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以从陕西商州铅锌尾矿区豆科植物中分离纯化的12株根瘤菌为对象,采用固体平板接种培养法研究了菌株耐铅、锌单盐与铅锌双盐胁迫的能力,同时用液体试管振荡培养法测定了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的豆科植物根瘤菌对铅、锌单盐胁迫具有良好的耐性,但对铅锌双盐胁迫的耐性明显低于单盐。耐性菌株在生理生化特性上存在广泛差异,对铅锌耐性越强的根瘤菌,其阳性生理生化特征也越多。实验初步筛选到了3株耐铅锌胁迫能力强的根瘤菌菌株CH3、MX7和HZ10,它们分别与豆科植物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和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unge)共生。研究可以得出耐性根瘤菌对铅锌胁迫的抵抗能力可能是建立在其具有多种生理代谢反应基础上的,即它们通过改变代谢途径以适应重金属的污染环境,对铅锌胁迫耐性强的根瘤菌菌株在重金属尾矿区的土壤和植被恢复中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通过商洛桔梗锌肥喷施田间试验效应研究,以期为栽培桔梗中锌肥的施用提供技术参考。设置不同浓度锌肥喷施处理,测定两年生桔梗生长指标、产量、有效成分及经济效益。试验表明:过高浓度的锌肥喷施会促进桔梗地上部分徒长;喷施浓度为600 mg·L~(-1)的处理能有利于减小分根数;锌肥喷施能显著提高桔梗根部总皂苷含量,喷施浓度为600 mg·L~(-1)的处理总皂苷含量最大;锌肥喷施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综合考虑栽培桔梗的产量、质量及商品外观,初步确定最佳的锌喷施浓度为600 mg·L~(-1)。  相似文献   
43.
为了提高粗榧种子油脂提取后饼粕的利用率,研究粗榧饼粕中植酸的最优提取方法。试验对酸洗p H、碱洗p H、酸洗时间和EDTA浓度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当酸洗p H4.0、酸洗时间3.0 h、碱洗p H 11.5、EDTA的浓度为0.08 mol·L-1时,所得植酸含量最高,为5.21 mg·m L-1;且对植酸提取影响力大小分别为:酸洗p H碱洗p HEDTA浓度酸洗时间。粗榧种子中植酸含量较高,可用做植酸提取的材料。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浸种时间、水分条件、培育温度和光照等生态条件对叶下珠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浸法"播种试验。结果不同生态条件对叶下珠种子发芽率均有一定影响,赤霉素浓度适宜与否对叶下珠种子发芽率影响较明显,220 mg·kg~(-1)GA下达最高; 10~25℃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叶下珠的发芽率逐渐增大,20℃为叶下珠发芽的最适温度;光照可提高叶下珠的发芽率,但先黑暗后光照处理发芽率达最高;土壤水分对叶下珠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发芽率先高后低,当浸水量为1/3时,种子发芽率达39. 27%;在6~32 h浸种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增加叶下珠发芽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8h最高。结论先黑暗后光照、GA浓度220 mg·kg~(-1)处理种子,浸种18h,20℃培育温度,半浸水条件最适宜叶下珠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5.
为了明确氮肥与缓释肥配施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了氮肥与缓释肥配施对丹参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和缓释肥配施处理间丹参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差异显著,施氮量为150 kg·hm~(-2)时,配施多维肥精并喷施叶绿宝处理丹参幼苗叶绿素含量最大,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20倍。在A3B1和A4B3处理下,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相对较高。综合比较,施氮量在300~450 kg·hm~(-2),配施一定量的缓释肥可显著促进丹参幼苗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为探索生物有机肥对蔬菜农田(生菜)土壤质量的影响效果,采用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生菜土壤根际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菌渣发酵肥不同配比处理(T5-75%化肥+25%菌渣发酵有机肥)、(T6-50%化肥+50%菌渣发酵有机肥)、(T7-25%化肥+75%菌渣发酵有机肥)在出苗期比单施化肥处理(T1)的生菜根际的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6.1%、57.1%、47.9%。不同配比配施处理T5、T6、和T7处理较CK组出苗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不显著,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增加的较为明显。结果表明减少化肥施用、增施菌渣发酵肥可以明显提高秦岭南麓地区黄褐土类型的土壤质量。研究结果可为秦岭地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以PSR模型为研究方法,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选取27个指标对商洛市20072011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商洛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7年的0.4033上升至2011年的0.8493,生态安全级别由"临界级"转变为"良好级",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8.
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考察过程要综合很多因素,提取时间与溶剂浓度都应划进考察范围,小檗碱含量为检测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当盐酸小檗碱浓度保持在每毫升0.004~0.020 mg时,溶剂浓度同其吸光度存在线性关系,且呈现情况较为显著,线性方程为Y=49.993X+0.028 9,R=0.993,平均回收率为99.29%,用75%乙醇溶液提取3 h,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最高,达12.42%。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5%乙醇溶液,提取时间3 h。该提取条件可为中药黄连制剂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确定杜仲叶、皮、壳提取杜仲胶的优化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杜仲胶纯度测定法测定优化对比实验。结果 杜仲叶、皮、壳提取杜仲胶优化生产工艺使杜仲胶得率得到提高,这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必须消耗与制作时间都有了一定的改善。结论 杜仲叶、皮、壳采用优化的亚临界生产工艺技术,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50.
在高氏1号培养基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μg/mL的化学抑制剂K2Cr2O7,用抑菌圈法从陕西省商州区土壤样品中筛选出8株放线菌,其中MⅠ2菌株对黄芩根腐病菌的抑制率最大(31.27%),可见MⅠ2菌株的生防效果最强。用放线菌MⅠ2发酵液诱导处理黄芩幼苗,测定在不同生长期黄芩叶片中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MⅠ2菌株发酵液处理黄芩与CK相比,均能引起黄芩体内防御酶发生明显变化,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受到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有所提高。CAT和POD活性以发酵液原液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而PAL活性以发酵液稀释20倍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放线菌MⅠ2菌株发酵液诱导黄芩使其防御酶系活性发生变化而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