义,通过轨迹斑块将复杂的时空动态现象用二维图谱表示出来。同时,基于变化轨迹方法,对环渤海地区土地覆盖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选取占所有发生变化面积91.25%的30种主要的变化轨迹,生成变化轨迹空间分布图谱,并结合格局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耕地"属于人类干扰最为剧烈的地类,其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的流失上;(2)"耕地"向"人工表面"的转换是研究区最大的变化类型,其中2005-2010年变化面积远大于2000-2005年,占用耕地进行开发建设现象更加严重;(3)"海域"向"人工表面"的转换主要发生在2005-2010年间,主要由人工围填海造成;(4)湿地面积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其转入、转出比例均较大,证明湿地内部变化剧烈,湿地的破坏和人工湿地的补充同时进行;(5)研究区内主要变化轨迹类型大都来源于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人类干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景观格局提供了清晰的时空动态刻画与分析,为有关部门在土地合理利用、耕地和生态用地保护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5.
基于环境相关法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属性空间分布预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土壤属性是土壤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并强烈影响土地利用和生态过程。正确理解并充分考虑土壤空间变异,对于在景观尺度上建立生态、环境过程模型是必不可少的。在黄土高原横山县采集了254个样点,应用数字地形与遥感影像分析技术,获取相关地形因子与遥感指数,分析土壤属性(土壤容重、有机质和全磷)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并利用环境变量进行空间预测。结果表明,土壤容重、有机质与地形因子和遥感指数之间存在较好相关性,而全磷与地形因子相关性不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对于土壤容重和有机质拟合较好,而对于全磷,预测结果较差;回归-克里格预测有效地减小了残差,消除了平滑效应,与实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6.
黄土高原不同退耕还林植被土壤干燥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退耕还林工程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造成了区域土壤含水量下降和土壤干燥程度的加剧,土壤干燥化正日益威胁到土壤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工植被建设的成效。选取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试点县吴起境内刺槐、杏树、柠条和沙棘4种分布广泛的退耕植被类型,对照撂荒草地,分析了不同林龄和不同植被类型样地0—500cm的土壤水分特征和土壤干燥化效应,并根据作物耗水量估算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时间。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植被类型样地土壤含水量由表层向深层呈降低趋势,随林龄增加,各植被类型样地土壤含水量、有效储水量逐渐减少。刺槐林土壤含水量较同龄沙棘和柠条林低,而杏树林则较同龄柠条林高。各植被类型样地土壤剖面均不含渗透重力水与极易效水层,随林龄增加,土壤相对湿度及易效水土层厚度占比逐渐减少,中效水、难效—无效水土层厚度逐渐增加。随林龄和土层深度的增加,各植被类型样地土壤干燥化强度、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增加,土壤湿度恢复到土壤稳定湿度所需要的时间及难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7.
坝上地区作为京津冀阻滞风沙入侵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构筑首都经济圈生态安全,维持地方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MODIS NDVI遥感数据,采用趋势线性分析、稳定性分析、变标度极差分析等数理方法,反演2005—2015年坝上地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趋势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预测植被演化趋势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11 a间坝上地区植被覆盖度区域差异性比较明显,整体表现为从坝西到坝东依次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2)坝上地区植被覆盖度极显著改善区域和显著改善区域的面积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89%,未显著改善区域占32.28%,退化区域占1.82%。(3)坝上地区植被覆盖稳定性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高稳定度区域和较高稳定度区域占比最大,为61.32%,中稳定度区域占24.35%,低稳定度和较低稳定度的区域占14.33%。(4)坝上地区未来植被覆盖持续改善区域占59.48%,潜在退化占38.67%,持续退化占1.04%,潜在改善占0.82%。  相似文献   
28.
定西关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定西关川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退耕还林还草前后(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结果表明:从1995-2010年,农地面积由56.86%减少到28.50%,而林地由9.01%增加到20.01%,草地由31.92%增加到48.30%;建筑用地持续增加,水域面积减少较快。流域景观破碎化程度略有上升,斑块形状指数有所降低。景观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连接度指数变化不大。1999年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林草地面积增加的直接驱动因素。15 a间,有50.95%的农地转变为草地,有46.24%的林地和草地又转变为农地,说明流域人口和城市的扩张,林草地面积扩大的压力仍然很大。此外,关川河流域水域面积的快速减少,说明流域水资源环境呈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
柏樱岚  王如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73-6676,6684
以门头沟为例,在水生态服务功能理论基础上,进行门头沟煤矿采空区水生态补偿研究。阐述了水生态补偿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水生态服务功能的水生态补偿理论,通过效益—代价分析,得出煤矿开采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付出了很大的生态效益为代价,对这些代价要予以补偿。指出水生态补偿不仅要有费用形式的经济补偿,还要有生态服务功能的补偿,才能确保水生态服务功能水平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政策补偿,出台相应的补偿政策,健全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使生态补偿行之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0.
欧美发达国家场地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经验表明,科学完整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是全面推进土壤质量保护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保障,尤其对处于起步阶段且面临诸多挑战的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虽然任重而道远,却是土壤污染管理能力建设的必然。为有效预防和治理修复工业遗留场地的土壤污染问题,加快推动城市土地的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发达国家场地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的要素构成及演变特点:各国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及管理方法异同并存,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必须以基于风险的全过程可持续管理为原则,涵盖法律保障、技术体系和管理手段等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方面。其中,法律法规是标准制定和措施执行的核心原则和关键导向;标准导则是加强法律法规可行性的细化、具象;管理手段是法律法规和标准导则实践层面的配套保障。欧美等发达国家完善的场地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对中国防治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从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和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三元一体的"法律—技术—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和重要内容,该体系涵盖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可持续管理体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