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7篇
  52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535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企业每进行一项经济活动都要决策,而决策的目的则是判断这一经济活动是否对企业有利。当然.决策是否有利除了一些社会影响外,对企业最大的影响还是这项经济活动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绝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所考虑的利润都是利用企业会计所提供的会计利润.即,会计利润=总收益-成本.这里的成本是指显性成本,显性成本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中.为了获取市场提供的资源而需要支付的货币等资产。实际上.在经济活动中,还有一种成本企业应该考虑而没有考虑到,那就是隐性成本,所谓隐性成本就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中要使用一些自有资源,而在使用这些自有资源时,企业不需要支付货币等资产.这时发生的成本,我们称之为隐性成本。  相似文献   
9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传统海珍之一,目前国内人工养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养殖产业仍旧面临养殖可控性差,病害频发、抗生素滥用等诸多问题。刺参肠道菌群与刺参的营养消化、免疫防御以及肠道再生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养殖过程中,维持刺参肠道微生态健康是保障刺参养殖成活率和营养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刺参自身生长阶段和外部环境因素均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基于此,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刺参肠道菌群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列举了影响刺参肠道菌群的主客观因素,以期为刺参的科学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3.
94.
对虾白斑病围栏封闭预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尚 《水产学报》2004,28(4):431-437
“对虾白斑病的围栏封闭预防技术”是一项针对沿海低位池塘、以切断传染病源为主旨、以设置防蟹围栏为特色的对虾白斑病综合预防技术。其主要措施为:首先在贮水(兼水处理)池和养殖池周围设置防蟹围栏,将该等池塘封闭起来,使杂蟹不会从陆地侵入池内;然后通过60目滤网进水,并用敌百虫或敌杀死处理上述两种池塘,杀灭以蟹类为主的一切甲壳动物;解毒后,放养经检测不带白斑症病毒的虾苗;采取封闭式养殖,养殖期中只向养殖池加水以补充渗漏和蒸发的水损失;加水时,先将海水在贮水池中用药物处理,杀灭其中的传染该病的媒介生物(主要是桡足类),药物解毒后再注入养殖池。此外,作为辅助措施,在养殖期中从多方面尽量保证虾池中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该技术已经过预备研究、实验研究和扩大试验等阶段,均证明效果良好。已扩大试验了近33.33hm^2(其中实际养虾池约17.33hm^2),成功率达96%左右。  相似文献   
95.
黄海中部小黄鱼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与昼夜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在黄海中部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摄食的体长和昼夜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摄食强度没有明显的体长变化,而食物组成却有明显的体长变化。随着体长的增大,鱼类和虾类的比例有所增加,而磷虾类、桡足类和端足类的比例则减少。饵料生境宽度在体长大于109mm后有明显的增加。经检验,小黄鱼平均每个胃中含有的饵料个数显著减少而饵料重量则增加,这符合"最佳摄食理论"。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黄鱼在体长达到109mm时,出现了明显的食物转换现象。小黄鱼的摄食强度在各个季节都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午夜24:00和早晨08:00是2个摄食高峰期。  相似文献   
96.
为了培育壳色和生长性状优良的壳紫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新品系,2021年通过家系选育的方式,以壳色性状为主要选育指标,建立了第1代壳紫长牡蛎选育群体。本研究以壳紫F1为亲本,采用平衡巢式设计建立了36个全同胞家系,并以野生长牡蛎为亲本建立对照组,比较分析了各家系在生长和存活方面的性能表现;同时利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对壳紫家系幼虫和稚贝期的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壳紫长牡蛎家系的存活率和壳高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幼虫期分别提高了1.49%~10.18%和3.75%~15.94%,稚贝期分别提高了4.05%~16.94%和15.95%~18.25%。不同壳紫家系的生长和存活情况也存在差异,没有发现在存活率和生长性状方面同时具有优势的家系。壳紫长牡蛎幼虫期壳高和壳长的狭义遗传力范围分别为0.43~0.84和0.49~0.80,稚贝期壳高和壳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15~0.33和0.18~0.37,均属于中高等遗传力。不同生长阶段壳紫长牡蛎家系壳高和壳长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均为正相关,幼虫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97和0.17~0.51,稚贝期为0....  相似文献   
97.
