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19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2年生海南高种椰子、红矮椰子和香水椰子3个椰子品种的幼苗为材料,根据温度的日变化规律,设置不同的低温度处理,分别为CK(自然温度处理)、16℃(T1处理)、12℃(T2处理)、8℃(T3处理),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低温胁迫下椰子叶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对抗寒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筛选,对不同椰子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品种抗寒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幅度的不同,抗寒性强弱依次为海南高种椰子红矮椰子香水椰子。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高,不同低温处理间差异较大,可以聚为不同类分别代表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类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指标可反映其他指标信息,可作为椰子抗寒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2.
李艳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122-124
对成龄油棕不同叶序的叶片长、宽以及含水量进行了测定,探讨叶序与这三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根据油棕叶片在树冠轮生的规律来对不同成熟度的叶片进行排序并取样测定。结果表明成龄油棕树种8~26叶长度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而小叶宽则呈无规则变化,各油棕树第16叶的小叶长最为接近,且各油棕树第18叶的小叶宽最为接近。叶长与宽比值无规律,变化范围17.6~33.5;油棕不同叶序的叶片含水量呈现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均以16和18叶含水量最高,可达59.4%~64.6%,而且嫩叶总体比老叶含水量高。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以椰子叶为材料,比较不同高温灰化时间对测定椰子叶中K、Ca、Na、Mg四种元素含量的影响。通过低温预灰化和不同时间的高温灰化处理后,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K、Ca、Na、Mg的含量。结果表明,测定椰子叶中的K、Ca、Na、Mg含量时,适宜高温灰化时间分别为2h、2.5h、2h、2.5h;同时测定该四种元素含量时,适宜高温灰化时间为2.5h。且2.5h高温灰化时,元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5%一106.3%.  相似文献   
44.
椰甲截脉姬小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明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引诱作用。[方法]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椰甲截脉姬小蜂雌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槟榔Areca catechu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的行为反应。结果14种棕榈科植物未受害心叶和机械损伤心叶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每叶10头椰心叶甲3龄幼虫为害20—48h,幼虫-散尾葵心叶复合体、幼虫-槟榔心叶复合体和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幼虫-大王棕心叶复合体仅在36、48h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小于或大于这些时间范围,4种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都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相比之下,椰甲截脉姬小蜂对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的趋向率稍强于其他3种复合体,但对4种复合体的行为反应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椰心叶甲幼虫为害寄主植物心叶后,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可引起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寄主栖境定向行为。  相似文献   
45.
以低产槟榔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槟榔叶片营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叶片N、P、K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叶片Cu、Zn的含量,但降低了叶片Fe、Mn的含量;施肥显著提高了槟榔的单株年产量,以有机肥+化肥处理获得的年产量最高,为10.17 kg/株。  相似文献   
46.
海南省槟榔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2009年在海南省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屯昌、文昌等地槟榔主要种植区,对目前槟榔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采集到槟榔病害标本140余份,对主要病害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并在显微镜下以形态特征为主进行鉴定,共鉴定出8种主要病害,其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为黄化病,其它7种病害为炭疽病、细菌性条斑病、藻斑病、煤烟病、大茎点霉叶斑病、镰刀菌根腐病和生理性黄化病。  相似文献   
47.
以椰子成熟胚为外植体,得出其胚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最适培养条件如下:①胚的启动培养最适培养基为Y3+6-BA0.5 mg·L-1+NAA0.5 mg·L-1+蔗糖60 g·L-1+活性炭2.5 g·L-1的液体培养基;②继代培养最适培养基为Y3+6-BA1.0 mg·L-1+NAA1.0 mg·L-1+蔗糖60 g·L-1+活性炭2.5 g·L-1+琼脂7.0 g·L-1;③最适生根培养基为Y3+IBA2.0 mg·L-1+NAA2.0 mg·L-1+6-BA1.0 mg·L-1+蔗糖45.0 g·L-1+活性炭2.5 g·L-1+琼脂7.0 g·L-1.试管苗经练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0 %以上.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探讨了椰子白化苗与正常绿苗之间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了白化苗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结果表明,椰子正常绿苗的叶数、叶长、株高、根数、茎粗、地上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白化苗,而地下鲜重、脯氨酸含量则低于白化苗。  相似文献   
49.
建立 测定槟榔壳中多种酚类物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分析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硼酸缓冲液对10种标准品的分离效果,最后确定最佳缓冲液为0.1 mol/L,pH 9.0的硼酸缓冲液,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分离电压为20 kV。方法简便快速,能在20 min之内将10种酚类物质完全分离开,检测限为0.5~4.5 mg/L。此外,进一步测定了槟榔壳多酚的抗氧化活性,选用3个评价抗氧化能力的指标,即: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还原能力以及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50.
3种椰子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得到一套快速提取椰子DNA的方法。采用CTAB小样法、SDS-CTAB法以及PVP法提取椰子组织的DNA,并通过后续的PCR扩增和酶切等实验比较了3种方法所提取的DNA质量的优劣。将CTAB小样法提取的DNA与SDS-CTAB法和PVP法提取的DNA进行了比较,CTAB小样法提取的DNA的OD260/OD280(1.839)较另外2种方法SDS-CTAB法(1.709)和PVP法(1.613)的值更高,CTAB小样法提取的DNA适合于PCR扩增,扩增的条带清晰,且特异性好。此外,CTAB小样法提取的DNA,酶切也较为均匀。CTAB小样法能高效地提取椰子的DNA,并且能一次提取大量的高质量DNA样品,因而能满足高通量的实验要求,同提取DNA能较好地满足下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