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796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8个不同产地红茶的香气成分,采用气质联用(GC-MS)测定了各香气成分含量,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种红茶共检测出18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信阳红茶60种、祁门红茶75种、正山小种59种、凤庆红茶72种、英红九号64种、石门怡红87种、锡兰红茶75种、印度大吉岭红茶96种;红茶香气化合物以醇类、醛类为主,其含量超过了总香气物质的50%;祁门红茶、凤庆红茶和印度大吉岭红茶以醇类的相对含量偏高,信阳红、英红九号、石门怡红和锡兰红茶以醛类的相对含量偏高,而正山小种二者相对含量较接近;祁门红茶和正山小种萜烯指数较低,其香气类型为香叶醇占主导地位的典型中国变种红茶香气;英红九号、石门怡红、锡兰红茶、凤庆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信阳红茶的萜烯指数较高,它们的香气属于芳樟醇占优势的香型。  相似文献   
952.
DNA序列分析在物种进化、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筛选的叶绿体rbc L序列和trn H-psb A序列对湖南新收集的26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序列在去除边缘不准确的部分后,分别获得了582 bp(rbc L)和426 bp(trn H-psb A)的片段序列,rbc L序列的变异位点共27个,占扩增位点数的5.15%,trn H-psb A序列的变异位点共134个,占扩增总位点数的31.46%。rbc L序列在26个参试材料中共产生17个单倍型,Hd和π分别为0.961和0.008 32,trn H-psb A序列共产生26个单倍型,Hd和π分别为0.998和0.046 79,收集的茶树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采用MEGA 6.0软件按照UPGMA法分别对rbc L序列和trn H-psb A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各序列对参试材料的聚类结果有一定差异,rbc L序列和trn H-psb A序列在自展数值大于50%情况下分别将参试材料分为了3个类群和4个类群。参试资源除部分江华苦茶由于亲缘关系较近而聚在一起外,大部分资源都单独形成1个分支,彼此间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53.
【目的】DNA序列分析在物种系统进化、分类和鉴定等方面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方法】本研究对来源于cpDNA、rDNA ITS和mtDNA序列的15对引物在茶组植物的5种2变种共16份资源中进行了种间关系研究。【结果】在15对引物中,来自cpDNA的6对引物有5对完成了扩增与测序,来自rDNA ITS的3对引物均未得到单一目的片度,来自mtDNA序列的6对引物中,共有4对完成了扩增与测序。对在种间存在位点差异的8对引物序列比对:序列长度最长的为390F-1326R(859 bp),最短的为orf25(446 bp);品种间变异位点最多的为rbcla-rev(24个),最少的为nad4L/orf25(2个)。位点变异率最高的为rbcla-rev(4.76%),最低为nad4L/orf25(0.37%),cpDNA的碱基变异率平均值(2.91%)要远高于mtDNA(0.55%);8对引物在茶变种内发生变异的位点共有9个,占总位点数的0.19%;不同变种间发生变异的位点有90个,占总位点数的1.85%;将8对引物测序得到的序列拼接,按照MP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可以将参试的16份茶树资源分为3大类。【结论】本研究为DNA序列分析在茶组植物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4.
论湘茶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茶产业化 ,是重振湘茶雄风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 ,要统一以下 5点认识。1 意义重大1.1 是数百万人就业的重大问题茶叶成本中 ,劳动力占 40 %,全省数百万人吃茶叶饭。茶叶 ,是茶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老少边穷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道路。平江安定区、石门、五强溪库区、东江库区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安定区在水田种茶树 ,每6 6 7m2 收入 30 0 0~ 5 0 0 0元。1.2 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1998年 ,我省出口茶叶 2 .4万 t,创汇430 0万美元 [1] 。其意义不是绝对值大小 ,而是其劳动密集型的特点 ,对农民增收、拉动内需作用突出。1.3 是茶区财…  相似文献   
955.
在茶角胸叶甲暴发流行于茶树资源圃的次月,通过测定当年生茶枝第3叶虫孔数目与为害面积,鉴定评价了57份茶树种质材料对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的抗虫性和抗性等级。研究表明,所鉴定材料中未发现完全免疫的茶树资源,但明确61-丰-01、宋坳73-01、中叶黄、白毫早、槠叶齐抗虫性强,同时发现福大60、雨大3号、苦茶47与苦茶3号均为中高感茶树品种(系)。57份茶树种质资源之间抗茶角胸叶甲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中小叶种和苦茶资源抗虫性较差,在抗虫性品种选育时可进行规避。  相似文献   
956.
957.
黄亚辉 《茶业通报》1998,20(4):16-17
近年来随着绿色食品这一概念的普及,大多数消费者乃至大多数茶叶生产者也都认为绿色茶叶食品就是在不施农药的条件下生长的茶叶,这是一个不完全正确的想法。事实上,绿色化茶叶生产并不排斥农药的使用。如果完全放弃农药的使用,不仅茶叶绿色化生产无法实现,就连一般性的茶叶生产都难以进行下去。本文对绿色化茶叶生产中为什么要使用农药以及如何使用农药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回茶叶绿色化生产势在必行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就茶叶而言,绿色茶叶食品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无公害、无污染。这是就绿色茶叶食品对…  相似文献   
958.
(续第2期第18页) 茶园水肥(药)一体机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将水与肥料(农药)一起,喷施到茶树冠面或滴入根区土壤中,向茶树精准供应水分与养分,有节水、减肥、减药的作用.茶园水肥(药)一体机主要由水源、首部枢纽、管道系统和喷(滴)头等组成.首部枢纽由水泵、动力机、化肥罐、过滤器、闸阀等组成.  相似文献   
959.
茶叶陈化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茶叶在贮运过程中受外界条件(如水分、温度、氧气、光照等)的影响,内含物极易发生氧化,使品质下降。探讨茶叶陈化变质机理,研究保鲜技术延长茶叶保质期,保持茶叶色、香、味,以体现茶叶的商品价值,近年来茶叶科技工作者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1茶叶陈化机理1....  相似文献   
960.
湖南茶园土壤养分调查与丰缺指标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报告报告:(1)湖南茶园土壤养分状况;(2)高、中、低产茶园土壤养分水平;(3)不同成土母质茶园土壤养分特点;(4)茶园土壤养分含量与产量的关系;(5)湖南茶园土壤的的养分丰缺指标。最后对本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