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5篇
  85篇
综合类   40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沼液灌溉量对西瓜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规模养殖场沼液灌溉西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沼液灌溉量处理与常规施用化肥的对照处理相比,对土壤质量基本无影响,用大量沼液浇灌替代化肥使用,对西瓜产量基本无影响,合理施用沼液进行农田灌溉不仅可以减轻规模养殖场污水处理的排放压力,还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西瓜的品质。  相似文献   
72.
以不同果菜为材料,在露天栽培条件下土施和喷施海藻碘肥,探讨果菜类代表性蔬菜品种对碘的吸收和积累特性,以及两种碘肥施用方式下蔬菜碘吸收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果菜可食部位对碘的吸收均随着海藻碘肥添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蔬菜可食部位对海藻碘的吸收除了大豆外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两种不同的海藻碘肥施用方式中,土施更有利于蔬菜对碘的吸收和积累。在土施条件下,碘在果菜不同部位的分配表现为根>叶>茎>果实;在海藻液体碘肥喷施条件下则是叶子的碘含量最高,其次为茎,而果实和根中碘积累量较低。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索旱作水稻灌溉定额确定方法,通过对长系列(1992-2014年)单季稻生长季(6-10月份)及旱季(7-9月份)降雨量进行排频,并参考蒸发量确定不同灌溉保证率代表年;通过计算多年日均有效降雨量和水稻需水量,按月绘制成不同保证率的水稻需水量与有效降雨量变化趋势线图;通过积分法计算曲线方程差,即为月灌水额,合计后为灌溉定额,或通过测算曲线间的图形面积快速获得月灌水额。结果表明,当地单季水稻90%、75%和50%的年份能够满足的灌溉定额分别为416.9、338.7和216.1 mm,旱作水稻取其50%~60%的灌溉量值。应用试验表明,干旱年(2013年)按90%、平水年(2014年)按50%的年份能够满足的定额减半灌溉,粳稻旱作产量分别为5 924.3 kg·hm-2和6 511.8kg·hm-2,是淹灌栽培的84.1%和91.2%。该方法不仅能计算灌溉总量,还能体现灌溉量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分配趋势,对于提高旱作水稻的水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酵母zjy2菌株进行培养条件研究,并对其制剂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液体培养以麦芽汁为培养基、pH值6左右、转速200转/min较好,固体培养采用麸皮80% 菜饼20%混合发酵,1%的接种量,培养料的含水率控制在50%~60%为好,培养温度25~30℃较好。按霍恩氏法未能测得酵母制剂的LD50,测得其对小鼠经口给药最大耐受量大于40 g/kg(相当于1 kg猪每天摄入量的400倍),属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75.
养分限制因子试验对单季稻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验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多点单季稻养分限制因子试验验证得出,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采用“因土定产、因产定氮、因缺补缺”的方法来确定肥料用量基本可行,但用测定土壤养分的方法来确定氮、磷、钾肥用量更切合实际。建议用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结合目标产量法来确定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76.
青花菜营养吸收特性及专用肥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青花菜早熟品种"优秀"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全生育期地上部分N,P2O5,K2O,Ca,Mg的总吸收量分别为35.0,9.21,32.5,14.2,2.1 kg/667m2,养分吸收比例(重量比)为1:0.26:0.93:0.41:0.06.其养分吸收的特点是以氮为主,钾和钙的需求量较高,植株生育后期含硼量达到30 mg/kg,属于硼敏感作物.研究表明,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配方以N-P2O5-K2O为9-5-6时增产效果最佳,比常规施肥增产164.4 kg/667m2,增产率为9.9%.主要表现在花球单个鲜重明显提高,花球紧密,采收季节提前,商品性状改善.  相似文献   
77.
在鸡粪混化反应器内,通过管道淋入鸡粪总量4%~6%的浓硫酸,进行酸化预处理后再进行发酵,能明显改变微生物生态环境,使生物发酵的启动温度略低于常规处理,但高温的持续时间延长,整个发酵期间pH均低于对照常规高温发酵.结果表明,酸化预处理使鸡粪生物发酵过程中氮素损失率由常规高温发酵的48.4%下降至41.9%和19.4%,下降率达6.5%~29.0%,有机质的含量比对照提高了6.0%~6.5%.  相似文献   
78.
氮肥作为保证水稻稳产和稻米品质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源,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多的氮肥投入势必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明确浙北地区优质稻生产合理的施氮量,通过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不施肥,N0)、常规施氮(270kg/hm2纯氮,N)、氮肥减量15%(229.5kg/hm2纯氮,N-15%)和氮肥减量30%(189kg/hm2纯氮,N-30%)4个处理,研究氮肥减量对浙北优质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对其施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N处理相比,N-15%和N-30%处理的产量与籽粒后期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差异不显著。N-15%和N-30%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97%和8.11%,农田氮素盈余分别显著降低了20.56%和23.89%(P<0.05,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浙北优质稻氮肥减量措施综合评价,得分为N-15%(0.86)>N-30%(0.67)>N(0.65)>N0(0.17)。综上所述,氮肥减量15%(229.5kg/hm2)为浙北地区优质稻生产较为适宜的施氮量。  相似文献   
79.
湿润地区降水量大,连栋温室集雨设计应以经济、适度集蓄为目标,需要确定合适集雨量和集雨池容积。为探明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该文首先提出集雨容积模数用以描述雨水收集能力与收集程度,然后通过集雨量计算统计,选用origin8.0软件内含指数函数模型进行模拟,建立了集雨容积模数与雨水收集率的拟合方程,并提出集雨量计算式,且计算准确度不受降雨量大小影响。应用时,可利用公式和方程,测算任意集雨面积的全年可集雨总量,按集雨计划确定集雨容积模数,即可计算设计集雨池容积,计算方法对南方湿润地区的温室大棚集雨工程设计有广泛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0.
叶面施硼矫正杨梅缺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Myrica rubra是对硼最敏感的果树之一。叶面施硼是矫正果树缺硼最有效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杨梅叶面施硼不但可以促进杨梅春夏梢的发生,而且还能显著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叶面施硼的最佳时间在花前或盛花期。不同施硼方法对当年杨梅的枝梢生长、坐果率及产量的影响,以土施加叶面喷施最好,叶面喷施其次,土施最差。与单喷施硼砂溶液相比,在硼砂溶液中加入尿素或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不但可以增加杨梅对硼的吸收,而且增强硼肥的增产效应。表5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