为探究不同时空尺度下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群落谱系结构的分布格局以及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根据 2013 年 6 月、7 月、8 月、10 月和 2014 年 2 月、4 月和 5 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开展的 7 个航次的鱼类资源调查数据, 基于鱼类系统发育关系, 分别以各月份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鱼类群落、全年和不同月份在各个站位上出现的鱼类为目标群落, 应用净亲缘关系指数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群落谱系结构的时空变化, 并探讨了影响群落构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 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 鱼类群落谱系结构在 2 月、4 月呈现发散状态, 竞争排斥可能是影响鱼类群落构建的主导因素; 在其他月份均为谱系聚集状态, 生境过滤可能是鱼类群落构建的主导因素。在站位尺度上, 从全年来看, 入海口处的站位点鱼类群落呈现为谱系发散, 竞争排斥起着主导作用, 而其他站位鱼类群落谱系结构表现为谱系聚集, 生境过滤为主要驱动因素; 在各月份中, 站位间鱼类净亲缘关系指数变化较小, 除 2 月和 4 月外, 各月份中多数站位上鱼类群落表现为谱系聚集, 生境过滤起着主导作用。不同时空尺度下, 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群落有不同的物种组成和谱系结构; 在较大时空尺度下, 生境过滤对鱼类群落谱系结构起主导作用, 而在较小时空尺度下竞争排斥则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8.
于红  刘欣  李琪 《水产学报》2022,46(4):636-643
基因编辑是进行生物体遗传修饰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动物模型制备、动植物遗传改良、基因治疗等多个研究领域.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更是为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一场技术革命,高效、精准、低成本的CRISPR技术已成为目前人们探究基因功能、解析生命现象的重要工具,在贝类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本文就基...  相似文献   
99.
仿刺参胶原蛋白的提取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崔凤霞 《水产学报》2006,30(4):549-553
对仿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胶原蛋白的提取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提取可得到胃蛋白酶促溶且去除端肽(telopeptide)的酸溶性胶原蛋白(PSC)。紫外-可见扫描测得PSC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20 nm;氨基酸分析发现,在1 000个总氨基酸残基中,甘氨酸为329个,羟脯氨酸为66个,羟脯氨酸与脯氨酸之比为0.69,酪氨酸、苯丙氨酸及组氨酸的含量较低,可能不含胱氨酸,这些特性均符合Ⅰ型胶原的特征。差示量热扫描法(DSC)测定仿刺参PSC的热稳定性温度(Ts)为57 ℃,低于牛皮Ⅰ型胶原5 ℃;苯酚-硫酸及次甲基蓝法测得PSC的总糖及粘多糖含量分别为0.61%及0.48%;经DEAE52纯化后,可得到除去粘多糖的蛋白纯品。SDS-PAGE显示,本研究所提取的仿刺参PSC不含杂蛋白,主要成分为胶原β及α链,含少量γ链;其中α链类似于脊椎动物Ⅰ型胶原α1链,PSC分子组成为(α1)3。  相似文献   
100.
水产动物6种主要病原菌与抗血清的免疫交叉反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ELISA、试管凝集、Western-blot等方法,分析了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 harveyi)、溶藻胶弧菌(V.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 paraheamolyticus)、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和荧光假单胞菌(Psedomonas fluorescens)等水产养殖中主要病原细菌与抗血清之间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表明,弧菌属细菌之间的交叉反应程度比较大,而与其他两属的细菌之间存在的交叉反应程度小,或不存在交叉反应;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哈维氏弧菌、溶藻胶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抗血清分别与其他3种弧菌在分子量为135.6 kD和121.5 kD;95.6 kD,48.4 kD,39.2 kD和34.9 kD;55.1 kD的蛋白带处存在交叉反应,而这些分子量的蛋白带与其他两属的抗血清均不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