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观赏南瓜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南瓜自古以来是兴旺的象征,代表着幸福、丰收。随着近年我国都市观光农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周边兴建起了农业观光温室,吸引了大批市民在周末或节假日到城郊休闲度假。观光温室目前主栽的瓜菜品种以观赏南瓜类居多,究  相似文献   
12.
用离体消化方法研究了凡纳滨对虾胃、肝胰脏和肠道的粗酶液对鱼粉、豆粕、菜粕和花生粕酶解8 h的体外消化率及0~4 h 4种饲料蛋白质酶解液中氨基酸的生成量.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胃、肝胰脏和肠道对鱼粉、豆粕、菜粕、花生粕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总消化率分别为36.50%、50.78%、42.02%、39%和46.28%、56.45%、43.28%、60.40%;0~4 h,4种饲料酶解液的氨基酸生成量随时间变化的线性关系较好.对于同一原料,肝胰脏粗酶液的酶解速度最大,其他依次为肠道、胃粗酶液,表明肝胰脏对饲料蛋白质的酶解能力强于胃和肠;对于不同原料,以花生粕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最大,其他依次为鱼粉、豆粕、菜粕,表明凡纳滨对虾对花生粕酶解消化的能力较强.饲料原料种类的差异和饲料蛋白质组成与性质的差异使其酶解氨基酸生成量和生成速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1株具有亚硝酸盐消除能力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2-8菌株(简称2-8菌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氧组合、pH、盐度对菌株生长和亚硝酸盐消除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光照厌氧条件最利于2-8菌株的生长,该条件下菌株亚硝酸盐消除能力最强,25h消除率达(91.33±1.27)%;菌株在pH7.0时生长和亚硝酸盐消除能力最强,25h亚硝酸盐消除率达到(95.58±4.34)%,在pH9.0以上和5.0以下时基本不生长;菌株在w(NaCl)为0和0.4%的培养基中生长和亚硝酸盐消除能力最强,在w(NaCl)为0.8%~2.0%的培养基中,生长和亚硝酸盐消除能力随w(NaCl)增高而减弱。测定的4个环境因子主要通过影响菌株的生长来影响其对亚硝酸盐的消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体消化法和茚三酮法研究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胃、肝胰脏及肠道粗酶液对鱼粉、豆粕、菜粕和花生粕的离体消化率和酶解动力学。结果表明:①在离体状态下,南美白对虾消化道不同部位对干物质消化率为:胃>肝胰脏>肠道,且鱼粉在胃部的消化率显著高于肝胰脏和肠道(P<0.01),花生粕在肠道的消化率极显著低于胃和肝胰脏(P<0.01);对蛋白质消化率为肝胰脏>胃>肠道,且菜粕和花生粕在肠道的消化率极显著低于胃和肝胰脏。鱼粉差异显著(P<0.05)。②粗酶液对4种原料干物质的总消化率高低依次为:豆粕50.78%、菜粕42.02%、花生粕39%、鱼粉36.50%;对粗蛋白总消化率高低依次为:花生粕60.40%、豆粕56.45%、鱼粉46.28%、菜粕43.28%。③粗酶液对4种蛋白原料酶解时所产生氨基酸的生成量随着酶解时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在0~4h内在酶解过程中所产生氨基酸的总量为肝胰脏(96.72mg)>胃(31.28mg)>肠道(27.58mg);酶解时氨基酸生成总速度为花生粕(3.9154mg/h)>鱼粉(3.4774mg/h)>豆粕(2.8316mg/h)>菜粕(2.7404mg/h)。  相似文献   
15.
香蕉枯萎病菌毒素对香蕉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粗毒素和纯品镰刀菌酸对新北蕉(耐病品种)和巴西蕉(感病品种)幼苗叶片进行处理,观察叶片超微结构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经100 mg/L粗毒素溶液处理2 h后,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开始受到破坏,12 h后破坏最为严重,表现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叶绿体数量及其内部淀粉颗粒数量显著减少,出现大量的嗜锇颗粒,叶绿体片层膨胀扭曲并分解;线粒体变形,脊数量减少,最终膜局部破裂,内含物外流。耐病品种对粗毒素表现出较强的耐性,叶片超微结构遭到破坏的程度相对较轻。此外,粗毒素处理和镰刀菌酸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镰刀菌酸对叶片超微结构的破坏与粗毒素相似,但破坏程度轻。  相似文献   
16.
巨型南瓜深液流(DFT)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深液流(DFT)设施的主要构成特点、巨型南瓜的品种选择和种植季节、营养液配方及管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巨型南瓜的深液流无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田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气温高于25℃时,西芹黄萎病容易发生和流行.为了解温度对西芹黄萎病流行的影响,室内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西芹黄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porum f.sp.apii,FOA)的生长和繁殖情况.结果显示,PDA培养的FOA菌丝在25℃时生长最好;埋放在土壤中的FOA小型分生孢子在35℃时萌发率最高;利用土壤浸提液培养的FOA在25℃时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总孢子产量在30℃和35℃时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小型分生孢子在高于25℃时是最主要的孢子.温度高于25℃的确有利于FOA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害在田间流行,与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吻合.表明温度是影响西芹黄萎病流行暴发的关键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8.
克隆16S rDNA、DNA促旋酶A亚基编码基因gyrA和B亚基编码基因gyrB对分离自石斛兰(Dendrobiumsp.)叶片的广谱抗真菌生防芽孢杆菌R31进行鉴定。首先通过生理生化测定和克隆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但不能准确鉴定到种;然后分别利用克隆的gyrA基因和gyrB基因以及其BLAST分析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将该菌株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结果显示利用16S rDNA与gyrA基因组合可以快速鉴定枯草芽孢杆菌,利用16S rDNA与gyrB基因组合可以快速鉴定枯草芽孢杆菌及其近缘种。  相似文献   
19.
生菜属菊科莴苣属植物,性喜冷凉气候,生菜营养价值较高,富含维生素,含铁质较多,世界各国都有广泛栽培,有的国家已实行了机械化无土栽培规模化生产。我国南北各大城市郊区也利用无土栽培生产.但生产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石斛兰dfr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氢黄酮醇4 - 还原酶(DFR) 在不同花色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利用RT-PCR方法从石斛兰中克隆出dfr基因, 并命名为Dendfr。该序列全长1 164 bp, 编码35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 DenDFR与3种兰科植物的DF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81% ~86% , 与其他非兰科植物的DFR氨基酸同源性在56% ~72%之间。在Den DFR N - 末端存在一个保守的NADP结合区, 序列中存在26个氨基酸组成的底物特异结合区, 其中134位氨基酸处存在特异的天冬酰胺N位点。将Dendfr的编码区克隆到pQE30载体中,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该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石斛兰花色形成机制及花色改良基因工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