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14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7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新疆野生樱桃李S-RNase基因分离与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4对已报道的李属树种S-RNase基因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PruC2和PruC4R组合,首次对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的45个株系的基因组DNA进行S-RNase基因特异性PCR扩增,并对其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这些核酸序列及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 皆与李属的S-RNase基因有最大同源性,为新疆野生樱桃李的4种S-RNase基因,分别命名为S1 (511 bp),S2 (787 bp),S3 (1859 bp)和S4 (464 bp),在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EF638726、EF641276、EF661873和EF661874。45个株系中,43个株系的S基因型分别为S1S2、S1S3、S2S3、S2S4和S3S4,而10号和15号株系分别只鉴定了一种S-RNase基因,其S基因型组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2.
核桃花器官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胡桃花器官变异类型及其特点,制作石蜡切片对两性花变异类型的花芽分化进程进行了研究。用6个早实胡桃材料和2个晚实胡桃材料作亲本,选配10个杂交组合,得到2942个实生杂种苗。在具有早实胡桃为亲本的杂交组合和早实胡桃自然授粉的2648株实生单株中,到播种后第3a累计结实实率为20.34%,晚实胡桃294株实生后代无早结果现象。在538株早实杂种苗中,共有12个单株在2a生时发生了花器变异,变异类型包括两性花类型、穗状花类型、穗状花具分枝类型、穗状花雌雄同序类型、柱头变异类型和雌花序莲座状类型。连续5年观察表明,仅有来自于新1号×香玲杂交组合的C3单株二次花的雌雄同花变异在不同年份稳定表现。在一些早实品种(如香玲)的徒长枝上也具有两性花变异。胡桃两性花变异的形态发育进程属于向心式:花序原基-花原基-花被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子房原基。胡桃的花器官变异是早实胡桃二次开花过程发生的。早实胡桃花器官变异类型的存在为胡桃的早实特性和花器官发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3.
新疆野苹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Lebed.) Roem.]可能是栽培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的祖先,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的天山山脉,包括中国新疆伊犁的巩留、新源、霍城及裕民等,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本文对新疆野苹果的发生、分类学地位、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生存现状及核心种质构建与新疆野苹果的保护保存等作一综述,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这一珍贵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4.
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精量调制光源,以番茄品种‘SV0313TG’为试材,设置红光、蓝光和红蓝(3︰1)组合光处理,以白光处理为对照,测定番茄幼苗叶片中主要含氮物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天冬酰胺合成酶(A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红蓝组合光处理下硝态氮含量、NR和GDH活性及6种氮代谢关键酶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红光和对照处理,但与蓝光处理无显著差异;与对照和其他处理相比,蓝光处理下铵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NR、NiR、GS和GOGAT活性及NR、NiR、GS2、FdGOGAT和LEAS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红光显著降低了全氮含量,NiR、GOGAT、GDH和AS活性及GDH1表达量均受到抑制。综上,与对照相比,红光处理降低了番茄幼苗叶片全氮含量和部分氮代谢酶活性;蓝光处理则提高了游离氨基酸和铵态氮含量;红蓝组合光能够提高氮代谢相关酶转录水平和部分关键酶活性,进而促进氮素吸收并向可溶性蛋白转化。可见,适宜比例的红蓝组合光可促进番茄幼苗氮的同化及转化氮的吸收,加速物质积累,进而促进番茄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5.
苹果MdMYB2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嘎拉’苹果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和PCR技术分离了苹果基因MdMYB2(基因序列号:MDP0000823458)。MdMYB2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873 bp,编码含有290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32.92 kD,等电点为4.91。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苹果MYB2与梨MYBL2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组织表达分析表明,MdMYB2在苹果的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在茎和果实中表达相对较高。MdMYB2的表达明显受盐胁迫的诱导。构建了MdMYB2的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得到了转基因苹果愈伤和转基因拟南芥植株。抗性试验表明,过量表达MdMYB2明显提高了转基因苹果愈伤对盐胁迫的抗性。此外,异位表达MdMYB2也能提高拟南芥对盐胁迫的抗性,以上试验结果表明MdMYB2在植物盐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6.
李呈呈  吴其超  马燕  臧德奎 《园艺学报》2020,47(Z2):3083-3084
‘傲霜’是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为母本、柊树(O. heterophyllus)为父本杂交选育获得的新品种。幼叶橙紫色,后变黄绿色、深绿色,叶缘有10 ~ 19对不整齐粗大锯齿,锯齿数量及大小均介于两亲本之间。耐寒性强,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7.
早熟甜樱桃新品种‘泰山蜜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泰山蜜脆’是从乌克兰引进的樱桃品种‘抉择’自然授粉的杂种胚培苗中选出的新品种。果实心形,平均单果质量7.8 g,最大10.2 g。果实底色黄色,果面着红色;果肉浅黄色,肉质硬脆,肥厚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6%,比对照品种‘红灯’高2 ~ 3百分点,甜酸适口,品质极佳。在山东泰安地区5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40 ~ 45 d,比‘红灯’晚熟3 ~ 5 d。  相似文献   
158.
 以‘泰山早霞’苹果成熟的果实为试材,于采收当天进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研究其对果实软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MCP处理的果实在短期贮藏期间硬度均明显高于对照。②1-MCP处理后,乙烯释放速率、PG、PME、β-Gal、α-L-Af及LOX等细胞壁酶基因的表达均被明显抑制,在整个试验期内均有明显下降,尤其是在处理后1 d,就分别比各自的对照下降了72.0%、72.1%、87.5%、81.8%、90.2%和16.7%,而1-MCP对AM和XET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上述结果表明,苹果‘泰山早霞’品种属乙烯极敏感型,1-MCP对于延缓其果实软化具有明显作用,其果实软化可能是PG、PME、β-Gal、α-L-Af及LOX等多种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9.
 研究了‘金煌’杧果果实发育前期内源激素变化与胚胎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胚胎败育在坐果后30 d完成,20 ~ 30 d为胚发育的关键时期,胚败育果实与胚正常果实大小差异主要缘于果肉的差异。在果实发育初期,败育胚的IAA、ABA含量高于正常胚,GA3和ZT含量低于正常胚。胚败育果实的果肉中GA3含量低,而ZT含量高于胚正常果实果肉,IAA和ABA的含量在后期也高。胚中高含量的GA3、ZT和低含量的ABA有利于胚正常发育。胚中ZT的下降和ABA的持续增加以及(GA3 + IAA + ZT)/ABA的比值小于其果肉中的比值,是导致胚胎败育的重要因素;在果实发育中,胚胎的败育和胚胎与果肉中(GA3 + IAA + ZT)/ABA均低是导致胚败育果实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0.
孙华彩  赵兰勇  张玲  丁一鸣 《园艺学报》2012,39(6):1183-1190
 以1份野生玫瑰种质为母本,2个玫瑰栽培品种和2个月季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取杂交后的花柱进行半离体培养,并采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花柱中花粉管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玫瑰花柱半离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15%蔗糖,0.005%硼酸,0.1%琼脂,pH 7.0。(2)授粉后4 h取花柱培养的效果较好。(3)花柱截取长度对种间杂交组合的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的影响明显,只有截取花柱上部1/3进行培养时能长出少量的花粉管。(4)授粉花粉萌发率大于40%,才能保证授粉的良好效果。(1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2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