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81篇
综合类   476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探讨了赤眼蜂和昆虫病毒进行结合的毒·峰杀虫卡对水稻二代二化螟的防控效果。在投放毒·峰杀虫卡23d和36d后,毒·峰杀虫卡对二化螟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8.59%和76.48%,略低于化学药剂的87.07%和90.05%,与化学药剂防治差异不显著。利用毒·峰杀虫卡防控水稻二化螟,绿色环保,省工省力,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试验用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与对照药剂6%戊唑醇微乳剂对水稻稻瘟病进行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水稻稻瘟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76%以上。建议在水稻破口抽穗期,采用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1hm~2有效成分用量168.75g~225g(667m~2商品用量15g~20g),兑水675L进行喷雾防治,齐穗期再喷施1次,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新农抗诺沃霉素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井冈霉素、苯甲·丙环唑、戊唑醇不同剂型产品为对照,研究了新的农用抗生素抗诺沃霉素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诺沃霉素WP 1 500~3 000 g/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81.6%~85.8%,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达到39.0%~41.4%,与对照相比增产10.5%~11.8%。  相似文献   
74.
不同施肥措施对黄泥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合理科学利用提供参考,在湖北省孝昌县单季稻区利用田间试验研究6种施肥措施对黄泥田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对黄泥田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显著,对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在6种施肥措施中,以化肥+畜禽粪肥配施黄泥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23.06 g/kg、1.34 g/kg、111.66mg/kg、30.77mg/kg和148.33mg/kg,且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施肥措施(P0.05);稻谷和稻草产量也最高,分别为9 638.38kg/hm~2和11 118.39kg/hm~2,也显著高于其他施肥措施(P0.05);水稻的综合农艺性状好。因此,在黄泥田水稻生产过程中,采用化肥和畜禽粪肥配施可有效培肥其土壤,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5.
以恩施市三岔乡等8个乡镇、80户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生产用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恩施市马铃薯施肥以单质肥料为主,复合肥施用比例较低;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比例达到71.3%;施氮量平均值为11.5±7.0kg/666.7m~2,化肥投入N:P2O5:K_2O为1:0.37:0.23,表现为施氮量不足,磷钾养分明显偏低。建议加大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76.
对当前昆虫对Bt作物抗性发展的现状及害虫对Bt作物抗性治理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也对我国红铃虫的抗性发展预期及治理技术进展了讨论,这为我国的转基因棉花的安全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0.5%大黄素甲醚水剂是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和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制的一种新颖的植物源杀菌剂,其化学结构式为1,8-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室内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大黄素甲醚对黄瓜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37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良好的保护和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18~45 g/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35 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78.
基于中国鉴别品种和单基因品系,采用离体点液接种方法对湖北省水稻主栽区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根据监测结果,发现2008~2009年这两年中生理小种ZA群出现频率略微下降,ZB、ZC群的出现频率则在缓慢上升,总体上ZA群、ZB群和ZC群的出现频率相差不大。2009年的100个菌株基于单基因品系出现毒性类型分散,毒性类型的丰富度为3.46。  相似文献   
79.
生物有机肥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长期植棉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相比,能显著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子棉产量增3.4%~9.6%;对棉花前期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0.
小麦赤霉病流行区镰刀菌致病种及毒素化学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从分子水平上明确小麦赤霉病流行区镰刀菌致病种及其B 型毒素化学型的分布特点,本研究对2008 年度采自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河南6 省33 县市的赤霉病穗上分离获得的433 个镰刀菌单孢菌株,用鉴定种和鉴定B 型毒素化学型的特异性引物进行了鉴定分析。致病种检测结果表明,四川病穗检测到Fusarium asiaticum、F. graminearum、F.avenaceum 和F. meridionale 4 个镰刀菌种,重庆、湖北、安徽和江苏病穗检测到F. asiaticum 和F. graminearum 2 个种,河南病穗仅检测到F. graminearum 1 个种。毒素化学型检测结果表明,Nivalenol(NIV)是四川和重庆镰刀菌主要毒素化学型,Deoxynivalenol(DON)是湖北、河南、安徽和江苏镰刀菌主要毒素化学型;将DON 化学型进一步划分为3-AcDON 和15-AcDON 显示,四川、湖北、江苏镰刀菌毒素以3-AcDON 为主,安徽镰刀菌毒素为3-AcDON 和15-AcDON 两者参半,河南镰刀菌全部产生15-AcDON。结果揭示,F. asiaticum 是四川、重庆、湖北和江苏等赤霉病流行麦区的优势致病种;镰刀菌产生的DON 和NIV 毒素化学型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长江上游的麦区以NIV 为优势化学型,长江中下游麦区以DON 为优势化学型;镰刀菌致病种与DON 毒素的化学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