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产气性能不同的青海农用沼气池为研究对象,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了全年温度最高和最低时期污泥样品的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特征。物种注释显示发酵系统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在细菌类群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最高,占所有菌群相对丰度的72. 37%~74. 00%,参与关键的发酵作用。在4种样品中,互养菌门(相对丰度1. 62%~4. 73%)丰度偏低,与沼气产气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可能是沼气生产重要的功能类群。在属水平上,优势类群依次是海螺菌属(相对丰度6. 75%)、梭菌属(相对丰度4. 56%)、密螺旋体属(相对丰度3. 60%)和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3. 01%)。古菌类群中,产甲烷菌属(相对丰度25. 41%~31. 65%)是最优势类群,也是最主要的产气功能类群。功能注释表明,产气好比产气差的样品具有更多的有效基因,参与甲烷代谢相关路径的功能基因丰度更高。在样品中,甲烷代谢途径涉及的氢代谢-营养型产甲烷菌参与CO2还原反应,所有代谢通路完整,且产气好的样品功能酶基因丰度趋高。研究结果表明,在青海农用沼气发酵系统中,甲烷产生的途径主要依赖于H2氧化/CO2还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菊芋种质的染色体倍性,为菊芋的种质鉴定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建立基于流式细胞仪检测菊芋倍性的检测体系,并针对不同电压((340,365.3和422 V))、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添加与否、取样部位(老叶、嫩叶、块茎和根)对体系进行优化。利用建立的稳定优化体系对302份菊芋种质资源的倍性进行检测。【结果】针对菊芋材料,选取幼嫩叶片,在样品处理时添加PVP溶液消除多酚及多糖物质的干扰,检测电压选用365.3 V,以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检测的效果较好,准确性较高。302份菊芋种质资源倍性检测结果表明,整体变异系数在2.17~9.74,二倍体共3份,仅占资源总数的0.99%;四倍体共25份,占资源总数的8.28%;六倍体共274份,占资源总数的90.73%。【结论】基于流式细胞仪建立的菊芋种质资源倍性鉴定方法检测效果较好,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3.
3种助剂对40%辛硫磷防治蒜蛆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3种助剂的各处理均可增加40%辛硫磷对蒜蛆的防治效果,其中添加助剂820对40%辛硫磷防治蒜蛆的效果最为明显,40%辛硫磷10mL(添加助剂820:2mL(处理14d后的虫口减退率为92.14%,40%辛硫磷8mL(添加助剂820:1mL(处理14d后的虫口减退率为90.13%,在5%的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农药使用及残留,可选用助剂820作为辛硫磷药剂的增效助剂,并且最优的配比为40%辛硫磷:助剂820=8:1的组合。  相似文献   
44.
从青海高原特色蔬菜品种大通鸡腿葱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大通鸡腿葱产业发展存在几点问题:未形成系统研究体系、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加工技术落后等;提出了大通鸡腿葱产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技术支撑力度、强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培养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产业化经营模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45.
菊芋苗期氮素营养缺乏症状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菊芋苗期缺氮的主要症状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处理前期就表现出明显缺素症状,表现为生长减缓,处理10d以后缺素症状由下部向上部开始出现,处理40d后生长几乎停止;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均高于对照,根系活力开始有明显上升,之后迅速下降.蛋白、根系活力在缺氮初期含量的上升认为与植物缺氮适应性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6.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NAA、6-BA对不同熟性甘蓝品种子叶期不同部位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同时以MS+NAA(0.4~0.7 mg/L),6-BA(2.0~4.0 mg/L)为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研究了愈伤组织形态特征与丛生芽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晚丰和中甘十一的带柄子叶、不带柄子叶、下胚轴易诱导出愈伤组织;京丰甘蓝的下胚轴易诱导出愈伤组织,早熟品种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丛生芽发生率高于其他品种的愈伤组织。在3种甘蓝子叶期外植体培养中选下胚轴作为培养材料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易发生丛生芽,京丰的下胚轴在NAA0.45 mg/L,6-BA 3.0 mg/L时诱导出中间绿色周围半透明松脆柔软团状生长快的愈伤组织丛生芽发生率达到79%;晚丰下胚轴在NAA0.6 mg/L,6-BA 6.0 mg/L时诱导出淡黄色至淡黄绿色松脆柔软团状生长快的愈伤组织丛生芽发生率可达94%;中甘十一的下胚轴在NAA0.45 mg/L,6-BA3.0mg/L时诱导出的中间为绿色周围为半透明松脆柔软团状生长快的愈伤组织丛生芽发生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47.
20S蛋白酶体能够通过自身或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特异性降解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维持细胞蛋白质稳态。本研究中鉴定出21个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20S蛋白酶体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番茄20S蛋白酶体大多数基因含有相似的启动子和内含子,其中,编码α亚基的基因保守性较好,而编码β亚基的基因保守性较差;亚细胞定位发现,绝大多数基因在细胞质中发挥功能;染色体定位和基因复制分析发现,21个20S蛋白酶体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存在2对片段复制基因对;进化分析表明,编码α亚基和编码β亚基的基因被划分在不同的类群或亚群;多物种共线性分析发现,番茄与辣椒(Capsicum annuum L.)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之间的同源基因对较多,而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水稻(Oryza sativa L.)和玉米(Zea mays L.)同源的基因对较少。SlPRA1-01、SlPRA10-04、SlPRA11-05和SlPRA16-09这4个基因在3个物种中均形...  相似文献   
48.
为建立枸杞ISSR-PCR反应体系,通过单因子优化试验和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其最优体系为20μL含Mg2+2.0 mmol/L、dNTPs 0.25 mmol/L、引物0.6μmol/L、Taq DNA聚合酶0.75 U、模板DNA 60 ng。对优化体系进行了稳定性检测,并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对7份枸杞资源进行了PCR扩增。实验结果表明,12条ISSR引物对7份枸杞种质资源共扩增出13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123条,比率为93.2%;7份枸杞资源遗传距离分布在2.57~8.39,其中长辣椒与黑枸杞遗传关系最远;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15 6,平均Nei's多样性指数为0.403 9,平均Shannon's指数为0.588 8。ISSR标记可用于枸杞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49.
以28份国内大蒜品种资源为材料,研究大蒜3个生育阶段的17个农艺性状与鳞茎中果聚糖含量的相关性,以筛选出影响大蒜鳞茎中果聚糖含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从而为大蒜品质性状的早期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抽薹期假茎粗及收获期横茎与大蒜中果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5和0.729,且直接通径系数分别达0.387和1.181。此外,以果聚糖含量为因变量,建立了根据农艺性状估测其含量的回归方程。经过验证,所得的结果与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一致。在本研究中,抽薹期假茎粗及收获期横茎是影响大蒜鳞茎中果聚糖含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利用上述农艺性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与果聚糖含量相关的农艺学性状。这将为大蒜种质资源碳水化合物的鉴定、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指标,对大蒜果聚糖的全面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菊芋种质资源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不同来源29份菊芋种质资源块茎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不同菊芋矿质资源营养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主要矿质营养元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法国、丹麦和中国三种来源种质资源块茎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菊芋矿质营养元素87%的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照5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总值大小分布,将29份菊芋资源分为4个类群,通过本研究为今后进行菊芋新品种的选育和功能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