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5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65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明确甘肃大田小麦品质的区域间差异和利用潜力,以甘肃省9个市州的316份样品为试验材料,参照国家标准,全面分析了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结果表明,甘肃大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值13.60%,湿面筋含量32.86%,面团稳定时间3.1 min,拉伸阻力132 BU,延伸度166 mm,主要满足面条、馒头、饺子等传统主食和饼干制作要求,而对面包和糕点等食品加工的达标率较低,提高面团稳定时间是实现甘肃小麦优质强筋生产的关键。甘肃小麦被测蛋白质、粉质、拉伸等品质参数在区域间差异极显著(P0.001)。西峰、平凉、白银、武威、张掖5市小麦蛋白质含量14%左右,湿面筋含量高于30%,稳定时间大于3 min,品质改良应注重稳定时间的提高,可作为甘肃省中强筋面粉生产基地;定西市和天水市小麦湿面筋含量较高,但稳定时间低于2.5 min,应强调面团筋力的改善;陇南市小麦蛋白质含量12.48%,湿面筋含量29.52%,稳定时间3.0 min,除满足传统食品外,在弱筋食品的加工方面有一定潜力,应侧重中弱筋面粉的生产;临夏州小麦蛋白质含量11.33%,湿面筋含量26.28%,稳定时间1.8 min,主要以满足饼干、蛋糕和糕点等食品为主,可作为弱筋面粉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半干旱雨养区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播种时间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甘肃省通渭县常河镇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小麦试验基地设7个播期处理,分别为9月14日(T1)、9月19日(T2)、9月24日(T3)、9月29日(T4)、10月4日(T5)、10月9日(T6),以9月24日露地种植为对照(CK),研究了播期对冬小麦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产量和WUE最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推迟播期缩短了冬小麦全生育其天数,各生育阶段天数抽穗前大于抽穗后;播期对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表现为营养生长期大于生殖生长期,花前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随播期推迟呈增加的趋势。综合来看,在半干旱雨养区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9月19日是冬小麦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23.
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不同畜禽粪肥在春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在氮磷钾养分等量的情况下,比较分析了施用猪粪、牛粪、鸡粪和羊粪后春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均能提高春小麦产量,促进养分吸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培肥土壤,尤其以鸡粪与化肥配施效果最好。相比单施化肥处理,鸡粪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籽粒和秸秆产量分别提高13.43%和8.20%,籽粒和秸秆中的氮、磷和钾含量分别提高0.73%、9.74%、6.98%和2.86%、4.00%、9.19%,氮、磷和钾的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4.27%、22.81%、22.81%和11.48%、11.11%、18.07%;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48%、52.77%、42.51%、13.46%和33.71%;磷素收获指数、磷肥农学效率、磷肥吸收利用效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生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42%、52.77%、62.00%、13.47%和25.82%;钾素收获指数、钾肥农学效率、钾肥吸收利用效率、钾肥偏生产力和钾肥生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45%、52.77%、55.72%、13.47%和29.11%。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5.75%、10.94%、22.26%、1.95%、9.42%、26.85%和28.43%。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10年来中国冬小麦育成品种(系)的面筋强度、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1BL·1RS易位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利用Dx5、By8、YP7A、PPO18和H2O特异性功能标记对266份冬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面筋强度相关基因 Dx5和 By8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2.0%和28.9%,PPO活性相关基因 Ppo-A1a和 PPo-A1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4.1%和45.9%,黄色素含量相关基因 Psy-A1a和 Psy-A1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6.3%和23.7%,1BL·1RS易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45.9%。不同省份之间品质相关基因分布差异较大,1BL·1RS易位在江苏、河南和陕西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81.3%、57.2%和35.7%,而在河北、山东和北京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分别为15.0%、8.7%和8.3%; Dx5和 By8在河北、山东品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60.9%、65.2%和45.0%、45.0%; Ppo-A1b和 Pys-A1a在山东、北京、河北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95.7%、83.3%、75.0%和...