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4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介绍了淮安市居住区绿化建设现状,分析了淮安市居住区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2.
CaCl_2对月季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aCl2对月季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含有不同浓度CaCl2的保鲜液进行月季切花瓶插保鲜。[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对月季切花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其中,含有4 g/LCaCl2+3%蔗糖+300 mg/L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的保鲜液保鲜效果最佳。处理过的月季切花瓶插寿命有所延长,花枝硬挺,蓝变和花头下垂时间延迟。此外,该处理还具有保持花枝鲜重、维持花瓣中可溶性糖含量、花青素含量和花瓣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稳定等生理效应。但含有CaCl2的保鲜液对月季切花花瓣组织pH值的上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为今后钙盐在切花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持续低温对黄瓜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分析了苗期持续低温对黄瓜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15℃的持续低温条件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随温度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以及地上部重量和地下部重量皆显著降低;与对照比可溶性蛋白质显著降低,Pro、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显著提高;SOD和POD的活性升高、CAT活性在5℃时呈下降趋势。持续5℃的低温导致活性氧清除系统平衡被打破,清除能力下降,渗透调节物质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严重。  相似文献   
74.
基质厚度和含水量对水稻育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稻9号为材料,分析了基质的吸水性和保水性以及不同基质厚度和含水量对基质呼吸强度和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的吸水性优于营养土;干燥条件下,基质的持水量大于营养土;基质厚度和含水量对其呼吸强度有显著影响,厚度为2 cm、含水量为60%的基质的呼吸强度较高,其生物活性较好,育成的水稻秧苗较粗壮、叶面积较大、根数较多、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较大、根冠比较协调.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7种美容中药(竹茹、芦根、白芍、白术、茯苓、白芷、薏苡仁)水煎液对腐败菌的抑菌效果,为研制天然化妆品防腐剂提供依据,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芦根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33±0.58)、(15.00±1.00) mm,MIC分别为31.25、62.5 mg/mL;白术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6.00±1.00) mm,MIC为31.25 mg/mL;竹茹水煎液对黑曲霉的抑制作用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3.00±1.00) mm,MIC为62.5 mg/mL.7种中药水煎液对热、紫外线和pH值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抑菌活性仅在pH值9处理后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芦根、竹茹、白术、茯苓水煎液对4种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白芍和白芷次之,薏苡仁水煎液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6.
不同肥料处理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5种不同肥料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化肥相比,有机肥复合肥、锌肥、磷肥和氨基酸叶面肥均能增加辣椒产量;有机肥复合肥和锌肥能降低VC和硝酸盐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改善辣椒品质;磷酸二氢钾能增加辣椒中VC、可溶性糖和硝酸盐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氨基酸叶面肥减少了辣椒中VC和纤维素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和硝酸盐含量,且对辣椒品质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7.
酞酸酯污染土壤微生物效应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室内模拟污染土壤,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两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BP土壤浓度在10 mg/kg,DEHP土壤浓度在20 mg/kg以下,与对照相比,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土壤浓度为20 mg/kg的DBP处理对土壤基础呼吸有明显的激活作用。两种化合物在高浓度处理的土壤中,均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抑制效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其中两种化合物土壤浓度为100 mg/kg时,在培养期内三者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恢复趋势。对过氧化氢酶Km与Vmax以及Vmax/Km等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DBP与DEHP没有对过氧化氢酶促反应速率以及酶与底物亲和力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8.
植物组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当前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外植体污染、褐化和玻璃化现象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相应的解决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9.
酞酸酯污染对土壤脲酶与磷酸酶的动态影响(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酞酸酯类化合物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污染土壤,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2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对农田土壤脲酶与磷酸酶活性及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动态影响。土壤脲酶活性测定采用靛酚蓝比色法,土壤磷酸酶测定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根据Michaelis-Menten方程,采用Lineweaver-Bruke双倒数法变换,以1/V对1/[S]作图,求出截距Km/Vmax和斜率1/Vmax,从而计算出Km和最大速度Vmax。[结果]较高土壤处理浓度的DBP与DEHP对脲酶和磷酸酶均表现明显的抑制效应,其抑制作用有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加强的趋势,酶活性的恢复也受DBP与DEHP污染程度影响,此外脲酶活性受DBP与DEHP影响程度大于磷酸酶。较高土壤浓度的DBP与DEHP对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抑制效应短期内难以消除,且DBP与DEHP对其影响程度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性质有关,在同等污染浓度下DBP对2种酶的影响较DEHP明显。即:高浓度的DEHP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DBP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对2种酶的Km与Vmax以及Vmax/Km等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随土壤污染程度增加,DBP与DEHP降低了酶促反应速率、酶与底物亲和力以及酶促反应初速度。[结论]2种酶活性变化能反映DBP与DEHP在土壤中的污染程度,但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较酶活性变化更宜作为DBP与DEHP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0.
孔晶  贾建波  赵玉萍  任世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51-20952
[目的]构建了负责运输苏氨酸至胞外的转运蛋白的关键基因rhtB过表达的苏氨酸发酵菌M122,考察不同的碳源、氮源及pH对该重组菌产L-苏氨酸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的碳、氮源对L-苏氨酸生产菌株的发酵过程进行分析,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及pH进行优化。[结果]定向改造后苏氨酸发酵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使用蔗糖作为碳源发酵时,摇床培养L-苏氨酸产量为28.1 g/L;以(NH4)2SO4或酵母粉作为氮源发酵时,L-苏氨酸产量分别为27.8和28.2 g/L,均优于使用其他氮源时苏氨酸的产量。对发酵的最适pH研究表明,中性条件下更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和L-苏氨酸的产生。[结论]确定了苏氨酸发酵菌M122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H4)2SO4或酵母粉,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