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796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江华苦茶是湖南珍稀地方茶树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具有大叶种特征,适制优质红茶。20世纪70年代,经系统选育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红茶新品种37-2,后命名为湘茶研4号,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茶树(2019) 430029。湘茶研4号为小乔木型、中叶类、中晚生种、芽叶黄绿,春季一芽二叶游离氨基酸3.01%、茶多酚33.49%、咖啡碱4.92%、水浸出物47.23%,制红条茶外形紧结、乌黑较润、显金毫,汤色红亮,香气带甜香,滋味醇和略苦,叶底红亮较匀,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  相似文献   
962.
茶白星病是我国茶区常发真菌病害,近年发生面积及为害程度呈上升趋势,不利于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茶白星病病原菌的鉴定,并进一步综述其分布与为害、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以供茶叶技术人员和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963.
刘振  赵洋  杨培迪  成杨  杨阳 《茶叶通讯》2012,39(4):18-21
以茶树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Mg2+、引物、dNTP、TaqDNA聚合酶、模板DNA 5种因素5个水平,对茶树SRAP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茶树SRAP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茶树SRAP最佳反应体系为:Mg+22.0mmol/L、引物各0.5μmol/L、dNTP 0.1mmol/L、TaqDNA聚合酶0.5U/μL、模板DNA 4ng/μL,总体积为10μL。运用该体系,从128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56个引物组合。这一体系的建立及引物组合的筛选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进行茶树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4.
农业部已于2002年发布并实施了西瓜(含无籽西瓜)的行业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了收销的优等鲜食西瓜应达到如下感观要求:果实完整,大小均匀一致,发育正常,无异味,成熟度好,果形端正,果面具有品种应有的底色和条纹,底色均匀一致,条纹清晰,瓜瓤质地均匀,无硬块,西瓜表面无碰压伤,无刺划伤,无日灼斑,无病虫斑.无籽西瓜还要求瓜瓤内着色秕籽及白色秕籽个体小,数量少.在理化指标上则要求优等西瓜果实内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达到10.5%(大果型)、11.0%(中果型)、12.0%(小果型),果皮厚度要求有籽西瓜分别低于1.2 cm(大果型)、0.9 cm(中果型)、0.5 cm(小果型),无籽西瓜果皮厚度可放宽标准到1.3 cm(大果型)、1.1 cm(中果型)、0.6cm(小果型).如何生产出符合以上标准的西瓜?本文主要从种子选择、田间管理、采收包装过程提出生产标准西瓜应重点关注的举措.  相似文献   
965.
1 概况 茶叶系多年生经济作物,资阳茶叶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茶树多为群体品种,由于粗放经营,鲜叶产量低、质量较差,种茶效益逐步下降。至90年代初,每667m^2茶园产值已降到300元以下。为了扭转茶叶生产连年滑坡的被动局面,资阳区委、区政府于1992年开始引进良种,开发新茶园。1995年又启动了益阳竹峰有机茶系列产品产业化开发项目,由资阳区农业局组织实施,决定以有机茶生产为突破口,以产业化开发为目标。  相似文献   
966.
夏季茶园虫病草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06,33(2):7-10
1 发生特点和防治策略 夏茶期间,气温高,雨水较多,茶园虫、病、草发生种类增多,数量加大,生长发育快,稍不注意易形成灾害,以致防治上常免不了药剂防治。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宜勤检查,抓住幼小阶段予以歼除;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剂,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配合农业的、物理的、人工机械的,间接和直接地控制虫、病、草成灾。  相似文献   
967.
茶多糖生物活性及提取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多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聚合体,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凝血、抗血栓、耐缺氧、抗紫外线、杭X射线辐射等一系列特殊保健功能。本文综述了茶多糖的组成、结构、多种特殊功能和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68.
茶园生物菌肥高效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供试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强解磷细菌P1和三株强解钾细菌K1、K2、K3,为了使筛选到的强解磷、解钾细菌新菌株适应生物菌肥的需要,分别以磷矿粉和钾长石为底物对磷、钾细菌进行摇瓶发酵试验,测量发酵液中速效磷、钾含量。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及其在茶园土壤中释磷释钾能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磷细菌P1在元机磷培养物中测得的速效磷含量为58.14mg/kg,比对照提高了61.32倍;钾细菌K1、K2、K3在解钾培养物中测得的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64.81mg/kg、186.56mg/kg、169.80mg/kg,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1.32%、26.01%、11.47%;P1、K1、K2、K3四个菌株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且在茶园土壤中有较强的释磷释钾能力。  相似文献   
969.
赵洋  杨阳  曾贞  黄静 《茶叶通讯》2007,34(2):11-13
SRAP是一种新近发展的新型分子标记系统,具有简便、高效、便于测序目标片断等特点,已经在多种植物中得到成功应用.本文介绍了SRAP标记的原理、特点,并对其在茶树育种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0.
茉莉花茶是我省具有竞争力的茶叶产品,本文从茶坯、鲜花、窨制工艺、农残控制和简化分级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湖南花茶质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