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决APSIM模型中春小麦产量形成参数本土化率定过程中所面临的耗时长、精度差、效率低等问题,采用混沌万有引力(chaotic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CGSA)算法,基于1971-2014和2018-2021年甘肃省定西市统计年鉴中的产量数据以及2015-2017年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安家沟村的大田试验数据、1971-2021年定西市安定区的产量和气象资料,对春小麦产量形成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CGSA优化参数后,均方根误差(RMSE)、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和模型有效性指数(ME)的平均值分别为22.98 kg·hm-2、1.393%和0.995,说明模型在甘肃省定西市春小麦产量的评估中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此外,CGSA具有较好的全局寻优性能和较快的收敛性,为APSIM模型的参数优化提供了一种高效、精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甘农 2 号小黑麦在平凉市的适应性,试验研究了甘农 2 号小黑麦在平凉市不同土地类型(山地、塬地、川地和沙滩地)的株高、枝条数、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质(CP)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干物质(DMD)和相对饲料价值(RFV)等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宜甘农 2 号小黑麦种植的最佳土地类型,从而为甘农 2 号小黑麦在平凉市的示范推广奠定基础。 结果表明:甘农 2 号小黑麦在 4 个土地类型的鲜、干草产量分别在 46.02、17.34 t/hm2以上,但以川地最高,川地的鲜、干草产量分别为 53.14、22.71 t/hm2;在 川 地 的 CP 含 量和 RFV 最高,分别为 10.35%和 109.81,NDF 含量最低,为 54.00%;在塬地的 DMD 最高,为 63.74%,ADF 含量最低,为 32.30%。 综合评价表明,甘农 2 号小黑麦在川地的表现最优,其次为塬地、山地和沙滩地。 因此,甘农 2 号小黑麦在平凉市的不同土地类型均适宜种植,但最适宜在川地种植。  相似文献   
27.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和RT-PCR法,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的辣椒病毒病病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72份病样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总检出率为66.7%,没有检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设计3对TMV引物对阳性样品进行扩增,其中引物TMV1扩增出相似片段目的条带,经BLASTN比对与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 MMV)的序列一致性为97%。针对To MMV设计3对引物进行扩增,均扩增出单一且与预期大小相同的目标条带,经测序后与To MMV的序列一致性为98%以上,证明发生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的辣椒病毒病病原为番茄斑驳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28.
淮河流域冬小麦晚霜冻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晚霜冻害的变化规律,基于1960-2016年6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地面0cm最低气温数据,计算霜冻频次、强度和变异系数,构建霜冻害危险指数,分析了淮河流域冬小麦生长季晚霜冻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57年中晚霜冻出现在3月11日至4月15日,整体呈提前趋势,速率达到-2.49d·年-1(P<0.05),晚霜冻的提前结束使冬小麦灌浆停滞和籽粒发芽力丧失的风险降低。(2)在冬小麦生长季延长的背景下,57年中轻度、中度、重度晚霜冻的频次都呈现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9.14次·年-1(P<0.01)、-1.17次·年-1(P>0.05)、-5.81次·年-1(P<0.01)。年代变化上,重霜冻在灌浆至成熟阶段的频次在1980s上升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6.73次·年-1(P<0.05)。1961-1990年中霜冻在拔节期的频次增加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1.80次·年-1(P<0.05);1981-2010年重霜冻在拔节期的频次减少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3.46次·年-1(P<0.01)。(3)冬小麦晚霜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空间分异较大,呈不同分布模式。以开始拔节的日期为起点,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在拔节后(1~5d)所占面积百分比最大,分别达到0.63%、80.68%。中风险区在抽穗至开花阶段(12~15d)面积百分比最大(81.68%),较低风险区在灌浆至成熟阶段(16~57d)占比最大(57.49%)。不同程度的晚霜冻频次在不同的时间段减少速率不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全株青贮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组织器官发育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22±1.5)kg的健康小尾寒羊羯羊60只,分为5组,每组12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全贮玉米,试验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含3%、6%、9%和12%青贮藜麦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9%青贮藜麦对小尾寒羊日增重、胸围、胸宽、胸深增加、体高、体斜长、管围、最大额宽等指标均有积极的影响,且体斜长和管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添加了6%和12%青贮藜麦组的羊只胴体重均显著高于未添加青贮藜麦组(P <0.05);不同青贮藜麦添加水平对小尾寒羊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淋巴细胞计数(LYM)、红细胞(RBC)、血小板平均宽度(PDW)均有影响,且添加了3%和12%青贮藜麦组的HCT和RBC显著低于未添加藜麦组(P <0.05),而添加3%青贮藜麦组PDW则显著高于未添加青贮藜麦组(P <0.05)。综上所述,添加适宜比例青贮藜麦对小尾寒羊日增重、体尺等表型性状和机体免疫力都有积极作用,考虑...  相似文献   
30.
中植7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抗病高产新品种。系谱为温麦8号//遗选/中植1号。温麦8号和遗选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中植1号为甘肃陇南生产品种,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2004年5月上旬通过常规杂交配制杂交组合;2006-2013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试验站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进行多代系统选择,其中系谱号为CP06-73-2-2-1-1的高代品系群体整齐稳定,丰产性好,抗病性强而被提升参加新品系抗性鉴定和产比试验。2013-2014年度参加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产量比较试验,2014-2016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016-2017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示范。于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80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