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7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仔猪的湿热泄泻,探讨其对湿热泄泻仔猪肠道的修复作用。选取8~15日龄未断奶仔猪(大白×长白)30头,其中健康仔猪6头,为对照组;有粪色黄褐而臭、小便短赤、舌质红等症状的泄泻仔猪24头,分为湿热泄泻组、加味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加味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和加味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每组6头。对照组和湿热泄泻组仔猪灌服生理盐水,药物组仔猪灌服加味葛根芩连汤(按生药量,低、中、高剂量组药物添加量分别为2.5、5.0和10.0 g·d-1),连续5 d。在服药的第0、3、5天记录各组仔猪的粪便评分。取对照组、湿热泄泻组、加味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进行组织切片和H.E.染色,取十二指肠进行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湿热泄泻组、加味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仔猪空肠TLR4、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量变化。湿热泄泻严重破坏了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结构,尤其是十二指肠和空肠,十二指肠隐窝处PC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湿热泄泻组仔猪空肠TLR4(P<0.05)、TNF-αP<0.01)、IL-1β(P<0.01)和IL-6(P<0.05)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相比于湿热泄泻组,加味葛根芩连汤显著降低了仔猪的粪便评分(P<0.05)。中剂量加味葛根芩连汤组仔猪的小肠和结肠的组织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十二指肠的肠腔中有不断脱落的绒毛团,绒毛中的PC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湿热泄泻组相比,加味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空肠TLR4(P<0.05)、TNF-αP<0.01)、IL-1β(P<0.01)和IL-6(P<0.05)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综上表明,加味葛根芩连汤可通过促进隐窝干细胞的增殖和降低炎症反应对湿热泄泻造成的仔猪肠道损伤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52.
初生仔猪均匀度常用窝初生个体均重的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表示,是反映母猪孕期繁殖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研究不同胎次及产仔数对初生仔猪均匀度的影响,研究对1011窝广东小耳花猪的历史分娩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窝初生个体均重为0.67 kg,窝初生个体均重的标准偏差为0.13 kg,窝初生个体均重的变异系数为19%;窝初生个体均重与窝初生个体均重标准偏差的相关系数是0.296,呈极显著正相关(P约0.01);窝初生个体均重变异系数与总产仔数的相关系数是0.028,与产活仔数的相关系数为0.024,均呈现弱正相关。研究建议在地方猪开发利用中,合理调整群体胎龄结构,改善饲养管理方式,合理调整孕期母猪营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体初生仔猪均匀度。  相似文献   
53.
2019年3—5月,利用红外相机开展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的过程中,拍摄到雄性白鹇的影像,栖息地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经查阅文献和实地走访,证实白鹇在粤西地区确实有存在,由此白鹇在广东省境内的分布也进一步往西推移。  相似文献   
54.
 ‘海大3 号’是从菠萝蜜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干苞类新品种。小果型,果实长椭圆形,黄色, 平均单果质量4.47 kg。果苞金黄色,肉质爽脆,浓香,甜而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27.50%,维生素C 65.90 mg · kg-1,可溶性蛋白质6.08 g · kg-1。熟果粘胶少,果苞可食率56.95%。5 年生嫁接树平均株产47.85 kg。 适宜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及相近气候条件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55.
辣椒新品种‘茂椒4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茂椒4号’是以自交系S9607 为母本,T970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辣椒新品种。果实长羊角形,黄绿色,果皮光滑,平均单果质量为50 ~ 70 g ,果实纵径20 ~ 23 cm,还原糖含量21.1 g · kg-1,维生素C含量2.02 mg · kg-1,平均产量60 000 kg · hm-2。中早熟,抗逆性强,栽培适应性强,尤其适宜广东、广西、海南作南菜北运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6.
基于因果关系的林分自适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个林分因子——个胸径和树高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根据Granger理论,建立了基于协整系统的林分因子自适应模型.分析了模型系散和模型结构的生物学特性.由予模型具有的自适应性,模型运行中不断修正结果,所以模型检验精度均在92%以上,更有1/3的精度达到100%.  相似文献   
57.
以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Ⅲ-2,NCB1登录号为EU278617) cDNA序列为探针,对高粱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和拼接,后经基因组PCR、分子克隆、序列分析验证分离了甜高粱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组DNA序列(SPS3-1,GeneBank登录号为FJ750250).该序列全长6 325 by,包含13个...  相似文献   
58.
王雪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814-2816,2820
广东是临海大省,如何制定好海洋开发政策,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课题。该文简析了海洋政策的主要内涵,提出了构建新型海洋政策的重要性,并根据现有海洋政策体系,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海洋政策体系的具体方法及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59.
烯效唑对甜叶菊形态、酶活性、叶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Uniconazole)对甜叶菊形态建成、酶活性、产量及品质(莱胞迪苷A/蛇菊苷)的影响,旨在为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外源调控效应及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叶菊‘惠农3号’大田植株为材料,浸根和叶喷两种处理,其中,浸根处理分别设0、0.04、0.2、1 mg/L四个浓度处理,叶喷处理分别设0、10、50、250 mg/L四个浓度处理。【结果】外源烯效唑处理下,甜叶菊株高、茎粗、分枝数、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POD活性、PPO活性、产量和品质相比对照而言均有所增加或改善,其中浸根浓度0.04 mg/L和叶喷浓度50 mg/L两处理的表现最佳。【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提高甜叶菊产量和改善品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0.
采用Tricine-SDS-PGAE及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对光裸星虫30个个体(雌雄各15个)体腔液中可溶性蛋白质成分进行初步分离,并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其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光裸星虫个体的体腔液中可能含有的可溶性蛋白质或亚基分子量分别为29.97、28.57、27.10、12.67、11.69、6.20、5.72、5.04、4.06、3.73 kU,蛋白成分较简单.此外,光裸星虫体腔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平均高达4.012(±1.067)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