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8篇 |
免费 | 55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5篇 |
农学 | 82篇 |
基础科学 | 18篇 |
62篇 | |
综合类 | 763篇 |
农作物 | 48篇 |
水产渔业 | 24篇 |
畜牧兽医 | 383篇 |
园艺 | 90篇 |
植物保护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藏鸡是西藏特有的高原型地方鸡种,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2 200~4 1 00 m的半农半牧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峡谷区数量最多、范围最广.产区包括西藏自治区的山南、拉萨市、昌都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中南部、那曲地区东部和阿里地区西南部.实践表明,西藏特殊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养鸡业的发展.许多生产性能良好的鸡种难以适应当地高寒、低气压、缺氧的环境,引种后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生产性能大幅下降.直接用外来鸡种发展西藏养鸡业的策略已被现实所否定.相反,很多地区的农牧民多保持着饲养藏鸡的传统,藏鸡的饲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藏鸡作为西藏唯一的地方品种,在藏鸡的保护和利用上要多做一些富有前瞻性、高起点的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32.
33.
西藏农牧学院兽医微生物及传染病教研室自 1994年开始,即向社会进行兔瘟疫苗免疫接种 6年来,共接种 1万头份,效果十分良好,免疫成功率高达 95%。但近年来,发现兔瘟接种异常反应明显增多,反应死亡数在个别兔场有上升的趋势,个别甚至发生免疫失败的情况。这就挫伤了部分养兔专业户自觉接受兔瘟免疫接种的积极性。现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看法和接种意见。 1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 经对兔瘟免疫接种失败的病例进行勘察、分析,笔者认为兔瘟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应激因素的影响 有些兔… 相似文献
34.
不同开垦年限西藏草地中量、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藏草地开垦后土壤养分的变化,选取西藏两个不同地区(江孜和琼结)、不同开垦年限的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20cm耕层土壤测定Ca、Mg、Fe、Mn、Zn、Cu的全量和有效含量.结果表明,草地开垦为耕地后,江孜地区Fe、Zn、Mg全量和有效含量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Mn、Cu、Ca全量和有效含量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琼结地区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Ca、Mg、Mn、Zn、Cu的有效含量逐渐增加,有效Fe含量先减少后增加,Fe、Mn、Mg的全量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Zn、Cu、Ca的全量却有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养分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究西藏野生禾本科牧草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本研究以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赖草(Leymus secalinus Tzvel)、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和栽培品种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其幼苗在—10℃~5℃低温条件下叶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游离脯氨酸(Free proline,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所有供试材料叶片MDA含量呈上升趋势,SS含量、Pro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黑麦草Pro含量在0℃达到峰值,其他3种指标在—5℃达到峰值,3种野生禾草的各指标均在—5℃达到峰值。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级,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和紫花针茅抗寒性最强,划分为Ⅰ级,赖草抗寒性中等,划分为Ⅱ级,黑麦草抗寒性最弱,划分为Ⅲ级。 相似文献
36.
对藏北典型区域那曲县进行了生态文明统计测度与评价,并对未来8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进行预测,为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与思路。采用生态模型评价的方法,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发展、描述、评估和评价的基础上,寻求了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能反映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要求的特征指标;以那曲县为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进行了定量判断。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GM(1,1)模型)对那曲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那曲县生态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低,2001~2013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在初级协调发展类和勉强协调发展类之间,未来8年协调发展程度呈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37.
试验采用直接骨髓法制备林芝藏鸡染色体,通过显微自动成像系统观察藏鸡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包括间期、早前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并分析了藏鸡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形态变化规律。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各期的形态,结果发现藏鸡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伸展最长,碱基暴露最多,适合于做基因定位工作。同时进行了藏鸡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数据统计结果发现林芝地区藏鸡染色体数目2n=78,其中前5对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中有3对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1对近中着丝粒(sm)染色体、2对端着丝粒(t)染色体。与前人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存在一定差异,原因仍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