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中国桉树人工森发展现状和实木加工利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桉树人工林发展与加工利用的现状。全面分析了桉树人工林作为实木用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潜力,指出桉树人工林实木利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建议将桉树人工林培育与木材性质及加工利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实现按树人工林作为实木用材树种的定向培育、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2.
尾叶桉U6无性系萌芽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尾叶桉U6是南方分布最广的桉树无性系之一.研究表明,3个月生的U6的萌芽点、萌芽条数和萌芽高度均服从Weibull分布,峰度均大于3,比正态分布的峰值高;偏度大于0,呈不对称分布,数据均值右侧的离散性比左侧的强.萌芽点数按伐桩高度和伐桩直径分布均呈随机性,表明萌芽点数与伐桩高度和伐桩直径无关,仅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关.萌芽条数受伐桩直径和高度的影响,伐桩直径越大,萌芽条数越多,呈线性关系;当伐桩高度低于16 cm时,萌芽条数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6 cm高度后随之减少,呈三次抛物型.萌芽条高度与伐桩高度有关,当伐桩高度低于12 cm时,萌芽高度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到12 cm以后随之减少;萌芽条高度与伐桩直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3.
我国麻疯树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武  彭彦  黄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21-3823
实现麻疯树的产业化,创规模经济效益是发展麻疯树能源林的根本出路。分析了我国麻疯树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现状,认为良种不足、农业比较效益低、技术研究基础薄弱、示范效果不明显、政策体系不配套等问题是制约麻疯树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提出了良种先行、合理布局、集约经营、规范标准、示范推动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4.
采用同基肥条件下施用不同量追肥及同质量下NW和HY两种不同肥料的施肥措施,对处于该措施下的尾细桉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追肥量下,追肥量为2500 g的F1000-1-HY处理效果最佳,胸径和树高均优于其他处理。建立追肥量与17个月生和30个月生尾细桉的树高、胸径关系显示,树高均以线性拟合效果较好,拟合度分别达0.6211和0.8148;胸径均以二次函数拟合较好,拟合度分别达0.7399和0.7186。同质量的NW肥和HY肥处理下,HY肥优于NW肥,二者相对于对照组在17个月生和30个月生时,材积分别提高了140%、100%和157%、121%。  相似文献   
125.
尾巨桉纸浆材人工林轮伐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设造林密度和追肥2因素,每个因素6个水平,4次重复,在参试的处理范围内,初植密度越大,其数量成熟和轮伐期的年龄越小;密度处理从1到6达到数量成熟的年龄分别为5.5、6.2、6.6、6.7、6.8、6.4a;最佳轮伐期分别为5、6、7、7、7、6a,这时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24.8%、23.9%、23.5%、22.8%、21.6%、24.1%。施肥处理1到6的数量成熟年龄分别为6.3、6.6、6.5、6.5、6.5、6.6a,全部在6.3-6.6a之产,而轮伐期分别是6、7、6、6、6、7a,这时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20.4%、21.5%、23.6%、25.0%、26.6%、23.1%。所有施肥和密度处理在4a时均可进行采伐,这时采伐各处理的内部收益率都已超过18%,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26.
科技成果转化已然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探讨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机制形成及运行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我国现行科研体系僵化,科技成果转化观念陈旧,不利于成果转化。需要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平台或中介机构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其顺利转化。通过科研单位、政府、企业通力合作; 产、学、研三方协调配合、统筹规划、跨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衔接,充分激发我国蕴藏的巨大科技潜能,科技成果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漳州发展桉树实践的调研,认为:在经营理念上,注意桉树与乡土树种实行嵌合式造林,短周期与长周期结合培育中大径材,速生桉树与珍贵桉树相结合发展,木材利用与生态利用相结合考虑;在营林措施上,推广近自然经营、营造复层混交林、保护乡土植被、改良林地生态环境;在宏观管理上,坚持科技先行、政策引领、产业带动。这些做法对桉树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8.
从广西南部桉树主要栽培区丘陵台地立地类型现有林人中收集的95株解析木及91株固定标准地内平均优势木调查材料,选用LnY=A+B×X^c公式模拟出巨尾桉和尾叶桉的导向曲线。最后确定了广西丘陵台地两种桉树的立地指数表。经检验,达到了较高的估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9.
为降低育苗成本,寻找替代部分泥炭土作为桉树育苗基质,本研究对9种由工业废弃物生产的有机基质,添加珍珠岩和泥炭土混配而成的有机基质进行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9种混配的有机基质其容重为0.15-0.24 g·cm-3、总孔隙度为64.41%-78.66%、pH值为6.02-7.35、EC值为0.44-0.76 ms·m-1,具有疏松、透气、保水、酸碱度适合苗木生长的特点,并含有充足的养分、丰富的有机质供苗木生长所需,基本满足理想基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0.
雷州半岛农业土壤与作物镍含量及其潜在健康风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雷州半岛采集了106个农业土壤表层样品和43个农作物样品(包括蔬菜、水果、甘蔗和稻谷),分析了土壤和农作物可食部分镍的含量,研究镍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能力,评价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土壤中镍平均含量为49.81mg·kg-1,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GB15618-1995)的样品占25.47%,徐闻、雷州等地超标较严重。蔬菜和稻谷镍含量分别介于0.083 ̄0.733mg·kg-1和0.360 ̄1.09mg·kg-1,不同程度超过食品卫生建议标准,而水果类(含甘蔗)镍含量较低。不同种类农作物可食部分对镍元素的富集均存在着差异,其中蔬菜类的芥菜、小白菜镍的富集能力较强,青瓜、生菜、花菜、油麦菜等蔬菜品种和菠萝、香蕉、橙子、甘蔗等水果类镍的富集能力则较低,菠萝和甘蔗镍的富集系数仅为0.0013和0.0005,较适合在雷州半岛镍含量较高的玄武岩风化土种植;稻谷镍的富集系数介于0.0056 ̄0.0259,6个样品差异较大,可能与不同样点间土壤pH值不同或复合污染有关。依据USEPA推荐的RfD值和广东省居民平均食物消费结构进行计算,雷州半岛蔬菜、稻谷和水果(含甘蔗)三大类作物可食部分通过土壤-植物-人体途径年平均摄入量为174.4mg·人~(-1)·a~(-1),若考虑其他的摄入途径,雷州半岛农产品中的镍对人体潜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